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道路甩挂运输应急救援道路甩挂运输所用载运工具较一般的道路运输载运工具要复杂,道路甩挂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发生交通事故或者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救援就显得更重要。一、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本原理我国现阶段的交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交通运输管理实践的核心任务就是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反应机制,强化应急保障队伍建设,提高道路运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交通运输部门的工作重点由建设为重心向建设运输管理并重的方向转变,道路运输由能力增长向全面发展转变的具体行动。”报告认为。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交通运输部曾经发布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提高道路运输应急处置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交通部提出了“要保证70%以上的客货运附加费用于道路运输发展,并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在资金使用上,重点投放在道路运输站场、农村客运、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运输安全管理和应急运输保障上。”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道路运输工作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道路运输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交通部提出了"要保证70%以上的客货运附加费用于道路运输发展,并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在资金使用上,重点投放在道路运输站场、农村客运、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运输安全管理和应急运输保障上。"因此,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增加汽车客运站数量,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完善汽车客运站功能,优化汽车客运站布局,这将成  相似文献   

7.
2014年5月中旬,越南多地爆发针对外国企业和人员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造成我在越同胞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交通运输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统一部署,广西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及国际道路运输企业紧急组织应急运力,展开接运回国同胞行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担当国民经济发展先行官角色的交通运输业更是激流勇进。十一五期间,山东道路运输业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道路运输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的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不但形成了一整套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体系,而且大部分的道运企业经过实战演练,应急运输保障能力比前几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担当国民经济发展先行官角色的交通运输业更是激流勇进。“十一五”期间, 山东道路运输业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道路运输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道路疏散应急系统作为承载应急救援、疏散活动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应急疏散管理日渐成为灾害管理、应急响应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道路应急疏散的理论、方法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道路疏散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建立各个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以便做出实时的紧急响应,减小事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城乡道路覆盖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的生产特点,以城市公交、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为研究对象,将其应急处置对象分为运输在途不安全因素及不同态势突发事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驾驶员和客运企业应对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的系列规范,规范了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要求和现场应急处置,以及客运企业的应急响应流程和响应措施。对进一步提升驾驶员和客运企业应对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降低城乡道路客运安全事故发生率及事故后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当前广西道路货物运输行业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广西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切合广西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实际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公路灾害对道路网的影响,并针对宁波市江北区公路桥面结冰、下穿道积水及水毁灾害的特点,分析了公路灾害应急管理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现有道路运输企业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了新的道路评价方法,为将来的道路运输管理和规划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影响道路运输行车安全的基本因素入手,结合典型交通事故,分析了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交通基础建设的大发展,高职院校在路桥企业实习的学生党员越来越多,加强对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实习生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探讨解决在路桥企业实习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云南省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系统较多、系统独立运行、融合复用不够等问题,本文对运政管理过程中的道路运输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及数字化安全监管应用进行了浅析,提出以统一门户整合各类业务应用系统,以业务中台融合管理应用,以数据中台打造基于大数据融合支撑应用的数字运政平台功能架构研究,有效支撑道路运输的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当前农村道路客运发展实际,分析了影响农村客运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加大投入、抓好规划和建设、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道路客运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e acceptability of road pricing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mong researchers over the last decade, as is evident in the amount of literature about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e general conclusion from these studies has been that there is low acceptability for road pricing among car users. In this paper, we add more knowledge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y conducting an acceptability study of road pricing in Vienna, where such a study has never been conducted before. We used a replication study approach where a previous approach used in the EU research project AFFORD (acceptability of fiscal and financial measures and organis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demand management) was replicated for Vienna and further supplemented with a conjoint analysis. In order to examining whether the Vienna study confirms previous findings. We investigated the acceptability of two concrete policy packages factors influencing this acceptability, and preference patterns that can be used in designing a road pricing policy for Vienna. The survey reveals a higher acceptability if road pricing schemes lead to perceived personal benefits. According to the multivariate analyses, the “personal outcome expectations”, “social norm” and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variabl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50 % of the criterion variance and therefore these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Road pricing schemes can be an effective transport management instrument for a city particularly if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direct investment in public transport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Thus, personal benefits can be perceived more easily and direct effects can be exp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