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京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近年来,北京铁路枢纽衔接各条客运专线陆续开工建设,枢纽客运系统建设步伐加快.与客运系统相比,枢纽货运系统相对薄弱,在功能、规模、能力各个方面均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本文利用北京铁路枢纽衔接各线客货分线的优势,结合相关项目建设、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运用现代物流发展的思想,提出北京铁路枢纽货运系统的合理布局.研究结论:北京铁路枢纽货运系统按"五主八辅、一环八射"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五主八辅"包括1个集装箱中心站、4个货运中心站和8个辅助货运站. "一环八射"中"一环"指规划枢纽外环线,"八射"即枢纽衔接的8条放射性铁路.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布局谈北京枢纽新客运站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城际铁路已开通运营,京沪高速铁路、京石客运专线正在建设中,京沈、京唐、京张等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将相继开工。诸多客运专线铁路引入枢纽,既有北京枢纽客运站能力将不足,需研究北京枢纽新客运站规划选址。北京枢纽新客运站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和发展布局,克服北京枢纽客运站南重北轻的不足,在北京市城区东北部区域进行规划选址,以达到城市综合交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结合北京金融街规划的控高、单体和群体设计、外部环境空间设计 ,探讨现今的城市街区规划中的城市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李兴高)2007年1月9—10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承办。会议邀请了多位国际上轨道交通成功发展城市的资深专家和国内著名专家,来自管理、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相关人员共1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在欢迎词中,阐述了北京市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表示将倾全市之力建设轨道交通。北京市规划委介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情况,北…  相似文献   

5.
总结分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和经验,指出大城市轨网规划首先最需要重视的是与城市及其交通规划的协调,应加强线网层次和规模的研究,并为线网发展留有余地,外围线与中心城线衔接应遵循“多点多线”的衔接原则,换乘站与城市功能节点协调,交通枢纽应采取一体化规划建设,建设时序上应考虑对相交换乘线的影响,单线方案建设需在网络总体指导下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网络化建设阶段,根据全国28个城市上报国家的近期建设规划,平均每年的建设里程要超过250km.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已经进入了网络化运营进期,一些二线城市也着手开始规划建设首条线路.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空间结构的实际特征出发,划分出北京的交通圈层;分析北京市范围内的各种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特征及其功能定位和服务水平;提出与各个交通圈层相适应的各种轨道交通系统,以此作为北京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铁道车辆》2001,39(10):28
北京在今后5年将建设100多km轨道交通线,使全市轨道交通线总长超过150 km.新建线包括正在建设的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地铁5号线、八通线和将要建设的春颐线、望京支线.  相似文献   

9.
北京轨道交通成网络化运营格局已经形成,实现稳中有进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改善市民出行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在规划、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压力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基于问题导向,以加快推进北京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为目的,构建北京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蓝图,统筹提出规划、建设、运营全链条业务及技术发展路径,为安全、高效、集约、绿色、发展的愿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1概述北京地下直径线是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枢纽内两个主要客运站——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是中国第一条全电气化、第一条在城市采用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的地下铁路隧道,被北京市列为"最难、风险最大的在建地下工程",被铁道部列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同期在建新线轨道设计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北京地铁轨道技术发展的特点,对北京地铁轨道工程进行分析和小结。通过提高标准化设计程度,对各条线的工程特点、难点进行专项分析,思考又好又快地进行北京地铁同期在建新线的轨道设计。总体思路是:轨道工程设计要提高标准化设计的程度,针对各条线工程的特点、难点进行专项创新,展开精细化设计,配合做好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的全过程,以及推进减振轨道产品研发的系列化与规范化等。  相似文献   

12.
高纯友 《铁道车辆》2002,40(9):24-25,39
介绍了为北京城市轨道车辆所设计的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京沪线北京至徐州段既有线现状 ,分析控制提速的主要因素 ,着重说明既有线提速改造不同径路方案的研究思路 ,同时对其他既有线提速改造应考虑的问题也进一步作了说明 ,为提速方案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区间盾构工程与筹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地铁盾构工程实施情况的思考,分析影响盾构工程筹划的控制性因素,比较盾构通过车站的方式,提出地铁区间盾构工程筹划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轨交通系统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斌  袁尧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4):47--49
根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现状,并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介绍综合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其体系架构及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模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北京地铁线路运营效率的测评体系。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效率测评理论,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对北京地铁线路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地铁部分运营线路的效率值比较理想,但也存在部分线路的技术效率达不到最优状态且纯技术效率偏低情况,特别是规模效率出现递减问题。因此,需要严格加强地铁资产的管理水平,合理安排地铁投入,科学计算地铁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暗挖车站下穿既有线注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建坤 《铁道勘察》2005,31(1):69-71
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站从既有地铁 2号线下方穿过。为保证 2号线正常运营,要求在车站施工中既有线的沉降不超过 40mm。施工中采用了跟踪注浆、全断面预注浆、回填注浆等多项地层加固措施,有效控制了上部结构的沉降。  相似文献   

18.
地铁北京西站随铁路北京西站同期建成,为预留地铁9号线和7号线双岛四线换乘车站,需对其进行改造。施工进场后发现西站预留段病害现象严重,规模较大,主要包括结构渗漏水、漏筋及裂缝等,若不治理必将影响地铁运营及寿命。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治理经验,多次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进行论证把关,采用先进技术及工艺材料,加大管理投入,加强QC控制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的解决了病害,保证了地铁的顺利运营。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明确了北京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达到"好使用、好运营、好维护、好升级"的"四个好"基本原则,提出当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施工、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重点,为又好又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我是呼和浩特铁路局计量所的凌云清,是一名普通的计量技术人员,感谢《铁道技术监督》杂志给了我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从最初第1篇论文不知如何下笔,到今天教别人如何去写稿,是《铁道技术监督》的编辑们,帮助我提高了写作的信心和写作水平,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做通讯员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