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筛选确定山西省高速公路2008年至2010年期间780起车辆掉线事故,通过对事故《公路赔(补)偿案件现场勘验报告》和路政案件事故现场照片等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分析了左右两侧掉线事故发生的比例及其单车和多车掉线事故所占的比例,进一步研究了掉线事故的月分布、路侧碰撞障碍物的主要类型和弯道的影响,确定了山西省高速公路车辆掉线事故的基本特征.相关研究结论对于高速公路路侧安全设计具有借鉴作用.其中对车辆掉线和中央分隔带、路侧边沟、弯道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改造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交通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安全设施中,护栏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科学合理的布设山区高速公路的路侧护栏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事故特点,分析《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T D81-2006)中路侧护栏设置位置的相关要求,对既有规范中的要求给出了一些建议,并在以往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路侧护栏设置方法的建议流程。希望为将来山区公路路侧护栏的设置和相关标准规范的修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贺凯 《华东公路》2011,(3):81-83
安全事故的机理分析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的基础。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研究了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的产生原因,分析了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归结为"4M"要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的关键。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指标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山区一般公路路侧危险度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乐生  游宏  李永江  白书锋 《公路》2005,(11):159-163
通过对山区一般公路路侧地形状况与车辆冲出路外事故伤亡情况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路侧危险度的概念,并给出了路侧危险度等级划分的量化计算办法。路侧危险度等级的合理划分为准确确定路侧危险状况,合理设置不同等级的安全护栏提供了依据.进而有效提高山区一般公路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在基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基础上建立了新的风险评价模型——风险处理措施安全补偿系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并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赋值和分级。应用该评价模型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试验段的施工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比较,有效降低了事故的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车道公路路侧危险级别的安全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路侧危险等级分成第1层路侧危险度和实际路侧危险度2个层次,针对路侧环境对安全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全部事故、碰撞事故、追尾事故、路侧事故和事故死伤情况等。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路侧危险度对碰撞事故、追尾事故和路侧事故影响特征基本一致,但趋势度有所差别,对全部事故和事故死伤情况的影响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7.
视觉信息对驾驶员采取正确的驾驶行为至关重要,是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基础.从驾驶行为理论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出发.提出了预览视距的概念,用于量化驾驶员的视觉信息,构建了预览视距计算模型.以预览视距为切入点.根据多条既有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资料、实际运营数据和事故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探讨了驾驶行为中的预览视距与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预览视距变化率的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并通过运行车速修正,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王海渊  顾赛男  贺志昂  王通 《公路》2020,(3):210-214
山区高速公路路侧环境复杂,护栏防护等级要求较高,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路侧护栏安全防护性能,针对目前护栏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台车试验及计算机仿真试验,通过对护栏防护性能、缓冲性能、施工工艺、景观造型、除雪方便等进行研究,研发一种五级(SA)路侧高等级梁柱式混凝土护栏,经台车试验验证该护栏强度高、安全性好;通过基座间断设置实现了景观通透,解决了混凝土护栏形式单一的难题;且护栏可实现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提高了护栏整体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
杨永红  杨朝  唐祖德  陈语  冯坤 《公路》2023,(3):252-261
市政道路工程涉路项目日益增多,为梳理市政道路涉高速公路工程安全性评价,通过分析设计方案、施工工艺、交通组织、应急处置等对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影响,识别改扩建市政道路涉路工程风险点,提出穿越高速公路涉路工程质量和安全评价流程,分析得出道路专业6个和管线专业5个关键评价指标。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 3D建立单体货车和混凝土护栏碰撞模型,碰撞速度为40 km/h~80 km/h。货车Ford F800模型经实车碰撞试验修正,研究碰撞速度、混凝土护栏等级与车辆侵入路侧区域的关系。建立市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桥梁评估数值模型,模拟计算和评价桥梁安全性。结果表明,不同设计速度和护栏等级下的护栏迎撞面与路侧桥墩的最小安全距离建议在1.0 m~2.7 m之间,并应控制下穿道路施工与运营过程对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美国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软件IHSDM事故预测模块,对我国山区高桥隧比高速公路进行事故预测研究,统计事故发生水平及分布规律,探究其在中国山区桥隧比高速公路事故预测的适用性。以典型的山区高桥隧比高速公路渝湘高速为例,进行IHSDM建模及事故预测分析,得到基于IHSDM的事故分布规律结果。引入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预测事故数与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路段长度的相关性,并选择合适的阈值衡量变量关系的强弱。同时对2014年至2016年的实际事故进行相同内容研究,与IHSDM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HSDM预测事故结果与交通流量、路段长度的相关性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大,模型在我国高桥隧比高速公路事故预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修正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双车道等级公路路侧事故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事故预测模型(也称安全性能函数SPF)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收集了31条双车道公路(总里程约740 km)的事故、交通量和线形数据,采用了泊松、负二项、零堆积泊松和零堆积负二项四种统计概率分布,从路侧事故数、路侧事故死亡人数、路侧事故受伤人数三方面对路侧事故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弹性分析从量化的角度给出了道路几何条件、交通量水平与构成等指标与路侧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归纳总结了现有事故成因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提出了包括人、车、路和环境的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基于FCM聚类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并以京珠高速公路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目标函数的聚类方法设计简单、解决问题范围广、易于计算机实现;山区高速公路最主要的事故因素是车辆追尾和刹车失灵.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形、地貌情况特殊,使得山区高速公路高差起伏大、弯道多、转角大、纵坡陡且长,极限指标时有出现,因此,相比平原区高速公路运行更具危险性,造成山区高速、高等级公路事故多发,本文对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调查,并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安全对策,拟对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托陕西省某高速公路所开展的长隧道交通安全事故特性研究,分析得出了我国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形态,对隧道群交通事故的致因进行了分析,重点就事故致因之一的隧道环境进行研究,针对隧道群路段标志标线运营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交通标志标线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段事故多发的现状,以西安—汉中高速公路为依托,对西汉高速公路隧道段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隧道事故时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事故形态分布规律、事故车型分布规律。结合人、车、路、环境四要素,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历程的加快,路侧防护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张承高速公路为例,经过现场调研了解该道路的风险特征,通过对该路段车流特征的研究,以相关标准为依据,确定张承高速公路路侧护栏防撞等级为SA级,通过对比不同形式护栏的优缺点,结合张承高速公路的路侧风险特征及气候特征,决定采用梁柱式钢护栏。该护栏通过了SA级实车足尺碰撞试验,并在张承高速公路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昝生晋  薛国胜  李卫妮 《公路》2012,(7):198-201
围绕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危险、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以运城至三门峡高速公路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零事故”安全运营管理理念、具体管理措施及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公路安全性能,降低车辆冲出路外的路侧事故,提高路侧安全设计水平,阐述了公路路侧设计理念.结合实施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际经验,总结了实施路侧安全整治措施时应遵循的一些理念与原则,并对部分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双车道公路接入口安全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对大量的双车道公路进行了调研和采集了海量的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基础上,针对接入口对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采取的分析方法包括接入口单因素对安全影响分析、考虑交通量和路段长度因素接入口对安全影响分析、接入口和其他因素综合对安全影响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接入口对双车道公路的总事故率尤其是追尾事故率有重要的影响,并得出了双车道公路接入口对交通安全影响的量化结论。全部事故、一般以上事故、路侧事故、追尾事故和碰撞事故等的次数都随接入口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山区双车道公路上,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接入口密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全部事故增加4.36%,追尾事故增加11.9%。  相似文献   

20.
随着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交通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山东省高速公路在2006年就突破了3000km,其中很多路段的护栏无法达到《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的新的要求,存在大量升级改造护栏的需求,通过分析山东省高速公路的事故特点,提出了路侧安全风险的评估方法,依据评估结果的排序,给出山东省高速公路路侧护栏升级改造优先次序的流程。并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建议改造方案的特点,给出了建议的改造方案,希望为山东省高速公路护栏的升级改造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