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座运营多年的斜拉桥调索施工为例,基于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结合ANSYS的优化分析功能,先后识别出斜拉桥运营期调索基准状态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刚度参数和目标状态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基准状态与目标状态斜拉索无应力长度之差即为相应张拉拔出量,而利用ANSYS后处理器先后提取的基准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计算索力之差即为斜拉桥运营期调索的施工索力调整量。通过调索施工控制实践,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结果精确,能有效控制斜拉桥运营期调索施工过程的内力与线形,确保预期合理目标状态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带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对无定向导线进行严密平差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算例的验证,证明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经严密平差,无定向导线能达到相当于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可满足一般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曾宪柳 《中外公路》2021,41(1):122-125
传统前支点挂篮主要依靠液压油泵配合千斤顶单点操作,挂篮行走速度慢,挂篮提升、下放、行走操作同步性差,微调纠偏困难、操作繁琐,施工投入人员多,挂篮操作无精密仪器测量,施工精度、智能化程度不高.为解决传统前支点挂篮在施工中的不足,该文通过对前支点挂篮系统进行研发和创新、操作步骤进行简化,以实现前支点挂篮自动化、智能化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隧道未整体贯通的条件下,采用边掘进边在贯通段提前实施铺轨的施工方案时,为解决利用平导、无方位角附合条件下进行相向施工的无砟轨道难以准确对接的技术难题,提出洞内CPⅡ导线采用高精度陀螺仪加测方位边保障导线方向精度的方法。通过对2种坐标方位角的精度匹配与较差限差标准、隧道铺轨建筑限界匹配检查方法、高精度陀螺仪CPⅡ导线的闭合差法检查、横向偏差与建筑限界匹配优化检查等方面进行探讨,得出特长隧道CPⅡ陀螺导线的约束应用条件为:CPⅡ导线坐标方位角与陀螺坐标方位角精度相当,坐标方位角较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精度满足隧道二等限差要求,与隧道建筑限界的匹配应得到优化,且洞内CPⅡ中联测的施工控制导线点横向偏差要求在隧道施工净空裕量范围(5 cm)以内。按照陀螺方位边的约束应用标准,确定隧道洞内CPⅡ导线采用陀螺方位约束的计算方法。目前,隧道已经贯通,无砟轨道铺轨全部完成,各项指标满足施工验标要求,表明CPⅡ导线采用陀螺方位约束的方法可用于隧道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轨道交通环城南路站—得胜桥站盾构区间设计线形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差,地表建筑物密布,居民密集,房屋建筑多属老旧危房,且无抗震措施。盾构施工风险极高,施工难度极大,被列为昆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重大风险源。根据盾构成功地连续穿越环得区间重大风险源的施工经验,总结了在复杂线形及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宽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 ,利用两侧防撞护栏预留钢筋固定支架 ,安装轨道供宽幅整平梁整平 ,使桥面无纵向接缝和板差 ,达到平顺美观之要求  相似文献   

7.
熊文安 《隧道建设》2015,35(Z2):97-100
为了解决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时经常遇到的以下施工难题:隧道断面小,洞内施工组织难;独头掘进长,洞内通风差;合同工期短,要求进度指标高等,以正在修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安革连-琶布铁路隧道安全隧道有轨运输技术应用为例,从有轨运输设备选型、洞内外场地布置、轨线设置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出有轨运输方案在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中可实现出碴运输高效、无废气排放利于改善洞内空气质量、解决因断面小施工组织困难等难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原理,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对琅岐闽江桥主桥进行施工全过程施工控制。钢箱梁悬臂阶段按制造线形夹角保持不变确定待拼装节段标高,通过正装迭代合理确定施工阶段张拉索力,采用调索前后无应力索长差快速确定张拉索力;采用顶推配切法进行中跨合龙计算控制;合龙后进行二次调索对结构的内力进行系统调整。通过全面严格的施工控制,琅岐闽江桥主桥顺利实现高精度合龙,桥梁内力和线形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屯碑~新疆大学区间单洞双线大断面高风险区间隧道,采用扰动小的液态二氧化碳致裂爆破,总结并形成了隧道液态二氧化碳致裂爆破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器爆破在无段位和延时差的情况下,达到定向减震爆破的目的,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节约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新庄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桥墩之间的施工周期差对桥梁线形控制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不同施工周期差下的施工预拱度,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施工周期差对桥梁的施工预拱度和墩顶变形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施工周期差较大时应在线形控制中考虑其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新庄特大桥的线形控制提高依据,并为同类桥梁的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主跨780m的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成桥后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以无应力状态法为理论基础的施工控制方法,考虑结构非线性,进行参数识别和平差计算,根据桥梁结构特点确定合理的成桥及施工阶段状态,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在施工控制中利用无应力夹角确定钢箱梁现场安装位置,利用索长拔出量快速确定张拉索力,并根据大桥结构特点及温度变化情况,采用单侧顶推为主、配切为辅的中跨合龙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合龙风险.通过全面严格的施工控制,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实现了高精度顺利合龙,桥梁线形及内力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通车条件下预制小箱梁拼接施工过程中拼宽湿接缝两侧挠度差,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介绍小箱梁桥拼接技术的两种优化施工方案。为分析老桥保持快车道通车对湿接缝两侧变形差的影响,建立小箱梁桥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老桥通车条件下最不利荷载效应,重点对设置夹具以控制湿接缝两侧挠度差的小箱梁数值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不设置夹具、跨中设置3道夹具和满跨布置夹具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通车条件下的预制小箱梁桥,在新旧小箱梁之间设置施工夹具控制两侧挠度差效果有限,若不设置施工夹具,湿接缝两侧最大挠度差仅为2.32mm,属于微幅振动范畴。研究成果为同类型小箱梁桥拼宽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归化法施工放样,是将无多余观测的直接的方法,转换成以能够进行多余观测的测量为主的一种放样方法,是通过多测回观测和平差来提高放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李军  李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245-248,257
娄江大桥采用纵向不对称悬臂法施工,必须通过施工监控指导施工,才能保证大桥顺利合龙。详细介绍监控中挠度测点和应力测点的布置,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事实证明,该桥的施工监控是成功的,中跨合龙时的实测高程差与施工监控预计高程差相差1.2cm,为纵向不对称的桥梁悬臂现浇施工控制提供了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中鑫  张晓锋  李栋 《公路》2022,67(1):200-204
新增桩基承台是桥梁桥墩常用的加固方式.为提高加固效果,需采用反压系统将原桥墩承担的部分荷载传递至新增桩基.在分析传统反压系统施工时需预留承台槽口,存在施工速度慢、施工质量差、施工成本高、传力效果差等不足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由分配系统、顶升系统和反力系统组成的新型反压系统.其中,分配系统作为新承台的永久受力构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对大跨度钢主梁斜拉桥高精度、高效率的施工控制,基于自适应无应力构形控制思想,推导了设计参数误差和钢主梁顶、底板焊缝收缩差对主梁安装线形的影响量调整公式,导出了主梁节段定位时温度影响的标高调整量公式,并在综合考虑此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主梁节段精确定位的实时放样公式,最后将研究成果在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极大方便斜拉桥的施工与控制工作,提高其控制精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17.
金钱河大桥主墩位于库区浅覆盖层深水区,库区无大型船舶及水上吊装设备,钢管桩施打后不能自立,整体稳定性差,为解决该问题,提出采用浮式平台施工钢管桩.通过浮式平台抛锚定位后打设四周钢管桩,然后利用贝雷梁在钢管桩顶面拼装行车,利用行车施工钢护筒,与钢管桩平台联接成整体共同受力,作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平台.采用浮式平台钢管桩施工方案,发挥了浮吊和浮箱的作用,降低了工程费用,节约了工期.  相似文献   

18.
深水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海沧大桥西塔承台体积大 ,受海水高潮差影响 ,施工难度较大。经方案比选 ,采用有底套箱施工方案。介绍了深水大体积承台的有底套箱施工技术 ,包括有底套箱结构设计、施工工序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处理等  相似文献   

19.
费志高 《公路》2022,67(3):193-198
广连高速公路5标A1分部北江特大桥主墩9号、10号墩为高桩承台,采用钢吊箱围堰施工,围堰内外最大水头差9.5 m,针对高水头差围堰结构安全及底板龙骨回收困难等难题进行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吊箱各工况进行受力验算,保证施工安全,并介绍库区高水头钢吊箱的关键施工过程,可为相同类型钢吊箱围堰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桃树坪隧道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双导洞超前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文 《隧道建设》2016,36(5):577-584
在建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为Ⅰ级铁路双线隧道,施工穿越上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为了解决由于出水量大,岩性软,成岩作用及稳定性差,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含水粉细砂层软化现象明显,常呈流塑状,无自稳性,造成大断面隧道施工极其困难的问题,结合桃树坪隧道3#斜井正洞围岩特点研究采用了双导洞超前法施工,通过导洞超前降水、先行稳固拱脚,解决了富水粉细砂层大断面隧道开挖困难、初期支护变形严重难以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