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拌和耙 1.用途:用于铺筑磨耗层时拌和材料。 2.构造:拌和耙系由4个木轮、3排耙齿、1个梯形耙架和1个木把手等4部分组成,形如农业上用的整地耙,除耙齿及螺丝帽等为铁件外,其余大部分结构为木料。耙齿前两排为曲齿铧(类似双轮双铧犁的铧),后边的一排为犁刀。犁和铧的上端有螺系固定在梯形耙架上。木轮轮心是一个圆形铁圈,供自转用。手把为一斜形撑架,拌合时不同,只用于安装构件时提转(详见图1)。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路面平整度模拟精度,文中研究一种公路路面不平度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基于AR模型,建立了由路面随机激励的时间功率谱密度求得双轮路面随机激励时域AR模型的方法,并构建了相应的算法;然后在MATLAB平台上对双轮路面时域AR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了各级路面谱曲线,通过与标准路面谱对比,验证了路面随机激励AR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沥青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竖向变形,笔者利用离散元方法对组成沥青路面的集料、结合料及两者之间的粘结指定接触连接的约束方式,给出了路面结构组合和双轮加载模式,研究了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竖向变形特性及颗粒的位移矢量变化.结果表明:路面结构在双轮荷载作用后,形成的竖向变形呈"W"形且最大变形出现在上面层,沿道路深度方向的颗...  相似文献   

4.
阳离子乳化沥青用于铺筑路面及维修路面在国内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是快裂、中裂阳离子沥青乳液,乳化剂大多属于季铵盐类。应用快裂乳液适于表处、贯入法筑路;用作拌合法施工时只能在较低气温条件下,拌合带有极少粉料的混合料,往往限于就地拌合。尤其对含腊量较高的沥青来说,用季铵盐制备的沥青乳液破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替代部分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路面结构层,从常温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矿料级配范围、矿料级配设计、常温沥青拌合方法、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水泥用量等方面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并对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同时通过工程应用效果证明了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厂拌热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经过铣刨、翻挖,回收集中到再生拌合厂,通过添加专用设备拌合后,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运至摊铺现场,经摊铺碾压后形成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直投式厂拌热再生是通过提升机将路面回收材料直接投放至拌缸与新骨料及沥青进行干拌,再通过向沥青储存罐里添加沥青再生剂加速骨料与新沥青的融合。本文介绍了直投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评价方法及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公路》1958,(5)
一、级配筛料车用途:筛分路面上松散的砂石料用。构造:根据手推车或特制小型推车车箱板尺寸,制一双底筛子,安装在车箱板内,(如图1)。操作方法:一人持收料耙,将路面两侧松散较厚的砂石材料堆成小堆;一人持车板锹将堆积的砂石料通过筛料车筛分,至一定数量时分别堆置路后一侧,以利再用。 (李志勇) 二、双轮杠杆夯创造人: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綦江养路段杜伟英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线性疲劳损伤特性及应力状态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演化特性及应力状态演变规律,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及二次开发平台,建立考虑路面材料线性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结构损伤以及路面结构内部水平正应力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损伤主要分布在双轮中心线下靠近层底的区域,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加,基层层底与底基层层底损伤度均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双轮中心线下靠近层底区域,考虑损伤的路面结构相比无损路面结构,水平拉应力均有所减小,且随荷载作用次数增加,水平拉应力逐渐减小,但减小的幅度逐渐趋缓。研究结果可用于路面维修养护中路面破坏区域及程度的判断,以及路面设计研究中设计指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山东泰安公路段在铺筑济南至长清公路的级配路面时,采用了拖拉机牵引多铧犁来拌合级配材料的办法,效果很好。兹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概况该路长17.2公里,原为拳石底层的碎石路面,因年久失于养护,上层碎石已国光,以致拳石外露,行车颠簸甚剧。后经设计为级配碎石和天然砾石路面,路面厚度5~12公分,单车道宽3.5公尺,路基宽为7.5~9公尺。因旧有拳石在设计中仍做底层,所以在铺料前用12吨压路机碾压还很难压平,仍有拳石外露,用畜力犁拌  相似文献   

10.
董林 《汽车运用》2005,(3):43-43
拆换双轮的外侧轮胎可找出适当厚度的木块、砖块或者备用轮胎等垫车物体,放在内侧轮的前方或后方路面上。前驶或后倒汽车,使内侧轮胎恰好压在垫车物体上;或者使用备用轮胎顶在后车架上。此时,外侧轮胎便悬空。拉紧驻车制动器,用石块掩住其它车轮,即可方便地更换外侧轮胎。  相似文献   

11.
《公路》1960,(11)
河北省保定市大三轮兽力车适合用二轮马车改制,可减去马背压力,比大四轮车少用一个车轮,改制时省工省料,较大四轮车车身轻,阻力小,重心低,便于装卸,也适于拖挂列车,可以大力推广。河北省保定市用这种车型普遍实行一车一挂(双轮挂车),二驴二骡,可载五吨左右。(图1)。吉林省小四轮兽力车结构简单、造价低、自重轻、阻力小,适宜小牲畜拉车,并可组成列车行驶。因其结构简单,采用短轴,可节省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3,(3)
17世纪末期,欧洲人发明了一种单轨迹无转向机构的双轮车。运动时,由驾驶者坐在车上,用双脚沿地面向后推移,滑动车辆向前行走。不过,这种双轮滑行车仅仅是一种娱乐玩耍的滑行工具,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交通工具。1817年,当转向机构发明制造出来并被安装在这种双轮车的前轮后,这种被称为“木马”的双轮车在欧洲各国上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说明沥表路面再生工法的发展,并详述工厂热拌再生工法,台湾地区自1998年开始推动沥青路面的工厂热拌再生,虽只有5年,但在有关部门采用强制的措施后,经认证合格的热拌再生厂已达69家,占拌合厂总数的40%,损坏的沥青路面经刨除后运回工厂,于工厂再生后再铺回路面的程序,已成为标准的路面养护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沪昆高速潭邵段与长沙绕城高速西南段的成功应用,长沙机场高速小修工程决定在部分路段进行厂拌冷再生下面层试验路。将路面废旧回收料(RAP)进行分档破碎,优选出高性能乳化沥青,采用新的室内拌合工艺、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双级配控制理论进行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其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证明,该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完全满足高速路面下面层的要求。结合室内研究结果,采用新型的厂拌冷再生拌合设备(一种多层双步拌合楼)进行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并进行有效地质量监控,保证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稳定,使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很好地应用于机场高速路面小修工程下面层。  相似文献   

15.
石霖凯 《路基工程》2011,(5):136-138,142
根据公路建设工程实践,并结合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SMA)施工特点,分析了SMA路面施工工艺及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从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接缝等方面,阐述了SMA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就能保证路面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改善拌合物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耐久性、可滑性和工作性,加快施工速度,提高路面的抗磨性,降低维修费用,延长使用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宣大高速公路滑模摊铺钢纤维混凝土及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从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拌合以及施工工艺等各环节总结了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践,对路基和路面平整度、沥青混凝土的拌合质量、摊铺机械及摊铺工艺、压实机械及碾压工艺、纵横施工缝的处理、检查井口的处理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及相应的解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台湾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介绍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美国献,并详细说明台湾地区推动应用废轮胎橡胶沥青铺筑路面之过程,材料与配比设计之特征,自制拌合设备与施工情形,及试铺路面四年的成效。由这些台湾经验可验证将废轮胎用回公路铺面上,不仅可使废轮胎进入沥青路面的再利用循环而免除此部份的环境问题,更可能因废轮胎橡胶的加入而改善沥青路面的品质,达到环保与工程双赢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以常张(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中修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路面性能检测和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实施就地热再生技术后的路面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热再生后路面路用性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与铣刨加铺、薄层罩面中修方案相比其处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