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如今,汽车产业中的众多企业都将"可持续发展"列为目标,渴望踏上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随着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能得到了较之以往更热切的关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对绿色能源的需求。从国家层面来看,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共识,欧盟宣布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政府也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加速落地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氢能具有低碳高效、可长期存储、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可广泛在交通、工业、建筑和储能等领域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是氢能应用的先行领域和产业发展突破口。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3.
正康迪泰克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逐步转型,除电动车业务稳步发展外,也推出了与氢能、氢燃料电池相关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凭借雄厚的技术储备以及扎实的研发实力,康迪泰克在氢能源赛道上开始加速。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各大产业都踏上了绿色低碳的前行路线,汽车产业亦是如此。随着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能得到了比以往更为广泛的关注,也成为继电动车之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条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昊  朱毅 《汽车与配件》2023,(24):64-66
<正>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氢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各国也抓紧战略布局,如火如荼发展氢能产业,将氢能作为脱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经济复苏的新引擎。2017年,日本制定了《氢能基本战略》,并一直致力于推广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和氢气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但是由于2017版氢能战略中对绿氢(电解水制氢,碳排放为零)和蓝氢(生产1 kg氢气CO2排放小于5 kg)的规划和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5.
<正>氢能是最理想的、完美的能源,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无碳"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氢能产业化发展迅速,技术储备充足,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经将氢能源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我国2015年就已经是全球第一大产氢国,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成为我国动力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其他相关的氢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政府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和制定的能源战略规划都预示着我国氢能产业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具有爆发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22,(24):44-45
<正>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能源安全等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中国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氢能有望获得加速发展,在未来几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中国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氢能有望获得加速发展,在未来几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各地方政府累计发布70余项涉氢政策,构建了涵盖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各个环节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球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具有高效、来源广泛及可再生等特点的清洁能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积极布局,出台一系列的氢能战略规划。作为制、储、加、用产业链中重要一环的加氢站也频频出现在相关产业规划中。  相似文献   

9.
1.新能源汽车在十四五期间成为国家深化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战略要素,绿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应用将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2.2030/2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推动上游高耗能行业及下游应用领域转型,氢能及氢燃料等清洁能源为终极目标. 3.在贸易战等国际关系变化以及国内"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驱动下,制造业升级驱动氢...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全球电动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锂电储能需求的增长预期逐步提升,锂资源正逐步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掣肘。全球能源转型发展较快的欧盟和日本均对氢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较高的期望,而中国亦在氢能产业上加快发展步伐。构建"零碳电力为主、氢能为辅"的能源结构,是碳中和、资源约束、能源安全等三方面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