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及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如由水损害造成的网裂、坑洞、局部严重车辙、局部泛油、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有关。结合公路施工实践,分析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控制措施,以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水对道路使用性能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道路的基层,还影响道路的面层.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主要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水破坏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  相似文献   

3.
前言 沥青路面离析是在指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包括沥青含量、级配组成、添加剂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从而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损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一些早期损坏,如由水损害造成的网裂,形变和坑洞、局部严重辙槽、局部泛油、横向裂缝多、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等等,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相关。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机理与类型当降水进入沥青面层后,在大量高速行驶车辆,特别是重型车辆作用下,可以产生以下水破坏现象。面层产生唧浆、网裂、坑洞降水过程中,雨水较快进入面层,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可分为:断裂类、竖向位移类、接缝类和表层类四种类型.断裂类主要是指纵、横、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断裂板等;竖向位移类主要是指沉陷和涨起;接缝类是指裂缝的填缝料损坏、唧泥、错台、拱起等;表层类是指坑洞、露骨、网裂和起皮、粗集料冻融裂纹、修补损坏等. 病害产生原因分析 目前,产生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种:水的防治不够,路基土质差及路基地下水位高;路基不均匀造成沉降;路面基层面层强度不够;超重载荷作用;设计和施工缺陷.1、水的防止不及时,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水泥路面的横向缝都是采用沥青灌塞,纵缝为施工缝不灌沥青.路肩盲沟排水设施基本没有,经过多年的行车作用,路面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原路面横缝的填缝料失效,地表水通过裂缝渗入基层,而又无法从路肩排出,造成基层软化.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指沥青路面一定施工区域内其粗、细集料和沥青含量不均匀.沥青含量与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不一致.施工配合比偏离了设计的配合比,导致沥青路面性能下降。粗集料集中的部位空隙率过大、沥青含量偏小.其拉伸强度低.抗裂性能差,极易造成路面水损害、形成坑槽。  相似文献   

7.
针对沥青路面整治工程中新旧路面因层间联结失效而出现的推移、拥包、网裂和翻浆等早期损坏的问题,通过室内组合试件的剪切试验和渗水试验确定3种沥青胶结料和集料洒布量为试验指标.结果表明,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联结层的抗剪强度与洒布量呈单峰抛物线关系,确定了沥青胶结料和集料的最佳洒布量.同时3种沥青胶结料联结层均不透水,能有效地阻止路面渗水侵蚀旧路面,从而减少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因此,采用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沥青路面整治工程中新旧路面联结层将会显著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高速公路建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雨水、气候、载荷等的作用,出现了很多病害,给车辆的通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其中水对高速公路的损坏是其中之一,并且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因此对水损病害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加以处治、养护,有很现实和针对性的意义. 水对高速公路损坏的主要病害及形成机理分析 水对高速公路损坏的病害范围很广,一般认为只要是路面结构层透入水后使路面产生的早期破坏现象,都可称为水损坏.水损坏导致的病害主要有: 松散是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差导致的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集料由于丧失相互间的粘结而逐渐酥软直至松垮并逐渐流失,表现为麻面或大小不一的坑洞.松散的发生往往是在某个水稳定性不足的沥青结构层整体性发生,尤其是表面层,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并经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极易引发沥青剥落而松散.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上海市和浙江省的9条沥青道路现场调查和取样试验,介绍沥青路面初期损坏的主要原因,即水损害现象,系统分析了水损产生及发展机理,特征,从设计,施工等环节提出了防止水损破坏的技术措施,并对沥青-集料的粘附性指标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引发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乃至水损坏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认为因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足而引发的水损坏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类型,水损坏引起的损坏具体表现为沥青路面的表面松散、集料裹覆沥青的剥蚀、局部坑洞或隆起,由此可导致路面平整度的下降、耐久性的降低和使用寿命的缩短以及诱发其它道路病害。  相似文献   

11.
防水剂处理石料提高与沥青粘附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研究二者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粘附性是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玄武岩石质坚硬、致密、耐磨性强,能充分发挥集料间的嵌挤作用,但石料显酸性,与沥青粘附性差,容易在水作用下造成沥青膜的剥落,导致沥青路面的掉粒、松散、坑槽等水损害破坏。目前提高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常用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沥青表面层功能的要求,利用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并参考美国贝雷法设计和检验标准,优化了骨架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设计出了多级嵌挤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通过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比较分析,多级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加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疲劳耐久性和抗滑能力,同时也能满足一定气候分区条件下的低温抗裂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吸附在填料表面形成薄膜对粗细集料产生粘附作用,由其形成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填料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和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4.
多级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沥青表面层功能的要求,利用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并参考美国贝雷法设计和检验标准,优化了骨架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设计出了多级嵌挤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通过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比较分析,多级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加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疲劳耐久性和抗滑能力,同时也能满足一定气候分区条件下的低温抗裂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造价较低、修复方便等优点.因而在我国得到大范围应用。但近年来由于路面材料、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不当,出现了严重的水损害。沥青路面水损害是指水进入混合料内部或面层与基层界面后.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存留在混合料内或面基结合处.在车辆荷载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反复循环.使沥青膜逐渐从集料表面剥离.造成强度下降,严重时会导致网裂、车辙、坑槽、松散等多种形式的破坏。针对我国沥青路面出现的水损害现象,首先简要分析了水损害原因,结合笔者近年来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南方多雨地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与养护工程中,如何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以减少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措施是广大公路建设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文中针对广佛两地沥青混凝土集料的供应情况,立足实验分析与施丁实践,分析了提高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的工艺改进与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的损坏分为裂缝类、变形类、表面类三大类型。近年来,另外两种破坏形式,水损害和反射裂缝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石闫公路自1998年9月通车,2000年有些路段出现了泛油现象,2005年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开始时颜色较浅,并拌有轻微沉陷。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路面的颜色愈来愈黑,并出现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松散、坑洞。松散的集料表面光溜溜的,沥青膜已剥落贻尽,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2008年决定对石闫公路进行路面大修,沥青面层水损害应进行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8.
水损害是目前国内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的损害形式,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对水损害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水煮法、水浸法对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不能定量、准确、科学地进行判断,主要依赖于试验人员的主观观测,测试结果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由于贵州区域地理、地势的特点,多数公路建设项目集料均采用地产集料,采用表面能粘附性评价法对贵州地区代表性地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进行定量评价,以便科学地指导料源选择。  相似文献   

19.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研究二者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粘附性是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玄武岩石质坚硬、致密、耐磨性强,能充分发挥集料间的嵌挤作用,但石料显酸性,与沥青粘附性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作用机理的主要是粘附理论,粘附是指材料彼此之间互相粘结时的物理作用。影响沥青与集料之间粘聚力的因素包括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界面张力、材料的化学组成、沥青的粘性、集料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