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准铁路、塔韩铁路专用线及甘泉线的开工建设,包神铁路将发展为神华煤炭运输通道的核心干线和集运枢纽。为此,针对目前包神铁路运输能力已接近饱和,严重制约了其长远发展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实施重载运输及运输组织方式优化的具体方案,以实现合理优化扩能、提升运输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包神线黄河特大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升桥  杨帆 《铁道勘察》2007,33(Z1):1-9
包神线黄河特大桥采用了108m跨简支钢桁梁和48m跨双线整孔节段拼装简支箱梁。从无缝线路设计、有碴桥面结构、节段拼装、减隔震设计以及桥梁动力性能等方面阐述了黄河特大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运量的增加和重载电力机车的运行,尖轨、钢轨的伤损数量激增,更换伤损轨料的费用在线路维修养护材料费用中所占比例较大,对伤损尖轨、钢轨进行线上或线下焊修可以降低线路设备维修成本。本文对特种焊修工艺和传统焊修工艺在工艺流程、技术性能以及特种焊修工艺在神华包神铁路公司的现场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特种焊修工艺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线路维修成本,保证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何明  刘海鹏 《铁道车辆》2007,45(11):41-4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神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满足神华集团煤炭运输逐年增长的需求,公司于2006年5月招标采购了4 000辆C70A型运煤敞车。该车载重为70 t,商业运营速度为120 km/h,装用了16号联锁式转动车钩,可实现不摘钩连续翻卸,翻卸效率提高25%。随着该车在包神线、神朔线及朔黄线上的投入运用,必将大大提高煤炭的运输能力。但由于C70A型运煤敞车的车辆结构、参数及装卸货方式等均较目前神华集团用于运煤的主力车型C62A、C62B、C64K型等通用敞车有所不同,所以,在车辆与线路、桥梁、装卸…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铁路"一口价"运输实践的基础上,从实行项目制管理、分析项目实施情况、建立路企信息互通机制、及时受理需求、落实运力保障等方面,探索实施铁路"一口价"运输的管理;从建立"一口价"项目字典、实现运输统计分析功能、掌握项目现场作业进度、自动收集各项目的生产信息等方面,整合既有信息系统。通过分析铁路"一口价"价格决策机制和运输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铁路"一口价"运输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黄万线概况黄万线是朔黄铁路"北上南下"战略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国家重点工程。黄万线自2006年10月8日正式开通后,既有效缓解了黄骅港的运输压力,又真正实现了神华煤炭经朔黄铁路至天津南疆港区的直达运输,比原来由朔黄铁路至京九线、津霸线,最后到达天津南疆港运输距离缩短了约60km,大大节约了铁路运输成本。以黄万铁路近期4000万t设计运力计算,仅运费每年直接节约2880万元。更重要地在于优化了神华运输格局,极大提高了运输效能。这条铁路虽然全长不到80km,但是可以看出其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重载铁路车站通过能力,以到发进路与到发线选择唯一性,进路与到发线匹配唯一性,进路与到发线占用非冲突性,调机前往到发线与其将要服务的列车占用到发线一致性,机车占用进路唯一性,组合列车状态转化等为约束条件,分别以到发线运用均衡性、选择倾向性为目标函数,构建二次"0-1"规划模型与一次"0-1"规划模型,应用Matlab与LINGO进行数网构建与模型求解。以包神铁路瓷窑湾站为例,对其一天内到发线占用进行优化求解,证明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可以对重载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进行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8.
神黄铁路主要为神府东胜煤炭的外运下海(水陆联运)而修建的,它是西煤东运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建中的神(木)朔(州)铁路的延伸,是神府东胜煤田与拟建的黄骅港的联结纽带。 神府、东胜煤田是近年来新开发的大型矿区,储量十分丰富,煤层厚,煤质好,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矿规划分三期建设,与第一期产煤1000万吨相适应的外运通路——包神铁路已建成通车;与第二期产煤3000万吨相适应的运煤线——神朔铁路正在建设中,计划于1995年建成。待煤田进一步开发,产量达到6000万吨时,现有外运“三西”煤炭的丰沙大、大秦、京原等线的  相似文献   

9.
于海军 《铁道货运》2015,(3):12-16,21
在阐述瓦日线全线和太原铁路局管段概况的基础上,从专用线设计能力和建设进度2个方面对瓦日线专用线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在瓦日线太原铁路局管段煤炭、焦炭及其他矿产资源、农副产品等货源的基础上,预测瓦日线开通初期货源,提出相应的货物列车运输组织和机车运用方案,探讨远期设备改造和运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家能源集团主营业务包括煤炭、铁路、港口、船舶、电力以及煤化工等多个板块,在多年的生产运营中已经形成煤炭生产→运输→销售→转化的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其中铁路运输起到了关键的产业连通、价值传导作用。在阐述国家能源集团产业一体化运营模式下铁路运输板块现状、优势和发展前景基础上,分析生产组织实际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优化C64型列车运行方案、合理安排煤化工产业设备检修、协调国家铁路空车入线节奏、合理利用港口仓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比分析法,直观体现出优化C64型列车运行方案后,可充分利用闲置车体上线、进一步压缩车辆周转时间、优化包神—神朔—朔黄铁路黄金通道列车运行品质,提高铁路运输调运能力,进而有力支持了国家能源集团一体化运营模式的高效运行,提高保供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日本成田机场快线对市郊快线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郊快线是轨道交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成田机场快线建设情况和运营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市郊快线在制式选择、运营组织及票价政策上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京包兰通道是我国北部路网主通道,其集包段还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外运通道,既有线运输能力日趋饱和亟需改造,集包铁路通道运输需求的特征为客运快速、货运大能力,新建集包三四线不仅提高了通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而且完善了路网结构,意义重大。从京包兰铁路通道功能定位的分析入手,依据客货运输需求分析确定集宁至包头段通道建设目标,进一步研究新建线与既有线的运输分工方案,根据运输分工方案来确定新线的建设标准,提出三大运输分工方案,即新建客专、货专、客货共线铁路,新线与既有线分工协作共同承担通道客货运输需求,从运输能力及运输质量、工程投资及经济性、施工干扰、建设时机及工期、路网发展、运输组织灵活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新建线按照客货共线标准建设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关注的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是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建设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基于重庆轻轨2号线实际运营5年的客流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客流增长趋势模型,并对其效益费用进行识别、计算和经济后评价,验证项目的成功度,以达到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为新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开行列车数、客流组织、行车组织的安全和灵活性等方面,对广州地铁2号线大小交路的运行方式进行研究,制定了开行大小交路的方案。方案包括设备条件、行车参数和客运组织措施等,采用该方案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国务院实施运输结构调整政策以来,"公转铁"运输需求不断增长,铁路货运市场需求出现新变化。在分析国家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及铁路货运增量目标的基础上,研究铁路大宗货物及零散高附加值白货市场需求变化,重点关注沿海港口煤炭下水和铁矿石疏港运输,针对煤炭、铁矿石、集装箱、商品汽车、冷链等不同类型运输特点,从货源货流组织、运输产品供给、点线能力提升、运输组织优化、设施设备保障等方面提出货运增量对策,为铁路货运增量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平)梅(河口)线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线路条件和运输能力均无法满足运输需求,运输成本支出浪费严重。无论从线路的状态、通过能力、技术条件,还是从客货运量、旅游资源及未来的发展看,既有四梅线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运输能力与相邻支线不匹配,以及提高列车速度等问题,对四梅线进行改造。改造后,四梅线的平面及纵断面条件得以改善,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强度,使货物运输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17.
浩吉铁路作为新建北煤南运直达通道,其开通对我国煤炭产销运市场格局有重大影响。对浩吉铁路集疏运系统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浩吉铁路沿线煤炭供应、需求情况和未来形势,从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2个方面分析浩吉铁路运输的优势,指出目前集疏运体系的不完善之处;在此基础上,从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通过运力运价措施引流上量、加强技术装备保障、开发信息系统等方面研究提出浩吉铁路煤炭集疏运系统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高速铁路"走出去"目标国在线间距、隧道断面等建设标准方面的要求,同时为评估线间距和隧道净空面积的冗余能力,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在赣龙线开展了高速铁路综合试验。本文主要介绍这次综合试验在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赣龙线综合试验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以及技术标准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对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实现新突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瓦日线是晋陕煤炭至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运输通道,为提升瓦日线货运能力,在阐述瓦日线概况的基础上,根据瓦日线开通运营后运输组织情况,对瓦日线装车组织、车流结构、通过能力、折角运输、机车运用效率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瓦日线增量运输需求,提出提高装车效率、优化空车运用、提高蒲县—龙马区间通过能力、修建洪洞北联络线、创新机车运用模式等增量运输组织的对策,为铁路增量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战略装车点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建立区域战略装车点的政策性原则和关联因素,并根据铁路运输生产实际模拟了在供需均衡条件下选站建点系统架构,构建战略装车点多点选址多类变量混合0-1非线性规划模型(MSLSLP)。模型以社会总成本最小化为出发点,协同考虑决策者和客户双方利益,将选站建点的改扩建费用、可变费用和代表客户利益的运输成本共同纳入目标体系。将建立战略装车点后的运输特点要求与相关选址模型的共性约束相结合构造约束条件,使其更具针对性。最后,以相当规模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