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运是一种重要的物流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保证水运安全,对水运安全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水运安全影响因素,包括船舶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并针对安全影响因素提出对应的水运安全水平提升措施,以期为解决水运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所提出的干预措施存在针对性不强,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特征。本研究将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和人为因素干预矩阵(Human Factors Intervention Matrix)两种方法相结合,对100起商业航空事故/不安全事件的致因因素及安全建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HFACS模型的底层因素中共存在15组强关联关系,技能差错(66%)和决策差错(59%)被认为是两种最关键的不安全行为;组织/行政方法是目前最重要的安全干预措施(39.2%);可以选取以人员为中心的干预措施缓解决策差错;以任务类型为中心的干预措施缓解技能差错;和以组织管理为中心的干预措施解决知觉差错。该方法最终可用于解决干预措施的提出与事故致因的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江江苏段危化品运输船舶日均流量达500艘次,年过境化学品运输量超过2亿吨,给沿江分布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带来巨大环境风险。本文将长江江苏段航道水域分成19段,结合统计的长江水路交通状况数据(AIS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学和线性插值技术,对长江江苏段危化品船舶污染事故概率进行预测计算,以考察江段的安全环境风险承载力。针对长江江苏段危险品船舶的高风险,提出降低船舶安全事故概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通过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探讨地铁运营事故事件类型,详细分析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地铁运营安全事故事件的预防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运营安全事故事件主要受到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的综合影响,而通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可以有效减少地铁运营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船舶碰撞事故对航行安全威胁严重,不仅会导致船舶、货物的损坏,还会对航道和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如果船上装载的石油、危化品等物质由于事故原因产生泄漏,更是会对临近水域及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破坏。因此,对船舶(特别是危化品运输船舶)碰撞风险的预测和管理一直受到各界的重视。本文在全面分析船舶碰撞事故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互信息理论计算事故数据特征因素间互信息值,确定了各碰撞风险特征因素间的依赖关系,并最终建立了船舶碰撞险情的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以期为航运企业和航道管理单位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少船舶碰撞事故,保障我国航运业的安全、高效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船舶污染事故溢油量的两大类测算方法,分别是适用于风险评价的溢油量预测方法和适用于已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溢油量的估算方法,分析比较了经验公式法、MARPOL方法、基于CFD的数值模型计算法、基于监视监测的估算法和基于事故船舶油量检测估算方法的基本假设、原理及其主要应用领域。本文可为船舶污染事故溢油量的快速准确估算提供方法选择依据,为改进估算方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长江危险化学品的货种及运量、装卸码头及运输船舶、交通流量等方面分析了长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风险。通过类比海运船舶泄漏事故致因,结合长江船舶交通事故致因分析,本研究设定了长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景,采用Chemmap对航道发生苯运输船舶的泄漏事故进行计算机模拟,并根据需要关注的断面设置关注点,考察泄漏污染物浓度变化。根据模拟结果,可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后,为下游敏感资源的事故预警以及应急对策措施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故障树分析理论,基于MATLAB/GUI平台,构建了船舶溢油故障树分析与事故案例查询系统。该系统可实现针对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原因和概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及事故案例的多条件筛选查询功能。利用构建的系统对船舶碰撞导致溢油事故故障树模型进行了最小割集、顶事件概率和底事件重要度的求解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便,计算耗时少,结果准确,可以为船舶溢油事故风险分析提供辅助工具,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6月15日,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召开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管理委员会2017年度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3起船舶油污事故的理赔报告,涉及赔偿金额近1600万元。其中,"山宏12"轮油污事故理赔是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首次理赔"有主"船舶油污损害案件,标志着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工作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西江航道实行船舶定线制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定线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实行水上船舶交通管理的一种形式,它对于规范船舶的航路,避免船舶过多交叉航行,减少船舶交通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江实行船舶分边通航为例,对实行船舶定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建议通过分流和分道来防止或减少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等水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航运事业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世界航运大国的行列,但是随着船舶数量和吨位的增加,每年的海难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船舶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船舶火灾事故约24起,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所以对船舶火灾的进一步分析,寻找船舶火灾的根本原因,为船舶将来的消防工作提供对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山区河流的航行条件相对恶劣,如发生船舶失事事故,难以开展有效的搜救及协调工作。文章针对山区河流特点和船舶失事特点,分析了山区河流流域船舶航行的安全隐患,并从多方面探讨了加强山区河流船舶搜救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数字·交通     
<正>0控制日前,交通运输部安委会发布《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报告(2013年)》(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道路、水路运输以及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280.5起(件)水路运输领域运输船舶与非运输船舶碰撞事故记为0.5件,死亡失踪1336人,同比分别下降25%和28.4%,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报告》指出,2013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道路客运重特大事故降幅明显,实现了特别重大道路客运事故的"零控制";发生在国省干线公路的道路运输事故大幅下降,水上客运船舶事故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道路运输车辆碰撞、追尾,水上交通商渔船碰撞等重点事故类型造成的人员伤亡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西江大风天气时常威胁着船舶的航行安全,易造成西江航运海难事故。文章介绍了西江大风天气的特征,分析了西江大风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并提出建立天气预警系统和提高船舶防御能力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内河航运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内河航运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建立内河航运安全指数的思路。从人、船舶、环境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确定各种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安全指数的计算方法,以长江为例,建立了内河航运安全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图,进而对长江某段的通航安全进行评估。最后,提出了内河航运安全指数发布周期、发布流程、部门支撑和发布途径等,供我国内河航运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散装化学品船舶事故的严重性,结合化学品的特性,指出要对散装化学品进行正确的评价,并针对散装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与泄漏事故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码头营运时船舶燃油泄漏存在的环境风险为例,从码头风险事故识别、源项分析以及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对拟建的码头进行风险评价,通过采用溢油扩散、漂移模型对该码头船舶发生漏油风险事故时对水质进行影响分析,为码头选址的环境可行性论证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船舶应变部署表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应变部署表是在紧急情况下保障船舶和人员安全的应急计划,对于保障航行安全和海洋清洁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介绍了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对船舶应变部署表的相关规定,阐述了应变部署表的填写规则,分析了应变部署表与船舶安全的关系,并针对船舶安检中发现的应变部署表的常见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茆树荣 《人民交通》2021,(20):70-71
船舶调度的安全关系着船舶与船舶、船舶与船员、船舶与船闸之间的和谐与安全,按照船舶到闸登记的先后顺序把待闸船舶安全有序地调度进入引航道,等待过闸.船闸调度员在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船舶调度的安全重要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船舶调度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长江干线是全球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内河水运通道,随着长江干线船舶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通航环境的日趋复杂,船舶事故对长江水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也逐渐加大。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长江干线船舶污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及对策的探究。本文对船舶污染应急监测技术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了我国船舶污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情况,对长江干线船舶污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出了4条对策:未来应该着重发展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在敏感点位置做好在线监测,以实现及时预警;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加强应急监测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