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有不少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它们在港集资.可吸收国际经验及资金.亦可学习企业管治。随着内地的持续经济增长.投资者对在港上市各大大小小的中资企业充满着憧憬,以及现在的H股企业相对於其在内地挂牌的A股价格的确十分吸引.就同一内地企业的A股与H股出现差价情况,按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显示.A股对H股的加权平均溢价近七成,因此不少投资者纷纷争相入市.希望在H股市场上创出一个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锦 《经济导报》2007,(44):38-38
在2007年首三季的窝轮市场中,刷新了多项新纪录,于大市创出新高的同时.窝轮总成交亦录得历年最大,最高单日窝轮成交,达272.9亿元.单单是第三季的窝轮成交已达11,848亿元.而由2007年1-9月窝轮总成交有25,446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42%.至于窝轮占大市成交比例,则终止连续三季的跌势,回升至19.4%.[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经济导报》2009,(47):23-23
民生银行(600016)11月26日公告称,经香港联交所核准.该行发行的33.2亿股H股今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为“民生银行”,股票代码为01988。民生银行成为第七家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12):57-57
认股证在香港俗称“窝轮”,根据资料显示,去年1—5月香港的窝轮成交超过6,000亿港元,在全球仍排行首位。估计香港今年的窝轮交投,或会达1.5万亿元,较去年增长75%。究竟窝轮蕴含了什么魅力,令散户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5.
姚迁 《经济导报》2010,(30):49-50
万众瞩目的农业银行(1288)H股已于7月16日在港挂牌,农行在中港两地同步进行IPO成功,并创下全球新股集资最多的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IPO股王”。在欧债危机警报未除.美国经济数据又忽强忽弱,大家都对全球复苏信心不足之际,投资者对农行上市,以及其他内银股的供股集资计划仍趋之若骛,反映国际资金继续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6.
翟家辉 《经济导报》2007,(13):45-45
窝轮本身是一种高杠杆、高风险产品,投机味道十分浓厚。投资窝轮之前,首先要作出承受高风险的心理准备。若果市况逆转,可能有机会在短时间内亏掉所有投资。因此买卖窝轮,投资者必须要做到“快、狠、准”这三点。  相似文献   

7.
八方中资     
《经济导报》2007,(9):42-42
交通银行拟今年上半年发A股;中粮控股将在港上市;传中信银行H股上市计划初步审阅;花旗调高联华目标价至13.3元;中兴获中移动54亿3G订单;传港商佳程集团以REITS上市筹39亿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八方中资     
《经济导报》2007,(3):46-46
中移动结盟谷歌,中移动否认将发行A股,传网通上海广东业务退出上市公司,中国银行:在上海全面启动小企业授信业务,中国电力:完成收购上海电力25%,中石化3.88亿购武汉石油资产,阜昼味精拟在港上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八方中资     
《经济导报》2007,(21):50-50
中海油服回归A股6月破题,上海华虹NEC有意年内赴港上市,传国家外汇投资向人行收购中央汇金投资,科龙电器卖地为清理无效资产,惠誉:看好中国铝行业整合,国美长虹签订10亿合作协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人寿(2628)A股,於7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买卖,但由於A股与H股价背道而驰,令投资者对H股重返内地A股上市的憧憬及炽热炒卖情况,亦稍为冷却。不过.中国政府鼓励更多企业返回内地上市的政策方向,料暂不会改变。可以预期今後将绩有更多H股返回内地A股上市,而红筹企业料亦极具机会成为另一批回归内地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11.
《经济导报》2007,(21):16-16
被雀为“女鞋天后”的内地民企——百丽国际(1880)于本月23日在港上市,这家获LVMH母公司及李兆基青睐的鞋股于公开招股部分录得逾516倍超客认购,入20手才能稳占一手,其冻结资金达4477亿元,超越工商银行(1398)的4156亿元,成为本港历来最大的“冻结资金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工业》2003,(1):52-54
截至2002年底,沪深两市主业为汽车及零配件的上市公司共有59家,其中整车类上市公司为23家,其中在国内上市的(含A、B股)公司为19家,发行H股和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为4家;发动机类上市公司为6家,其中在国内上市的含A、B股的公司5家,在美国上市的1家;汽车零配件上市公司25家;农用车类上市公司为3家;摩托车类上市公司为8家,其中B股市场上市1家。  相似文献   

13.
八方中资     
《经济导报》2007,(14):44-44
广州合景泰富拟来港上市;东方电机:大摩维持增持评级;北京控股希望回归A股;网通去年利润下滑6.7%;上海石化:德银调升目标价至4港元;工行首份年报税后利润增长37.2%;  相似文献   

14.
原本计划於去年7月来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发展商——宝龙集团正酝酿卷土重来。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许健康在宝龙厦门总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仍然有意前往香港上市,惟他不肯评论具体挂牌时间及集资金额。他只强调企业若要有更佳发展,必须要有更多投资者参与现时公司已就上市作好准备,待适合时间会再在港IPO。  相似文献   

15.
5月9日,比亚迪A股IPO申请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上市发行不超过7900万股,计划融资近22亿元。比亚迪回归A股近日实现了新突破,中国证监会5月9日正式通过了对比亚迪首次A股发行的审批。比亚迪历时三年的回归A股计划至此尘埃落定。预计将于年内登陆深市。  相似文献   

16.
上周港股在激烈震荡中走高,国企指数偏弱,拖累大盘。特别是周三A股市场急剧下挫,为近年来所罕见,A股全线走低,即刻影响到H股价格。目前中资上市企业市值已达港股的50%,A+H两地上市更使港股联动增强。  相似文献   

17.
应坚 《经济导报》2009,(41):36-38
台港金融合作关系最近悄然发生变化。在两地股市ETF互相挂牌等同时利好双方的消启、传出的同时,台企(包括已在港上市的台企)纷纷以第一上市或以TDR第二上市形式回归岛内股市,  相似文献   

18.
金蓓蕾 《经济导报》2007,(23):21-22
香港和上海都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一个国家两个金融中心是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一大优势。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繁荣了香港股市,香港股市进入世界第四大证券市场只是时间问题,香港企业沪股市上市也将指日可待。沪港金融领域的互动与互补,不仅是沪港两地今後合作的重点领域,也将对国家的金融改革、金融现代化发挥巨大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17):44-45
国企南下上市热潮.可能会于不久将来冷却下来。有传闻指.内地证监会已向一众国企发出指引.如果集资金额不逾10亿美元将只准许留在A股市场.而不能在本港上市。即使达到标准.企业也不能单独在本港股市挂牌。若传闻属实。这意味着国企今后在本港的集资规模将比以往大减。一众从国企新股大赚的股民望门兴叹之余.本港集资额不及去年也有机会成事实。  相似文献   

20.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42):38-39
全球第六大,台湾第三大的液晶面板厂商中华映管,终获中证监通过借壳闽闽东在A股上市,成为首家在A股借壳上市的台资企业。受到华映消息的刺激,台商对“西进”还是“东归”费尽思量,尽管今年回台上市再掀热浪,但台商进军A股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台商实行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