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接上期)4.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及防碰撞特性对于后碰撞,其理想的碰撞特性与前部相似,一般后部碰撞相对速度较低。由于行李厢和后部车身纵梁等可构成一个吸能结构,并且有较大的压缩空间,所以车身后部吸能设置比车身前部更容易。吸能能力主要与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大小和板料厚度的选择等有关,但要注意后悬架支承处(后轮罩)局部刚性的加强。(1)汽车后部行李厢的吸能结构汽车车身的后部,乘员座位离后端部较远,汽车车身后部的吸能结构主要在汽车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后,轿车车身结构设计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文章通过介绍车身布置新方案、空气动力特性、车身安全特性以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阐述了轿车车身结构的新动向,如取消中柱;通过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及塑料等材料,以及采用新型车身结构来满足碰撞要求,同时减轻整车质量。车身结构也越来越考虑到减少车身噪声源和噪声强度。  相似文献   

3.
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降低整备质量,通过车身结构的合理化用以减轻结构重量,是当今客车设计的趋势之一.其中,使构件成型模具化、模块化,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尽量用比重小、强度高的新材料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使车身轻量化的措施,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简要说明了客车全承载车身技术的重要性和全承载车身的优越性;阐述了全承载车身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最后详细说明了全承载车身结构的特点及优点,使我们对于全承载车身结构技术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1车身的总体结构轿车车身一般是由车身本体、内外装饰和车身附件等组成。根据车身受力情况可分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CA7220AE轿车的车身属于承载式,其承载能力主要靠车体骨架来完成,与其它同类车体结构相比,有以下特点:a.车身造型性能好。尽量减少外部凸出物和不平度,风阻小,是世界上空气阻力系数达到0.3的高水准轿车。b.车身防腐性能高。钣金制件采用双面镀锌钢板、严格的油漆前处理、PVC(聚氯乙烯)喷涂以及车身骨架的空腔内注蜡等一整套完整的保护措施,可以使轿车不会因腐蚀而损坏。c.车身采用轻量化设计。从材料着眼,车门…  相似文献   

6.
<正>1轿车车身吸能区的作用现在轿车的车身设计中要考虑保证乘客的安全,车身除了要求强度高,能够承载车辆的整备质量和乘客的质量,还要能够承受行驶中地面的冲击力。但在碰撞时轿车车身不是刚性的,在轿车车身的发动机室部位和行李箱部位设计了吸能区,也叫碰撞挤压区,这个区域是允许变形的。在碰撞时,车身部件通过变形来把汽车运动的动能转换成车身钢板变形的机械能,从而保证乘客室不会发生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7.
为了较好地实现汽车的安全性,现代轿车的承载式车身一般都采用防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这对车身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轿车碰撞类型与车身的安全性车身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3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实验证明,在纵向碰撞(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事故中,前部和后部均为弹性结构而中部为刚性结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制造工业的突飞猛进,汽车生产向车型多样化及大批量方向发展,对汽车装焊技术及其设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外汽车车身装焊设备日新月异,为使我国汽车生产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研讨我国汽车装焊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现代汽车车身都以承载式车身为主要车身结构,承载式车身为了吸收碰撞时的能量,汽车车身通常设计成在遭到碰撞时,通过使车身构件的折叠和破裂来吸收冲击能量;碰撞力的传递路线,  相似文献   

10.
白车身(Body In White,BIW)制造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白车身及其夹具的尺寸质量、过程控制水平关系到整车的产能和尺寸质量.基于北京奔驰MFA平台对新车型白车身尺寸过程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应用标准结构及标准方案等系统性评审方法,建立了验收标准检查项,并提出了系统验收及调试流程方案.同时应用标准精度及...  相似文献   

11.
承载式车身是由很多块钢板通过焊接、螺栓固定等方法组合而成的整体。车身外部是由前后保险杠、车门、前后翼子板、发动机舱盖、车顶和后备厢盖等10余块外观钣金件组成。通常情况下,当车身结构处发生损伤变形时,往往会影响到另一侧及相邻的外观板件的配合。车身结构部位的控制点和工艺孔在修复到原始尺寸时,车身外观钣金件的安装,一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调整,就可以达到装配要求。相反,如果车身结构部位没有修复到位,从车身外观钣金件的配合就可能反映出来。如果修复时采用了改孔或其它野蛮的操作方法,车辆在修复后则会留有故障隐患,而且其外观也会使人感觉不协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必须及时对白车身精度进行控制。车身精度控制是一个持续往复的工作,从测量计划→车身送检→数据分析→问题整改→验证跟踪→测量计划方面循环开展工作,使车身精度合格并稳定。为了保证车身精度得到合理地控制,必须建立相应的车身精度控制体系以保证车身精度稳定和达标。通过提升车身精度,可以使车身设计结构、生产现场工序的编排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3.
曹万科  张天侠  刘应吉  杨京峰 《汽车工程》2007,29(12):1098-1101
针对汽车车身控制信息的高实时性和车身CAN系统扩充的高灵活性等特殊要求,介绍用于实时系统分析的速率单调分析(RMA)方法,在原总线利用率、信息最坏响应时间等实时性指标基础上引入总线扩展灵活性因子进行车身CAN总线方案的寻优设计,并以典型汽车车身控制系统为例,对单信号方案和信号组合方案进行实时性和扩展灵活性对比分析,在线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数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车身技术的发展,车身修理中的焊接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车架式车身到整体式车身的普及,车身不再有厚重钢板制造的车架,而是成为由薄钢板经过冲压加工、焊接的一个整体。在结构方面,车身的安全性设计应用越来越多,汽车前部和后部吸能区结构也随之出现。吸  相似文献   

15.
凌志LS430汽车车身控制系统由驾驶员侧熔断器/继电器盒(车身2号)控制系统、乘客侧熔断器/继电器盒(车身3号)控制系统、行李厢熔断器/继电器盒(车身4号)控制系统和前灯(车身5号)控制系统组成。车身2号系统控制灯光系统、转向灯、危险警告灯系统、仪表照明系统、制动灯系统、前照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一年里,戴·克集团展示了M级(W164)、GL级(X164)和R级(W251和V251)三款新型奔驰乘用车。这三款新车型都是在美国戴·克Tuscaloosa厂制造的。这三款车型在车身本体、车身结构和连接技术上具有相类似的技术,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焊装同步工程(SE)分析的工作流程,提出了标杆车拆解阶段、车身外造型审查阶段、车身主要断面设计阶段、车身结构设计及数模制作阶段、主要控制点(MCP)和标准质量手册(SQM)阶段的主要工作范围、输入和输出文件,最后强调了焊装SE分析中的焊接工艺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车身防腐是汽车制造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然而车身所采用的防腐措施如何,一是在用户使用后进行自然验证;二是采用科学手段对车身进行盐雾试验,用试验数据来证明车身的防腐效果。着重从车身防腐及车身盐雾试验来进一步阐明车身防腐的状态标准和盐雾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必要性,使车身防腐有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风挡玻璃对车身结构刚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研究白车身(BIW)和带有风挡玻璃的车身结构(BIP)的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技术,进而分析了风挡玻璃对车身结构静弯曲刚度和静扭转刚度的影响。接着,通过对BIW和BIP车身结构进行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揭示了风挡玻璃对车身结构动刚度的影响。最后,对车身结构的接头刚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总结了风挡玻璃对车身接头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车身的修复,就是将车身上的积累变形和碰撞变形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恢复原来形状的过程。汽车车身是由各种不同的钣金冲压结构件组合而成的,对车身的维修,实质上就是对各部件结构的维修,以及对车身外形的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原有的形状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