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物流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吴志华: 近年来,全国粮食年物流量约为1.7亿吨,其中跨省区粮食年物流量为0.7亿吨.近三年跨区域粮食物流量中,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粮食外运量约2650万吨,出口量为1170万吨;黄准海地区(豫、冀、鲁、皖)小麦外运量为1060万吨;长江中下游地区(川、鄂、湘、赣、皖、苏)稻谷流出量为1670万吨左右,玉米流入量为800万吨;东南沿海地区(沪、苏、浙、闽、粤、桂)粮食流入量为4500万吨,进口量为800万吨;京津地区粮食流入量为900万吨.东北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流出地区,东南沿海成为最大的粮食流入地区,基本形成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  相似文献   

2.
散货船30年     
钟秋 《海运情报》2006,(8):16-16
散货船大致可以分为干散货船和油轮。在全世界营运的1万载重吨以上的散货船约有7.0亿载重吨(干散货船3.4亿载重吨、油轮3.5亿载重吨、兼用船0.1亿载重吨),占世界商船队的约80%,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量的约70%(一年约50亿吨)。据克拉克森调查,2005年的世界海运量推定为71.7亿吨。  相似文献   

3.
孙平 《中国水运》2004,(3):15-16
2002年,航行于京杭运河和长三角内河航道网的鲁、苏、浙、豫、皖、沪五省一市的船舶达到11万艘,l462万载重吨,占全国内河运输船舶数量的57%,吨位的61%,货运量达到5.5亿t,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70%;运河航运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达到30余万个。京杭运河和长三角内河航道网已经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4.
江南 《海运情报》2005,(9):33-33,35
一、汉堡。2004年汉堡港货习吞吐量比上年增长7.7%,达到1.145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0万TEU。比上年增长14.1%;件杂货270万吨,比上年增长2.8%;干散货3780万吨,比上年下降4.1%;液货1220万吨,比上年增长5.5%。据德国不来梅航运经济和物流研究所(ISL)预测,到2015年,汉堡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将分别达到2.22亿吨和1800万TEU。为加快港口建设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吞吐量。汉堡市议会于今年2月初批准了一项金额高达2.62亿欧元的港口特别投资计划(SIP)。这样,加上此前中期财政其他装卸设备。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船协在2月24日在(中国船舶报)上公布了排行榜。在“造船完工量”项内: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4位(76万载重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公司列第7位(41.8万载重吨),长航集团金陵船厂列第10位(25.1万载重吨);在“承接新船订单”项内: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6位(88.1万载重吨)、江苏扬子江船厂公司列第8位(63.9万载重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公司列第9位(49.5万载重吨);在“手持船舶订单”项内: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3位(333.7万载重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公司列第5位(250.4万载重吨)、扬子江船厂公司列第9位(117.7万载重吨);在“造船工业总产值”项内: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9位(21.5亿元);在“销售收入”项内:长航集团金陵船厂列第9位(23.3亿元)、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列第10位(20.2亿元)。  相似文献   

6.
根据德国不来梅航运经济和物流研究所(ISL)近期的统计数据,2001~2005年全球商船队运力增长1.093亿载重吨.年增率达3.3%。截至2005年1月1日。全球300总吨以上(含300总吨)的船舶共计39932艘。合8.8亿载重吨、940万TEU.与去年同期相比载重吨和载箱量分别增长了5.7%和9.1%。按船种分。液货船(包括油轮、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的运力为3.684亿载重吨,占世界商船总运力的41.4%。比2001年增长408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7.
全球钢材供需形势 全球钢铁产量和需求量迅速上升,这主要是中国经济更加活跃及国内钢厂大幅增加产能的结果。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钢产量已经增长了2.2亿吨(增幅为170%),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产量仅增长5400万吨(增幅为7.5%);中国钢材消费需求将增长1.8亿吨,而其他地区需求则可能只增长7000万吨。2005年,中国钢材全年产量将达到3.47亿吨,相当于全球钢产量的31%。到2008年,中国钢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的比例很可能将分别达到32.7%和32%。虽然中国政府会采取行动来降低中期钢铁企业增加产能的速度,但许多大项目已经上马,因此预计中国钢产量的增加至少将持续到2007年。此外,中国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将逐渐显现,近1亿吨的落后产能将被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矿石需求增幅将明显下降。根据中国钢铁协会预测,2006年中国粗钢产量为3.84万吨,生铁3.6亿吨,由此推算铁矿石(折铁矿品位66%,下同)需求量为5.58亿吨,比2005年仅增长8.98%,增加铁矿石需求量4588万吨;从实际情况看,今年1月生铁日产量为93万吨,2月份为101万吨,按照增幅较高的2月份生铁日生产水平测算,全年生铁产量为3.69亿吨,相应的铁矿石需求量为5.72亿吨,比2005年增5983万吨。因此,无论从预测还是实际生产水平判断,今年铁矿石需求增长都将明显低于2005年(12176万吨)、2004年(7585万吨)的水平,并且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铁矿石需求也将减少,今年列入淘汰目录的生铁产能达到4300万吨,将相应减少铁矿石需求60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9.
打造融资平台推进船舶标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宣城市位于皖东南丘陵地区,水运发展条件先天不足,水运经济总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近年来,宣城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局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以推进船舶标准化为契机,推动了船舶运力和运输结构调整升级。船舶更新投资三年达到6.6亿元,运力从40万t发展到90万t,单船平均吨位从100t上升到410t,最大船舶7000载重吨,集装箱船6艘672TEU,水运产值突破30亿元。无论是船舶数量还是吨位都位于全省前列,水运已经成为全市经济亮点和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0.
航运要闻     
《海运情报》2010,(7):36-36
中国1-3月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2.2倍 进口煤炭444l万吨,其中1月1608万吨(增4.4倍)、2月1311万吨(增1.7倍)、3月1522万吨(增1.6倍)。以年率换算为1.776亿吨,超过2009年5000万吨。同期出口煤炭570万吨,减23%。1~2月煤炭生产量为4.6907亿吨,增31%。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远洋航务》2014,(10):46-46
在最近开发的塞拉利昂通科利利(Tonkolili)矿山,非洲矿业公司(AML)坐拥约128亿吨铁矿石资源,已经成为西非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 未来数年,由于来自中国对铁矿石的强大需求,非洲矿业公司预计出口量将显著增加。非洲矿业公司全球货运高管Leo King说:“我们每年出口1600万吨至1800万吨,2014年上半年已经出口910万吨。我们希望在短期内生产2500万吨,然后考虑进一步扩大产量。”  相似文献   

12.
1898亿美元 2007年,全球新造船市场投资金额达到1898亿美元。其中,干散货船投资金额863亿美元。 923.4万载重吨 截止2月底,全球二手船市场总成交量为233艘.9234万载重吨;其中,散货船成交量为48艘.2618万载重吨油轮为63艘,533.7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3.
观察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目前全球船用燃料油市场需求约为2.2亿吨/年,每年所带来的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轻质燃料油年消耗量为6000万吨。与此间时,LNG作为新型能源产能不断提高。根据IEA的统计.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6):30-30
2005年全球钢材需求量将突破10亿吨 据国际钢铁协会发表报告预测显示,2005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达到10.04亿吨,比2004年增加3600万吨,增幅为3.7%;其中,中国对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增长10%,达到2.93亿吨。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钢制成品的需求增速相对较慢,增幅预计仅为1%。预计2006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达到10.5亿吨,增幅为4.8%。  相似文献   

15.
《船艇》2006,(9):71-72
今年上半年,中船集团公司(CSSC)生产经营继续狂飙突进: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5.6%,同比增长23.3%;完工交付船舶44艘、257万载重吨;承接合同金额440亿元,同比增长124.8%;承接新船订单92艘、777万载重吨,超过全年承接600万载重吨的经营指标。  相似文献   

16.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6,(2):1-4,12
一、世界的钢铁供求动向 1.世界钢铁需求预测 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2005年秋天的需求预测,2005年世界钢材的表面消费量比2004年增长2.7%,为9.98亿吨,已逼近10亿吨。由于中国以外地区的经济发展较慢,预计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为主,消费量略低于上年。继续高增长的中国,预计增长10.3%,为3.0亿吨,增速也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运》2006,(12):74-74
煤炭生产:预计2006年煤炭产量突破23亿吨。经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最后确认,2005年煤炭行业产量为22.05亿吨,相比2000年增长69%左右,年均增长11%左右;小型煤矿数量减少约5000多处,全国大中型煤矿产量所占比例上升约7个百分点,达到54%。预计2006年煤炭产量达到23.5—23.6亿吨。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商船队的演变 2005年世界商船(不包括客船)订造量为4291艘、22255.2万载重吨,分别比2001年增长98%和79%;新造船的平均吨位为51865载重吨,比2001年下降9.7%(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运》2009,(7):63-63
芜湖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是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现有总资产7.5亿元,码头55座,库场面积60多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装卸设备115台(套)。芜湖港现已和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往来,主营货物装卸、仓储、中转服务、多式联运、集装箱装卸运输、  相似文献   

20.
徽宁 《海运情报》2005,(11):12-12,22
一、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原油出口国,同时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唯一的东南亚成员国。目前印度尼西亚的石油探明储量为47亿桶,比1994年减少13%;石油生产成本从1994年的1.5美元/桶上升到3.5美元/桶。印度尼西亚的油田主要分布在该国中西部地区,其中拥有Dud和Minas两大油田的苏门答腊省的产量最大。此外,该国东部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也已开始。200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印度尼西亚东/中爪哇地区的石油储量将近6亿桶。该油田现正由埃克森美孚同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合作开采。如果工程进行顺利的话,该油田将于2006年投入生产,日产量将达到18万桶。由于现有油田老化、管理困难及投资不足等原因,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的原油产量不断下降。2002年该国原油产量为110万桶/天,2003年减少到103万桶/天,2004年进一步减少到98万桶/天。尽管东加里曼丹的近海油田(日产约4万桶)和爪哇岛上的BanyuUrip油田(日产约10万桶)有望于明年底投产,但随着印度尼西亚国内石油需求的不断上升,这些小油田的投产并不能扭转印度尼西亚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