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中央冷却系统串级控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船舶中央冷却系统控制性能,针对目前使用传统PID反馈控制的冷却水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惯性大、经常超调的特点,论文通过对某57 000t散货船中央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控制技术的分析,利用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建立中央冷却系统水力模型、稳态换热模型和动态换热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串级控制方案,并使用经典控制理论建立控制模型。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对PID控制方案与串级控制方案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串级控制方案拥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并在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控制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布永辉 《江苏船舶》2003,20(1):22-22,25
在船舶冷却系统 ,如高温淡水、低温淡水、中央冷却水、滑油冷却系统中 ,均采用三通温控阀来调节系统温度。温控阀工作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围绕温控阀谈一些调节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船舶主机冷却水系统的建模与节能型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水系统的各主要器件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其整个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以主机高温淡水冷却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此系统中采用神经元自适应控制方式替代传统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式进行水温调节,以达到改善控制并节约能源的目的.最后以仿真结果说明了神经元自适应控制方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抗干扰性,它比PID控制方式更适用于主机冷却水温度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现代化船舶采用中央淡水循环冷却系统,即先由海水冷却封闭循环的低温淡水,再将该低温淡水分别输送到各辅助设备实现冷却。与海水独立冷却系统相比,这种设计有可以大大减少机舱海水管的数量,避免海水对管系、设备等造成腐蚀等很多优点。在新造船舶中,中央淡水循环冷却系统几乎完全取代原来的海水独立冷却系统。在一些船舶设计中,中央淡水循环冷却系统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低温淡水管系容易因空气积聚或排气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自升式平台淡水冷却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对流和传导的热交换方法对浸没在压载舱中的淡水冷却系统的管系进行分析和设计,计算结果显示暴露在海水中的淡水冷却系统的管系无需采用绝缘保护措施,这样,既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节约了工程建造成本。本文通过对淡水冷却系统的热交换研究为将来建造自升式平台的淡水冷却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舰船中央冷却系统管路流动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中央冷却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流体网络系统.采用流体系统仿真软件FLOWMASTER对舰船中央冷却系统建立仿真模型,进行稳态和动态工况的计算.通过稳态工况计算验证舰船中央冷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变工况下中央冷却系统管路参数的动态变化特性.仿真模型计算了一些实船调试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为实船中央冷却系统的调试指明了方向,确保高效、可靠、顺利地完成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7.
3冷却水系统 为了使柴油机受高温燃气和摩擦作用的部件保持正常稳定的工作性能,必须对这些部件进行冷却。冷却系统的作用就是把冷却介质送到受热部件,将其多余的热量带走。船舶动力装置中使用的冷却介质主要有海水、淡水、滑油、燃油和空气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海水和淡水。对冷却系统的要求是:确保充足、连续和温度适宜的冷却介质供给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各个需要冷却的部位,工作可靠和安全,便于维护管理和经济耐用等。  相似文献   

8.
贾巍 《中国水运》2007,5(11):134-136
单片机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一门迅速发展的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三种最常用的单片机设计仿真软件WAVE 6000、KEIL C51和Proteus软件,比较了其功能特点,并结合Proteus软件的应用实例,给出了仿真的具体步骤及C51源程序。  相似文献   

9.
依托某大型深水铺管船的中央淡水冷却系统实例,基于常用管路设计运用理论分析和Flo Master软件数值模拟,对树状总管式管路布置和并联支管式管路布置的淡水冷却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并联支管式管路布置更适用于大型的复杂中央淡水冷却系统,而树状总管式管路布置则适用于小型的简单中央淡水冷却系统。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海工项目复杂管路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船舶冷却水系统有开式海水系统、闭式淡水冷却系统和中央冷却系统等.基于海水管系少、管路腐蚀少、船员维修工作量小、船舶所有人维修成本低等优点,中央冷却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近年来建造的大型现代化船舶大多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因与冷却淡水相关联的设备较多,若某个设备发生故障就可能影响到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船舶的航...  相似文献   

11.
民用货船动力系统设计中,大多都采用集中淡水冷却,淡水冷却系统是保证船舶动力推进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系统中设备位置的确定和管路走向至关重要。本文介绍该船淡水冷却系统设计中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海水温度、主机运行情况等参数变化会导致常规的PID控制效果不理想,所以需要对船舶变频冷却水系统的控制器进行改进。文章建立了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的特性实现PID参数的自整定,并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分别对系统进行控制,比较其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优于传统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3.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模糊PID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OV工作母船为控制对象模型,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在总结分析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特性及PID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借鉴模糊控制的思路,研究在动态过程中对PID参数进行模糊整定的方法,并进行仿真研究,验证模糊PID控制器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非线性PID的船舶航向自动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线性Nomoto船舶运动模型,讨论了一种非线性PID船舶航向自动舵的设计方法,该非线性PID船舶航向自动舵设计简单,在航向自动舵传统PID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串连一项非线性函数便可实现,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构造非线性函数。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实习船“育龙”号为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PID型控制比传统的PID型控制具有优越的动静态性能,鲁棒性能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种新的智能控制算法——计算动词PID控制算法在船舶航向控制器设计中应用.以非线性船舶运动模型为对象,详细地设计了一种计算动词PID控制器,并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控制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航向,同时表明当模型参数摄动时,具有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冷却水系统是船舶柴油机最主要的动力系统之一,其工作质量决定着整个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系统主要设备寿命.现代船舶柴油机普遍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其特点是:主柴油机由一个高温冷却水回路进行冷却,各种冷却器由低温冷却水回路冷却;高、低温冷却水回路通过主柴油机淡水冷却器连接或是三通调节阀连接;低温冷却水回路再由舷外海水通过中央冷却器冷却.这种冷却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海水引起的设备及管路腐蚀问题,因此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某舰载伺服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位置控制器设计了模糊自整定PID+输入前馈控制等四种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整定PID+输入前馈控制可获得更优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背景在柴油机燃油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约有30%—33%要经过汽缸、气缸盖和活塞等部件散向外界。为了及时高效释放出这些热量,需要其冷却系统高效运作。因此,船舶冷却水系统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船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船舶冷却系统主要由海水系统、低温淡水系统和高  相似文献   

19.
陈少杰  马茜  罗培 《船电技术》2015,35(1):28-31,36
为了提高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控制性能,本文采用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取代传统PID控制器。在分析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无监督的Hebb学习规则和有监督的Delta学习规则相结合的有监督Hebb学习规则,实现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参数优化和在线自动调整。采用Matlab软件搭建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SVG响应速度快,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对减摇鳍进行控制,该文创造性地将模型预测控制引入减摇鳍控制系统中,并以"南海救118"轮减摇鳍控制系统为例,通过仿真研究,将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进行对照,得出模型预测控制效果要好于PID控制,从理论上对减摇鳍的设计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