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燕萍  陈拴发  李海滨 《公路》2005,(11):203-206
提出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两油一布铺撒碎石矿料进行综合表面处治的方法,以提高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滑、防水、耐磨等性能。室内对综合表面处治所用原材料进行研究,提出了质量控制指标,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出单位面积的沥青最佳用量和矿料最佳用量。利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抗剪试验机对成型路面处治进行抗摩擦性能的测试。通过试验路进一步提出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2.
纤维沥青混凝土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乐飞  金跃成 《公路》2005,(12):89-91
虽然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得到了初步应用。但对大部分施工单位而言,并不了解这种新型材料和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妨碍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从设计与施工控制角度着手,通过对采用不同类型纤维和纤维用量的沥青混凝土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到了加入纤维后沥青混凝土马歇尔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施工时选择纤维和确定纤维用量提供了依据,增强了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推广应用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在许多路段进行试验,文章对国道106线衡水北段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中所采用不同类型纤维及纤维用量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原因,从中得出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推广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做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超薄罩面与原路面黏结性能是影响超薄罩面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室内成型复合材料黏结板,采用层间斜剪试验,分析原路面材料类型、乳化沥青用量、温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方式对层间黏结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层间黏结强度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且存在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超薄罩面与沥青面层的黏结强度大于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黏结强度,拉毛处理可以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黏结强度。建议选择适宜的乳化沥青撒布量,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对原路面进行拉毛处理等,以提高层间黏结性能。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性的主要因素,为了评价沥青混合料透水性与空隙率的关系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空隙率控制方法,本文对沥青混合料透水性进行了室内与现场试验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级配波动对沥青混合料透水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透水性成指数关系,空隙率越大,透水性越强;沥青用量和通过0.075 mm筛孔的质量百分率的波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国道106线衡水北段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中所采用不同类型纤维及纤维用量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原因,从中得出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推广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7.
结合成都市二环路桥面铺装出现的早期严重车辙问题,该文针对相同矿料级配下,不同沥青用量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施工和易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研究。通过两种沥青配制的不同掺配比例的改性硬质沥青,调整其不同用量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通过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试验,提出了二环路高架路面性能的沥青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当矿料采用规范中值级配,改性硬质沥青用量为9.1%,SBS改性沥青与TLA湖沥青的掺配比为7∶3时,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更优,流动性更好,虽然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的降低,但是对于高温地区路面性能的影响可以不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装亮度,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技术.综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概念及铺装方案,论证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特别是隧道内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的必要性及节能效益,阐述了国内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研究现状,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成猛  艾长发  李永明 《公路》2011,(11):35-39
为探讨黏层油合理用量及其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直剪试验、斜剪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黏层油用最的复合圆柱体试件的抗勇强度及复合小梁试件的抗弯拉应变.研究结果表明:(1)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喷洒黏层油,可以增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结构整体性,并且黏层油的喷洒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此最佳用量下,沥青混凝土面层层间黏结...  相似文献   

10.
王祺  魏顺祥 《公路》2008,(2):143-147
介绍Superpave沥青混凝土路面级配设计有别于传统方法的特点,从材料选择、集料的级配设计及选取、沥青用量选择、混合料抗高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现场施工工艺控制及试验检测控制等方面,结合实体工程的应用,具体阐述了Superpave沥青混凝土路面级配设计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多年冻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金钊  汪双杰  台电仓 《公路》2005,(2):124-127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裂缝是青藏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沥青混合 料设计首先应考虑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其次是抗冻水稳性、抗老化性能和疲劳耐久性,高温性能是较 次要的。矿料选择时,需要考虑矿料的强度、抗冻性、级配和酸碱性,对于酸性矿料,应适当添加抗剥落剂,使集料与 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沥青用量、温度控制、保温措施、接缝和施工季节等, 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5,(12)
分析了三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和两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获取和施工能耗。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物化能耗高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物化能耗中水泥贡献比例最高。全厚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物化能耗中沥青贡献比例最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能耗远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全厚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能耗最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能耗主要发生在拌和阶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能耗主要发生在摊铺成型阶段。综合考虑材料物化阶段和施工阶段总能耗,两种路面结构类型都是原材料物化阶段能耗占非常显著的比例,特别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该比例高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张海涛  教天应 《公路》2012,(8):194-197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的影响特点,探讨道路沥青PG等级技术在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调查,建立了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气候分区及温度换算公式,确定了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PG等级要求,为进一步合理选用道路沥青PG等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继承  苏毅 《公路工程》2015,(2):270-272,317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裂研究中,设想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加入带锚头的钢丝,形成锚头丝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以防止路面开裂。通过室内力学性能对比试验,加了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和疲劳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通过现场试验段对比验证试验,在2 a内的调查,加了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均没有出现裂缝,抗裂效果比较明显。此项研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抗裂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提供了新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原因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祥  孙文州 《公路》2004,(6):138-145
对江苏省某段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通过现场取芯试验,分析了路面各沥青层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空隙率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油石比组成,结合路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形貌及抗滑性能的分形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形貌及抗滑性能,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沥青混凝土路面数字图像的灰度等值线进行分形分析,获得分形参数.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显著的分形特性,分形维数越大沥青混凝土路面形貌越复杂;尺度参数越大,沥青混凝土路面构造纹理越粗大.提出一个结合了分形维数和尺度系数的粗糙度函数来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形貌,可以同时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形貌的复杂程度和纹理构造.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与粗糙度函数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粗糙度函数值越大,抗滑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7.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适用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海军  林广平  黄晓明 《公路》2005,(7):183-188
针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与结构特性,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再生方法的工艺特点,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及层面不同的再生机理,并且从旧路材料和工艺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的适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的缺陷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传海 《公路》2007,(5):193-199
以广东省多条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况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的诸多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的合理评价指标,即路面车辙代表深度、路面裂缝率以及路面修补率。此外,应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损状况进行了综合评定,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及养护对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长禄  吕得保  陶志政 《公路》2012,(3):104-108
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早期损坏,很多都是由于路面压实不足造成的.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碾压工艺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和路用性能.通过改善压实工艺从而保证混合料充分压实,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的关键.为选择合理的碾压施工工艺,结合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际,针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碾压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改进了传统的首尾相接的纵列分段碾压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循环碾压的工艺,有效提高了混合料碾压温度,保证了施工压实度,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后品质,将有利于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郭兰英 《路基工程》2006,(4):125-127
高速公路路面绝大多数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