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美国几年,开车数万英里,幸好末被警察关心过,却听到一些朋友与警察打交道的故事。 从美国电影或电视上常常看到,一旦发生什么问题,警车从各个方向呼啸而至,实际上在美国除城市市区外,一般道路上几乎看不到警察。在市区,有开车的警察,也有骑自行车的警察,有时还可看到骑马的警察,你看这张照片里行人对骑警颇感兴趣,小孩还伸手去摸一下警察的坐骑。而在高速公路上,虽然不见得有很多看得见的警察,但他们却无处不在,只要你开车超速,说不定什么地方就会窜出一辆警车。  相似文献   

2.
《汽车知识》2008,(8):96-96
朋友与同事们纷纷都拥有了私家车,休息日经常相约驾车外出旅游,我也常被约成了乘客。由于我早已考了驾照,当人家疲劳时偶尔代替开车过一把瘾,回家还回味无穷。老婆常常数落我无志气,儿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随口说“老爸你去买一辆不就得了”。  相似文献   

3.
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衍生了许多只会开车不会修车,只知驾驶不识故障的有车一族。他们往往即使闻到车内异味,也不知道异味来自何处,致使一些车辆小毛病因为得不到及时维修而发展成大故障,甚至酿成车祸。文章对如何通过车内异味判断车辆故障,为广大车友提供简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讽刺与幽默     
《汽车与安全》2007,(7):80-80
我没超速在一个红绿灯下,一个警察拦住了一辆飞弛而来的汽车。“你好!请出示你的证件!”警察说。车里的人醉熏熏的下来对警察敬礼:“对不起,长官,我始终没能达到起飞速度。”说着将飞机驾驶证交给了警察。  相似文献   

5.
车这个东西     
林先生第一次开车,颇有些传奇色彩。“我没学过开车,第一次开就是开货车走长途。你别不信,我开车真是有天份的!”当然,这是件特危险的事情,但对于林先生,“开车”是不用学的。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5,(8)
<正>开车前几分钟千万要开窗,否则后果很严重!有车的朋友注意啦:有越来越多的人死于癌症,在我们都还不清楚癌症是从哪儿来之际,有个实例显示出许多癌症都是意外发生的。进入车内需要注意的致命细节,请您必须做出改变!许多人早上第一件事和晚上最後一件事都是待在汽车里,但在车中这样的致命细节会常常被人忽略。致命细节——进入车内不要  相似文献   

7.
国忠  吉友 《驾驶园》2011,(5):84-84
山东省招远交警大队民警近日在巡逻途中查获一无证且醉酒驾驶的驾驶人,在被拘留时恳求:“警察同志,拜托你们告诉我老婆,我是无证驾驶被拘,千万别提酒驾。”  相似文献   

8.
“‘愚人节’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玩弄些小把戏而不必承担后果,叫一声‘愚人节玩笑’你的恶作剧就会被原谅。不过,起亚这次的玩笑可开得不小,不用考驾照就能开车,不管你是8岁还是80岁,绝对让人惊讶!”  相似文献   

9.
牛书培  李冰 《驾驶园》2009,(2):98-98
2008年12月15日,河南省长葛市公安交警大队民警为一辆私家车贴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绿色警示标志。为杜绝酒后驾车,交警部门带着这些印有“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的绿色警示标志,来到该市八七路等酒店集中的街道,查处酒后驾驶,对被查司机除罚款外,还会将警示标志粘贴在司机车身显眼位置,以此提醒司机本人,严禁酒后或醉酒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轿车情报》2008,(3):54-55
实用配置之我见 我觉得现在车内的配置越来越多,各种实用不实用的都一股脑的上了,尤其以日系车为最。很多人就是因为追求这些可能一辈子用个1、2次的功能而花了大把的冤枉钱。我虽然不是一个老驾驶员,开车才3年,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觉车内最实用的配置有几个,希望能和贵刊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开车没被警察抓住过的,一定不是好司机。你想想啊!如果在每天的千军万马中间,你开车始终排着队,脸带微笑,不插队,不压线,那生命中许多美好的时光一定浪费在没乐趣的城市道路上了,当然,如果旁边坐的是你期望这条路永远走不到头的那个人,就另当别论,不在本文的范围中讨论了。结论是,一个处在正常生活状态下,荷尔蒙分泌没有出现曲线紊乱,开车手艺还好的好司机,一定被警察叔叔抓住过。面对警察,是乖乖接受处罚呢?还是利用自己的智慧让违章变成有惊无险的难忘经历呢?下面就来看看车主们都是玩了什么高招吧。  相似文献   

12.
我家的新宠     
沈国强 《汽车知识》2008,(12):107-107
一转眼才发现被我们“领”回来的“迈腾”已经一年了。通过将近18000公里的驾驶,谈谈对“迈腾”车的用车体会。我是一个有着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从拥有驾照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期间从未间断过开车,开的车也很杂,从当初满大街跑的小面、夏利到雅阁、皇冠、奥迪和奔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开车经验,奠定了我选私家车的方向—德系车。  相似文献   

13.
杨絮 《世界汽车》2009,(5):106-109
爱车的人不应错过车展,爱车的人更不能忽视一年一度的Barrett-Jackson拍卖会,因为在这里你看到的不仅仅是车,而是那些被尘封已久的记忆,许多人都恨不得将其全部收入囊中,于是就有“真想成为百万富翁!”的感慨。2009年度Barrelt-Jackson拍卖会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经典,让我们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14.
Q我和老公开车都是新手,技术都很“潮”。我们开车一起出去的时候,经常互相笑话,说对方“肉”、“面”、不会开车,可谁也不服谁。而且依我看,现在马路上不太会开车的人挺多的,甚至有人说这就是“无名堵”的根源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是“会”开车、“不会”开车,有什么明确的标准来评价驾驶员,驾驶员到底需要哪些素质呢?——北京读者董曦曦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     
《汽车运用》2004,(6):48-48
辩护理由“请注意这一点,”驾驶员的律师说,“被你碰伤的人是一位有25年开车经验的老驾驶员。”“如果经验也能成为一种理由,”另一名律师反驳说,“那么我的当事人走了50年的路,不是比驾驶员的经验还多吗?”(陈闯)不是严重违章夜间值班的警察在公路上拦住了一辆载货车,并对驾驶  相似文献   

16.
汽车文摘     
私家车越来越多,人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逢年过节,亲友相聚难免喝点儿酒,可车怎么办?把车扔在饭馆门口确实不放心,自己开车回家,如果被警察逮着,轻则罚分罚款,重则刑事拘留。 有聪明的人看到了这中间的市场需求,一个新的行业出现了一替喝酒的人开车回家。 在外馆斜街的一家饭馆门前,记者和酒后的朋友一起等到了一位主动搭腔的中年男子:“喝酒了吧?不敢开车回家?” 聊了两句才知道,这位自称姓周的中年男子每天等在饭馆门前,专替酒后的司机开车回家。刚要上车,中年男子却说:“别忙,先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香港朋友要去美国自驾游,他驾龄近20年,而且一直都有开车,因此经验和技术都不成问题。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外开车,更是在一个“反方向”行车的地方开车,为保险起见,他向我请教了一些在美国开车要注意的地方。我告诉他美国是一个名符其实在“车轮上的国家”,所有的道路、私人或公共设施有大量方便驾驶人的设计,除了大城市的市中心区外,完全不用担心指示不清或找不到停车位的问题。交通标志和规则方面只要按一般的交通常识去判断便没有大问题,租车时候只要买足保险,就算不幸遇上事故或其他麻烦也有很全面的保障。唯一要小心的是在公路上变道和路口转弯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这也是一股驾驶员在“反方向”开车时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夏日话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随手翻开手边的报纸,还是打开几个网页,总能看到某地又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这在我刊负责典型交通事故的编辑那里也能得到相同的回应:“交通事故的素材实在太多了,每期登3~4例都够了。”现在正值夏季,为了消除暑意,几个知心朋友聚在一处,开怀畅饮冰镇啤酒应为一大乐事。但是一旦忽略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需驾驶员谨记的至理名言,轻则会被警察“生擒”,重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美国是一个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此话不假。2005年,我在美国访学的半年时间里,在纽约、华盛顿市、费城、大西洋城以及几所大学等,第一感受就是无论在商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街道、教堂、住宅区、棒球场、篮球馆、海边、游泳池,几乎所有公共场所都会修建和划留大片的柏油路面停车位。你会感到外面的车比人多,街上跑的,路边停的都是一片一片,一排一排世界各国生产的各式各样汽车,公路上很少看到人在步行。比如美国的乔治亚州,注册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的人口数量。2005-07—29,遭受“卡物尼娜”飓风袭击的新奥尔良,除了人们逃生带走的汽车外,光停在新奥尔良灾区被洪水浸坏的汽车就达35万辆之多(该地还有部分不富的黑人家庭不拥有私家车)。汽车成为美国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美国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汽车,离开汽车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20.
《汽车杂志》2012,(3):326-327
一般人都知道手动变速箱(MT)比较省油,自动变速箱(AT)比较费油,但自动变速箱的方便性也是大多数人不愿意放弃的。于是你会经常听到人说:“我买了一辆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有自动挡的方便和手动挡的省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