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船体变形对INS/GPS/CNS组合导航系统的影响,研究了船体变形的抑制、变形测量以及补偿方法.对船体变形特性以及变形对组合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船体变形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船体变形的补偿方案,进行了考虑船体变形的联合卡尔曼滤波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船体变形补偿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有效地克服了船体变形对INS/GPS/CNS组合系统的影响,保证了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船体变形会对舰载红外警戒系统获得的目标测角数据的精度造成影响。分析船体变形的模型,给出典型情况下船体变形的大小,进一步推导船体变形与舰载红外警戒系统测角精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由于船体变形对测角影响很大,给出采用局部捷联基准来减小船体变形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船体结构的总变形由船体零件、部件以及分段结构的装配变形和焊接变形两部分组成。船体结构的装配误差和变形包括零件加工误差、吊运变形、运送变形、堆放变形以及装配精度等,所以控制船体结构的装配变形,实际上是从零件加工工序开始,直至装配的全过程对变形的全面控制。根据船体建造精度标准的要求,用“一步一矫”的办法,消除船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鲍海阁 《船舶工程》2013,35(5):72-74
从舰船船体变形对测量设备影响的客观存在出发,讨论了船体变形产生的原因和船体变形测量的必要性,进而介绍了目前船上使用的大钢管基准法等变形测量方法,以及近几年提出的一些船体变形测量新方法如像机链位姿传递摄像测量方法等,探讨了船体变形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惯性匹配的船体姿态基准传递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12):60-64
船体变形角的存在是造成船体局部姿态基准失准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惯性姿态匹配法,提出一种抑制船体变形影响、实现高精度姿态基准传递的方法。首先对光学设备测得的船体变形角数据进行频域分析,实现船体变形角高精度建模。然后利用中心主惯导和船体局部捷联惯导的姿态输出构建卡尔曼滤波方程,实现船体变形角的实时高精度估计。最后仿真验证了船体变形角建模方法和姿态匹配算法的可行性,为船体局部高精度姿态信息获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船舶船体结构的稳定性是影响船舶航行的关键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船体易出现变形问题,增大导航系统中参数的误差。为及时发现船体变形问题,要采用摄影测量技术对船体变形进行连续检测,快速识别坐标误差和修正,以保证船体结构的稳定性,有效控制船体变形。本文分析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摄影测量技术在基于图像的船体变形测量技术中的具体应用,并进行船体变形测量的应用仿真分析,测量结果表明符合实际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传统船体变形缺陷检测方法存在微变形缺陷识别误判问题,导致船体轻微变形区域无法在线瞬态识别,影响在线检测效果。为此,提出利用视觉技术在线检测船体变形缺陷方法。通过引入视觉技术,对船体结构进行扫描,建立船体结构变形模型;根据模型输出参量,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参量进行结构识别。最后,通过对结构体挠度计算确认变形位置,完成对船体变形缺陷的在线检测。通过与传统变形检测方法的对比,证明提出方法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以6 52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分析大连、上海和广州等3个地区夏季和冬季多种环境温度下的船体变形,讨论日照因素对船体变形的影响。将船体简化为变剖面阶梯型薄壁梁,采用热传导理论求解船体剖面结构温度分布,并将温度载荷等效为船体梁弯矩和轴向力,计算船体温度变形。计算结果表明,船体温度变形在夏季呈中拱、冬季呈中垂,日照因素显著增加船体变形,船体左右舷不均匀日照将引起水平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船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刚度和强度,从而应用在船体的强化设计中,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船体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提出基于连续体模型应力评估的船体变形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船体变形的应力屈服力学分析,建立在冲击荷载下的船体变形的延性断裂行为学模型,采用断裂韧度的规则化测试方法进行船体变形的数值模拟,结合连续体模型应力评估方法进行船体变形的机械强度分析和屈服响应评估,实现船体变形关联约束参量的准确评估和数值模拟。仿真测试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冲击载荷作用下船体变形的数值模拟的精准度较高,通过准确模拟船体变形应力参数进行机械强度设计,改善船体抗冲击载荷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典型船体结构的修理及水火矫正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宁 《中国修船》2010,23(6):8-11
文章介绍了典型船体结构的修理工艺和船体结构焊接变形采用的水火矫正的工艺方法,对船体修理和船体结构焊接变形的矫正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船模航行试验技术及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船模航行试验是在河工模型和船模相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试验研究方法。论述了船模航行试验的相似条件和相关技术,指出这项技术适于研究通航水流条件和工程方案的优化布置以及船舶性能、航道尺度、航道水流三者的相互关系和提高通航能力的措施等。介绍了这项技术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船舶航速预报、耐波性能和操纵性能预报的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国内外船舶综合性能预报的现状,详细介绍了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承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8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02所参加开发的船舶综合性能预报系统(SPPS1.0)。该预报系统首次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母型船航速预报技术和优良船型水动力试验动态数据库有机结合起来,并应用耐波性理论、操纵性理论,建立起依托互联网,面向船舶行业,实时远程预报船舶性能的共性技术平台;开发的系统软件有效解决了数据库中核心技术资源的保密性和全行业共享应用的矛盾,具有良好实用性和预报指标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仿真技术在舰船研制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虚拟仿真的概念;同时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国内外舰船研制中的发展作了阐述;最后用实例说明虚拟仿真技术在舰船研制评估当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以虚拟仿真为基础的舰船研制评估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4.
王震宇  吴汉松  吴瑶 《船电技术》2012,32(8):47-49,53
本文将Hoo环增益成形鲁棒控制与输入状态精确反馈线性化结合,针对船舶航迹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采用Nomoto船舶模型,给出了一种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这种算法是对船舶航迹非线性系统进行输入一状态线性化的基础上,然后与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相结合而设计出来的控制律。以某船为对象,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对新的控制器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规律有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在加入扰动后,该控制器能使船舶行驶在预设航迹上,对外界风浪干扰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罗武华 《机电设备》2006,23(5):I0002-I0006
从船舶改装设计技术、建造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中国修船特点,以目标杂货船改装成集装箱船为例,试图通过调研、资料收集消化,进行实船试验,探求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文对于浅吃水肥大型重件专用运输货船的设计进行研究.对该型船的设计关键技术,作了全面分析和介绍.对开发新船型,从观念、方法和技术上进行了讨论.实践证明新船型的航行性能、操纵性能都达到了设计和船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舰船集成上层建筑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惠林 《船舶》2006,(4):28-31
隐身化是未来水面舰船的突出特征。集成上层建筑技术是舰船隐身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本文阐述了舰船集成上层建筑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国外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及实船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2万吨级超浅吃水肥大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浅吃水肥大型运煤船研制是“八.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其中2万吨级超浅吃水肥大型运煤船是规划中秦岛至上海航行不须等潮进江的主要经济船型,是为我国首制B/T=4.0,CB=0.839的散货船。  相似文献   

19.
船舶搁浅于刚性斜坡数值仿真的模型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已逐渐成为研究船舶搁浅问题的重要方法,但其模型化技术是实现数值仿真的关键。本文将搁浅船处理为可变形结构,用弹塑性材料模拟并进行整船建模,斜坡处理为刚体,用刚性材料模拟,船舶与斜坡之间定义为主从接触,船艏定义为自接触。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并讨论了搁浅过程中的船体运动情况、搁浅接触力曲线、能量转化及船舶损伤变形情况。算例表明本文的模型化技术可以用于船舶搁浅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20.
交流浮频电制是德国于80年代中期率先开发并予应用的一项节能新技术。本文首行分析了船舶电气设备对此新技术的适应性,推荐了我国已有扔适用于交流浮频电制的船舶电气设备产品;然后,对此新技术的节能经济效益作了简要介绍;最后,针对我国不同类型航船如何推广应用此节能新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