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上海铁路局轨检车的实际配置情况,简要介绍五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并结合轨栓车实际运用,分析轨道检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检测误判及影响检测结果正确性的一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对于轨检车数据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轨检车动态几何检测数据与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轨检车日常检测数据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轨道检查车是反映铁路线路动态质量的大型检查设备,而现在我国大量使用的D J 3型轨检车、D J 4型轨检车、D J 5型轨检车,其水平加速度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但这种原理与现场指导维修的理念有所不同。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对水平加速度检测方式的两种改进办法,使得该轨检车在实际使用中检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进而有效地指导铁道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4.
轨道检查车作为指导线路维修和确保行车安全的有效检测设备,应对其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地分析和应用。介绍轨检车检测原理,以曲线养护为例,分析轨道几何测量、车体振动加速度测量和变化率等项目的检测数据,提出如何利用轨检车检查报告和有效利用轨检波形图加强曲线养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铁路轨道状态检测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峰  张江  朱耀斌 《铁道学报》2001,23(5):92-95
从工务部门实际应用背景出发,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对目前铁路轨检数据进行再次处理的智能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由轨检车测得的数据进行再次处理并作出智能的模式归类。给出合理的评价。文章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轨检车数据的数据结构,并对BP反向传播网络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以京九铁路上行线2000年5月23日的轨检数据为实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路局轨检车DJ997759原为4型轨道检查车,检测梁悬挂于车辆尾部轮对轴箱支架上,与走行部分作同步震动,对检测梁使用寿命影响极大,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在2010年底对该车进行了检测梁悬挂系统改造,即现在的4G型轨道检查车。4G型轨检车与5型轨检车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在同条线路的相同区段数据汇总上显现结果也略有不同,针对站段工作人员对这一现象的疑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任志强 《铁道建筑》2012,(4):125-127
在无砟轨道上预先设置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采用五型高速轨检车,静态测试利用手推轨检小车测量,将轨检车以160 km/h速度检测的轨道不平顺结果与静态检测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轨道不平顺动态与静态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无砟轨道不平顺参数动态值均比静态值偏小,预测轨道状态变化趋势应把动态检测值与静态值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列车通常利用里程计实现连续定位,但其累积误差必须加以修正.由于轨检车无法利用传统方法校正里程计累积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地面标志图像进行轨检车位置定点校正方法.它利用安装在轨检车顶部的相机获取相机前方的图像,通过地面标志在图像中的像素坐标计算它到相机的距离,然后由该距离和事先存储的地面标志实际位置计算轨检车位置.本文首...  相似文献   

9.
根据轨检车检水平数据的原理,分析水平误差偏大主要是由于目前使用的单自由度陀仪所造成,据此提出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修正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京广线石家庄段轨检车检测数据分析及线路维修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孟亮 《铁道建筑》2007,(6):95-96
通过分析轨检车检测数据,并与现场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轨检车主要的超限项目与现场存在的轨道病害的关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线路维修对策。实践证明,依据轨检车检测数据提出的相关维修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线路设备的质量,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提高轨检车检测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轨检车TQI指数,以及铁道部运输局<既有线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标准及管理暂行办法>引入的"T值"概念.结合工务实际重点说明轨检车"T值"在工务线路维修工作中的应用,并根据目前铁路线路动态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对如何管理好、利用好T值及其他检测数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提高GJ-3型轨检车检测性能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改进 CP— 3标定方法及在轨距、轨向检测装置上安装遮光装置和滤色镜来提高 GJ-3型轨检车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GJ-5型轨检车数据目前难以分析统计的问题,对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分析的软件平台进行了设计,研发了GJ-5型轨检车数据分析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功能及构架特点,经使用证明该系统不仅规范了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管理,有效提高轨检车数据对现场维修保养作业的指导、针对性和时效性,且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田新宇 《铁路技术创新》2012,(1):117-118,123
1需求分析轨道动态检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指导工务现场养护维修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铁路一直十分重视对轨道不平顺的动态检查,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使用轨道检测车(简称轨检车)对正线进行定期检测。随着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拥有最高检测速度400km/h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简称动检车)和200km/h的轨检车,并对高速铁路和既有干线铁路每月进行3次动态检测,形成大量  相似文献   

16.
王魁 《中国铁路》2011,(11):64-66
轨检车检测数据是反应轨道状态变化的基础,如何获取这些数据并对其进行积累、存储、分析、整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分析研究轨检车检测数据质量问题并分析里程漂移原因,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轨检车检测数据的波形相似性,并提出里程校正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轨检车检测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GJ-4型轨检车轨距-轨向检测系统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GJ—4型轨检车的轨距-轨向测量装置安装于轴箱上的轨距吊梁上。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轨距吊梁相对于安装基准的位移加大,梁本身震动增大,造成轨距、轨向测量准确性显著下降,甚至有时无法检测,严重影响线路检查工作。为此对轨检车轨距-轨向系统进行改造。以激光摄像式轨距-轨向系统替换现有的光电伺服式轨距-轨向系统。采用加大延时的方法解决轨距轨向信号与其他检测信号的同步问题。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采用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优化传输数据,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实时显示和几何波形打印,以及实时超限编辑和汇总资料打印。该项技术已在全路GJ—4型轨检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工统计分析轨道动态检测数据效率低、易出错、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在规范数据分析思路、方法、流程和格式的基础上,通过Excel VBA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了轨道动态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程序,该程序实现了车载晃车仪日报表的自动统计分析,车载晃车仪、便携添乘仪和动(轨)检车等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作业质量的自动评价,轨控薄弱地段的自动预警,轨控动态质量趋势分析及动(轨)检车检测成果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节省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分析质量和效率,分析结果指导生产,提升了设备质量。  相似文献   

19.
轨检车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轨道动态检查工具。上海铁路局新型轨检车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引进的轨道检测产品 ,随着铁路的发展 ,其检测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阐述新型轨检车优化的背景、改进的内容、改进的方式和实施的情况 ;介绍如何引进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实现新型轨检车的性能优化 ,强化数据处理能力 ,以满足轨道检测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GJ—4型轨检车的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GJ4轨检车的检测系统的模拟信号处理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