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介绍长江干线航道GPS测量控制网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情况。该网是我国大江大河建立的第一个全程覆盖的GPS(C级)测量控制网,也是GPS技术在我国航道管理行业中成功运用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介绍GPS定位技术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创新应用,其中有GPS区域控制网、高程异常网的建立;应用似大地水准面拟合技术,实现了动态验潮测量,实施了数字化测量;同时,应用GIS的技术和可视化施工技术,保证了工期和工程质量,取得较好的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简波  胡伟平  张诚 《水运工程》2022,(2):158-161
随着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成,其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有待研究和认证。基于长江干线北斗CORS系统的PPK技术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试验以及对试验结果的精度统计,论述该技术在长江航道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其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利用长江CORS系统基准站进行PPK定位数据解算,定位平面精度可以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而高程精度则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已全面推行,需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的相关工作制度作为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的变革做配套支撑。因此,以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改革内容和要求为基础,借鉴不同地区交通行业在综合执法中运用的工作制度,为长江干线水上交通综合执法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下磁性物体探测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一个对长江干线航道水下铁磁性物体探测定位的应用实例,探讨了使用地面磁力仪和GPS在水域勘察施工、寻找水下磁性物体的方法技术.通过总结,得出"磁法探测技术是寻找水下磁性物体的有效方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GPS静态观测组成的同步环,当采用高精度的科研软件与常用商用软件解算基线时,由于解算基线向量的数学模型不同,致使其方差阵不同,前者解算的方差阵结构完全、严密。在进行GPS网平差时,两种软件在同种情况下的平差结果也有所差别。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航道一特大型GPSC级测量控制网的观测数据,着重将两种软件解算的基线和网平差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7.
成陆永 《中国水运》2008,8(1):155-156
GPS RTK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精度测量技术,本文结合长江航道特点,探讨了运用该技术建立航道自动水位监测站的可行性、工作模式及系统的基本构成,为相关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GPS卫星定位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和完善。GPS系统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不受通视条件限制、可全天候作业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领域中。GPS静态测量方式用于大地控制网,快速静态测量方式用于工程、地形、  相似文献   

9.
张海泉 《水运工程》2003,(2):48-50,62
文章探讨了长江干流航道C级GPS控制网中框架网和C级网的布设方案,简要描述框架网和C级网的基线处理、网平差、坐标转换的数据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汤宇  付桂  刘俊延 《水运工程》2013,(11):38-42
介绍GPS关键技术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包括GPS控制网的建立、高程异常网的建立、无潮水 下地形测量等。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水运工程施工各道工序中,并已在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施红兵  陆恺 《船舶工程》1996,(5):58-60,28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GPS进行勒体姿态测量的工作原理、有关技术及GPS姿态测量系统的组成。利用GPS测量姿态,精度不会随时间而降低,运用皮信号测量不涉及P码及C/A码的具体结构,造反可用性(SA)和轨道误差及电离层折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比通过惯性猎取将更便宜、精度更高。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技术可望在某些领域代替惯性技术,或与惯性系统组合,成为一种新的高精度、高可靠性、成本低的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2.
董江  王胜平 《水道港口》2008,29(2):148-152
在分析传统潮位测量方法和潮位模型缺陷的基础上,给出了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基于GPSRTK动态定位技术,系统地研究了GPS RTK在航潮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并对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GPS RTK高程质量控制、姿态改正、动态吃水改正、潮位提取、垂直基准转换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测量船测量期间的在航潮位。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天津新港航道的在航潮位试验中,2 d的试验结果表明,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相对传统的潮位测量方法在实施的简便性、精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鉴于该方法的特点以及航道的特点,建议该方法广泛推广应用于航道在航潮位测量中。  相似文献   

13.
田文  徐志 《中国水运》2007,5(9):156-157
重力式挡土墙作为一种重要的边坡支挡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形式多样,设计计算较繁琐,给工程设计人员带了沉重的负担,且不便于挡土墙优化设计。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根据《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建立了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的通用计算模型,论述了其几何模型、力学模型、稳定性验算以及强度验算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挡土墙设计计算、设计计算书以及图形结果的输出集于一体,构建了重力式挡土墙的程序设计流程图,并利用VB程序设计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设计计算程序,实现了挡土墙设计的智能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刘东全  董江 《水道港口》2009,30(3):217-221
在传统潮位测量方法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航潮位测量思想。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在航潮位测量成果,对利用GPS RTK/PPK技术进行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关键问题主要有姿态改正、GPS高程质量控制、垂直基准转换、基于信号的在航潮位提取。在姿态改正中,详细的给出了姿态改正的计算模型;对于GPS RTK/PPK高程数据存在的异常的问题,给出了Kalman滤波以及Heave修正的方法;为使GPS在航潮位研究实用化,对验潮中垂直基准的转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最后给出了无缝垂直基准的概念和转换思想;利用信号处理理论,基于Butterworth滤波器,提取出了潮位,并将GPS潮位与潮位站潮位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GPS卫星测量模型,分析误差源,并推导出差分值,以便提高GPS的精度。求解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是高精度定位和导航的关键。计算效率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求解模糊度的时间,而且还影响模糊度求解过程的可靠性。分析了搜索空间中的独立变量,并推导出新的传递矩阵。该矩阵将所有的测量残差直接和最小求解搜索空间相关联。该技术不仅可以改善计算效率以及缩短模糊度求解时间,还能提高可靠性。通过仅选择那些与卫星几何尺寸和测量残差一致的模糊度的组合,搜索空间被最小化,应用于高精度定位和导航。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GPS系统测速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卫星轨道误差、对流层误差、电离层误差、载波相位噪声和星钟误差等误差源的修正算法及其对测速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高精度测速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GPS声呐浮标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相对于传统声呐浮标,GPS声呐浮标会使浮标电路功耗增大。但受浮标结构和体制所限,单枚浮标所携带的能量有限,为保证浮标的正常工作时间,系统中增加了一个电源管理模块电路来控制浮标工作的启动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电路功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GPS信号多普勒频移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定位解算的数学方法,并与子午仪系统的多普勒定位法和GPS的伪距定位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GPS载波测姿精度高、启动快,但容易受干扰影响,存在固有的周跳现象.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磁阻传感器辅助GPS测姿的新方法,基于载波测量的双差方程,通过基线长度和磁阻航向的双重约束,提高模糊度估计的可靠性和测量的稳定性.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剔除了载波姿态测量的异常值,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