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墩台基础病害及其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忠钵  朱崇白 《铁道建筑》1990,(10):25-27,24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对京九铁路赣江特大桥桥台裂损病害的概况、成因以及整治过程的介绍,结合理论分析,总结了桥梁墩台结构裂损的一些规律,为今后类似病害的检查、发现和整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TSE液的基本性能和利用TSE液防治圬工梁裂损病害的施工工艺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分析6m以下小跨度混凝土梁桥梁端裂损的原因,提出更换支座等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8.
符夹线上线铁路特大桥于1988年修建,中心里程符夹下行K4 049,全长1642m,该桥共98孔,其124.0m下承板梁1孔,16m预应力铪梁95孔,10米普通铪梁2孔,共有矩形桥墩97个。该桥自1994年检查发现矩形桥墩表面混凝土保护层逐渐出现了裂纹、疏松、胀彭、脱落等现象,造成主筋外露且锈蚀严重,部分箍筋锈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南宁铁路局桂林工务段管内益湛线混凝土桥梁梁端混凝土裂损病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混凝土桥梁梁端混凝土裂损的成因。提出了将梁端上部横隔板加厚至0.87m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整治方案,增加了梁体的横向刚度及局部强度,该整治方案解决了因梁端混凝土裂损影响构件局部乃至整个结构的性能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并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混凝土浇水养护的工作量,提高了整治效率,确保了施工质量,为今后类似病害的整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家2#隧道建成投入运营后衬砌产生裂缝,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地质构造的复性没有查清,设计中估计不足,施工质量也有缺陷,在采取了加强边墙、增设仰拱等整治措施后,运营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茂线K55+572涵洞盖板裂损病害,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铺设防水层等有效的综合整治方案,经过整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叙述桥梁墩台病评定方法的研究,并对矮墩,高度和宽度相近的特殊桥墩等的害诊断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分析6 m以下小跨度混凝土梁桥梁端裂损的原因,提出更换支座等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震区软岩隧道二衬的裂损特征及原因,寻求一套合适的整治方案,对在建的穿越“5.12”地震发震断裂带上广甘高速公路沈家山软岩隧道二衬开裂的破坏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损部位多发生在拱顶至拱腰,以环向裂缝与斜向裂缝的组合形式出现;复杂的地质环境是造成二衬开裂的主要原因,不定期发生的余震和施工方法选择不合理以及支护体系的设计偏弱也是二衬开裂的诱因。实践证明:在二次衬砌内表面喷钢纤维混凝土和布设轻轨进行整治切实可行,并具有一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莫金成 《铁道建筑》2004,(11):28-29
目前铁路线上还存在着数量不少的墩台浅基病害桥梁 ,它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广州工务段采取有效的加固整治方法很好地完成了管内的 2座浅基病害桥梁的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京九线在当前客货共线运营条件下,铁路桥梁涵渠出现许多严重的病害,大大影响了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通过列举桥涵设备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逐一分析病害的特征,结合实践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从而改善设备状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宁启铁路既有线某桥墩台位移病害,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建立力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墩台滑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桩基侧向土体约束作用极低所致的结论,计算时采用自由桩长的假定,结合现场地形情况提出纵向顶撑、横向限位的桥梁加固原则,采用墩台之间设置水平系梁、桥台外侧设置横向限位桩、台后地基钻孔释放应力等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旋喷桩加固桥梁墩台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用水泥土旋喷桩加固墩台基础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质量检测以及效果评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