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连续梁桥无缝线路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应安 《铁道建筑》2005,(11):18-20
文章总结归纳了连续梁桥无缝线路纵向力的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连续梁桥无缝线路调节器采用的铺设方案不同,无缝线路纵向力、梁轨相对位移以及桥梁墩台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会有明显的差异。连续梁桥无缝线路设计,应根据无缝线路纵向力对桥梁及线路的影响,进行无缝线路调节器设置方案的比选。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有效地比选铁路绿色选线方案,提出基于突变理论的铁路绿色选线方案优选的突变级数法。首先,对铁路绿色选线方案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其次,将底层评价因素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归一化处理,然后,运用不同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进行逐层计算,得到突变级数值,给出最优方案。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且计算简单、可靠性高,评价结果更趋于实际。  相似文献   

3.
目前CDMA/TDD系统所有小区都采用同样的时隙分配方案。但是,小区之间上下行数据要求往往存在差异。当这种差异较大且小区处于满负荷状态时,若整个系统采用相同时隙分配会明显造成系统容量的损失,并随对称性差异的增加而增加。为了有效利用频谱资源提高容量,提出采用智能天线辅助的交叉时隙算法提高容量。从两小区系统模型的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如果相邻小区上下行不对称性的差异较大且处于满负荷状态时,采用交叉时隙分配方案可较大提高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铁路岩溶隧道选线水文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继锋 《铁道勘察》2011,37(6):45-49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评价十宜铁路房县至神农架段线路各方案岩溶隧道水文地质条件,为线路方案比选提供水文地质依据。AHP法是将水文地质条件因子定量化,通过数学运算计算出各因子相对于评价总目标的排序权重,并比较各因子之间权重大小,来评价各方案水文地质条件的优劣。其优点是:从定性的地质分析转向定量的数学模型计算,解决了地质定性分析评价过程中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因子较多,而其重要程度又大小不一,由此而产生的因人而异、人为主观性带来的评价偏差。该方法可用于铁路勘察加深地质工作、可研阶段岩溶隧道的方案比选及线路方案水文地质条件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5.
宿淮线采用自两端向中间铺架的方式,通过铺架汇合点比选,确定两端各自的架梁数量;根据铺架汇合点比选结果,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法进行外购成品梁与现场预制梁方案比选;通过建立存储模型进行制存梁场布置比选,确定制存梁场投资,从而得出现场预制梁方案优于外购成品梁方案的结论。通过上述三项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宿淮线最佳铺架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在铁路走向方案选定过程中遗漏有价值的方案,并减少工作量、加快比选速度,同时定量把握铁路走向与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以华北平原某拟建城际铁路为例,在描述铁路走向选择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潜能模型表示铁路从不同地区经过时对周边城市的影响,运用GIS栅格算法得到铁路走向的最优方案。从所得方案可以看出,铁路走向既要短直又应经过更多城市,铁路应优先顾及更大的城市,铁路走向选择应考虑到铁路不能经过的城市的需求,铁路应引入城市核心区域。该方法排除了铁路走向方案研究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无需事先选定比较方案即可快速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京沪线蚌埠站1#-3#道岔及其前后相关线路存在的平面线形不良问题,对原道岔大修设计方案,1#、3#道岔同步拆除方案及同步更换为9号道岔方案进行分析比选。采用原道岔大修设计方案不能消除现有的线形病害;采用同步拆除1#、3#道岔方案,能彻底解决现有平面线形问题,但会对调车及机车换挂作业造成影响,且涉及信号联锁改造;采用同步更换为9号道岔方案,即能有效改善现有平面线形,同时又不影响既有的调车与机车换挂作业。  相似文献   

8.
目前精霍线(精河—霍尔果斯)线路通过能力已经达到饱和,不能适应运输需求,亟需对精霍线进行扩能改造。在阐述精霍线既有概况和区域路网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客货运量特点,通过对包含增设会让站方案、软化坡度方案、改用大功率机车方案、改善信联闭方案等单线扩能改造方案,以及复线扩能改造方案等多方案之间的比选,提出精霍线精河至伊宁段扩能改造最终方案,即初期全部开放7个预留会让站,近期采用HXD2型大功率机车牵引,牵引质量由2 600 t提高至4 500 t,远期适时考虑增建二线,以彻底解决线路通过能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9.
京张城际铁路在穿越军都山地段时,考虑长城景区和延庆县市郊运输需要而设八达岭站,设计分别对地面、地下站位方案进行研究比选,在地下站方案中研究了延庆方向联络线出线方案、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方案、车站埋深方案、车站结构形式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比选,通过多层次、多方案比选,推荐采用方案Ⅱ。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宜万线六标段白云山隧道Ⅰ线630溶洞施工方案的比选、确定及施工过程,详细介绍了隧道内大型空腔溶洞处理采用的隧底桩基承台施工方案。介绍了大型溶洞的方案确定过程(主要包括初勘、设计方案确定、审核及详勘过程及最终施工图确定),验证了由于工期要求前期采用临时通过方案是可行、有效的。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方案比选的方法,最终确定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施工桩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