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通过对京九铁路赣江特大桥桥台裂损病害的概况、成因以及整治过程的介绍,结合理论分析,总结了桥梁墩台结构裂损的一些规律,为今后类似病害的检查、发现和整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8.
符夹线上线铁路特大桥于1988年修建,中心里程符夹下行K4 049,全长1642m,该桥共98孔,其124.0m下承板梁1孔,16m预应力铪梁95孔,10米普通铪梁2孔,共有矩形桥墩97个。该桥自1994年检查发现矩形桥墩表面混凝土保护层逐渐出现了裂纹、疏松、胀彭、脱落等现象,造成主筋外露且锈蚀严重,部分箍筋锈断。 相似文献
9.
10.
赵家2#隧道建成投入运营后衬砌产生裂缝,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地质构造的复性没有查清,设计中估计不足,施工质量也有缺陷,在采取了加强边墙、增设仰拱等整治措施后,运营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茂线K55+572涵洞盖板裂损病害,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铺设防水层等有效的综合整治方案,经过整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目前铁路线上还存在着数量不少的墩台浅基病害桥梁 ,它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广州工务段采取有效的加固整治方法很好地完成了管内的 2座浅基病害桥梁的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京九线在当前客货共线运营条件下,铁路桥梁涵渠出现许多严重的病害,大大影响了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通过列举桥涵设备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逐一分析病害的特征,结合实践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从而改善设备状态。 相似文献
18.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3,(11)
针对宁启铁路既有线某桥墩台位移病害,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建立力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墩台滑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桩基侧向土体约束作用极低所致的结论,计算时采用自由桩长的假定,结合现场地形情况提出纵向顶撑、横向限位的桥梁加固原则,采用墩台之间设置水平系梁、桥台外侧设置横向限位桩、台后地基钻孔释放应力等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