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铁路提速货车动力学性能综述(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雷  王新锐  孙蕾 《铁道车辆》2008,46(2):8-12
4 可靠性试验动力学性能分析 可靠性试验动力学性能分析可靠性试验的动力学性能分析重点在于车辆运行一定里程后的动力学性能变化情况.因为第二阶段可靠性试验还处于开始阶段,只进行了初始动力学性能试验,没有足够的里程,所以只以第一阶段21 t轴重车辆可靠性试验为例进行可靠性试验动力学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250 km/h高速机车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分析机车的横向稳定性,得出合理的悬挂参数,判断其非线性临界速度且分析在直线上机车的悬挂参数对机车横向平稳性的影响,分析研究了不同悬挂参数对改善机车横向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青藏线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了可能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因素。通过对青藏线和兰新线上同一类车型的动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说明了青藏铁路线路条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现有的试验数据资料,分析了不同气候条件下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变化特征。最后通过总结阐述了青藏线综合环境条件下铁路货车动力学性能的变化特点,并为可能进行的青藏线大件运输或大型军事装备运输的安全监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采用货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出口巴基斯坦货车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并对该车的抗菱刚度,摇枕端垂向、横向和纵向刚度等动力学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虑构架弹性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动力学建模时需将构架刚体替换为柔体.而采用构架全自由度结构有限元模型,由于自由度数目太大,导致动力学分析难以进行.因此,采用子结构法首先对构架有限元模型自由度进行Guyan缩减,提取主自由度模态分析结果用来生成柔性体替换动力学模型中的刚性构架.算例表明,基于子结构法的刚柔混合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动车单元车模型,计算分析了动车模型的临界速度、直线轨道上的动力学性能以及曲线通过能力,同时分析比较了采用弹性架悬结构的驱动装置悬挂固定方式动车与刚性架悬动车两种模型在直线和曲线上对高速动车组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城轨列车铰接式转向架基本结构组成,建立了5联单元车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单元车组进行了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城轨列车铰接式转向架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对刚柔耦合动力学的基本建模方法进行总结,并建立了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基于近些年刚柔耦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分析和总结,并简要展望了刚柔耦合动力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转K7型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根据转K7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转K7型转向架副构架进行了受力分析和仿真计算,并就决定转向架轮对水平定位能力的主要参数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高速铁路道岔动力学响应,本文以18号可动心轨道岔(客专(07)009)为研究对象,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高速动车组模型和18号道岔模型,分析列车通过道岔时的轮轨力、舒适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各项动力学指标均处于舒适度限值以内,满足安全性要求.并对高速道岔设计和养护维修中,需要结合动力学仿真考虑的不...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首列动力分散摆式内燃动车组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完成的动力学性能测试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动车采用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柔性导向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并考察了倾摆系统断电时动车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电力机车受电弓的三维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受电弓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并对受电弓的弓头轨迹、升弓力矩、自振频率和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模型适用于任何工作高度,能够作为子结构由Simpack方便地调用,为利用Simpack进行弓网动力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伟  赵旭宝  姜岩  张军 《铁道学报》2012,34(4):39-46
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一直是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制动特性试验方法已不能够满足仿真各种列车编组的纵向冲动分析的需求,特别是多机车不同步动作、列车中有可控列尾装置等使得试验基础上的制动特性更具有局限性,因此获得适用性更广的制动特性成为纵向动力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同步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消息机制,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改变列车驾驶指令。介绍列车制动系统和纵向动力学同步仿真基本原理,气体流动理论,列车管压强、缸内压强计算方法,机车牵引、动力制动,缓冲器特性、摩擦系数、纵向冲动等计算方法。仿真计算典型长大列车制动特性和纵向冲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仿真系统适合于模拟各种编组列车在各种线路运行过程中制动力与车钩力等重要参数,为制动系统和列车纵向冲动等研究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中 ,必须考察评价被试车在各种不同的速度、线况下的动力学性能 ,为此在动力学试验中必须采集线路状况。对目前采用的各种线况采集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 ,并对它们的使用范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轴箱拉杆定位刚度与机车动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同时对机车的临界运行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文章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一种完整的2C0架悬机车模型,通过在直线上的仿真计算,分析了轴箱拉杆横向定位刚度对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合理的轴箱拉杆横向定位刚度的设置可以大幅度改善2C0架悬机车的各项横向动力学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三大件式转向架、车体间铰接结构等关键部件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运用SI MPACK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了铰接式集装箱平车车辆系统的运动稳定性、运行平稳性及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能够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单轮对纵向动力学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对的纵向振动会影响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而且是轮轨非正常磨耗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对轮对的纵向动力学特点的研究往往被忽略。文章建立了一个包括x方向的运动、轮对的摇头、点头扰动和轮对的横移的4自由度单轮对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其纵向振动现象。最后讨论了系统参数对纵向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认为一系纵向刚度、轴重和黏着系数对纵向振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车辆重心高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向重载化方向发展,车辆重心高度将产生大范围变化。我国铁路技术标准严格限制重车重心高度,当重心超过2000mm时,车辆要限速运行。在满载条件下,我国铁路现有的罐车实际重心高度普遍接近或高于2000mm。现以GQ70为例,采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重车车辆模型,分析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重心高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速度越高,车辆重心高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越大,当车辆重心高度在1800mm到2600mm范围内变化时,对横向动力学性能及安全性影响较大,对垂向及轮轨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径向转向架是改善机车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有效途径。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径向转向架发展现状 ,阐述了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及基本结构模式。根据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原理 ,在现有的几种自导向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 2 0 0km/h提速客车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方案 ,建立了动力学仿真模型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分析和计算 ,并与常规转向架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提速客车采用径向转向架可有效地改善曲线通过性能和降低轮轨磨耗  相似文献   

20.
内侧轴箱式转向架是一种新型结构模式的转向架。文章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该结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计算,并在与传统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内侧轴箱式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