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内高速公路桥面系施工中,桥面混凝土是否产生裂纹,桥面系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是否产生早期破损,如何防止,采取什么措施,有必要和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内高速公路桥面系施工中,桥面混凝土是否产生裂纹,桥面系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是否产生早期破损,如何防止,采取什么措施,有必要和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混组合桥面系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失效特点,以某大跨度钢-混组合桥面系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钢-混组合桥面系的有限元模型。基于等效疲劳损伤原理,对某长江公路大桥24h实测交通荷载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了7类典型车辆荷载模型及其频值谱。将得到的7类典型车辆荷载分别加载到有限元模型中进行计算,提取关注点的应力时程曲线。用MATLAB编制了雨流计数法程序,对应力时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该关注点的应力幅及循环次数。参照英国BS5400规范,对该点进行了疲劳损伤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疲劳点在实测车辆荷载谱作用下的应力-时程曲线呈双峰和多峰的分布形式;其最大应力幅较BS5400规范规定的常幅疲劳极限偏大;关注点的疲劳寿命比设计的低,车辆动荷载对该关注点疲劳性能的影响明显,在钢-混组合桥面系抗疲劳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为增强中、下承式拱桥悬吊桥面系的强健性,以无纵桥向加劲梁的中、下承式拱桥悬吊桥面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采用钢管桁架加劲纵梁的悬吊桥面系强健性加固结构,对比分析了悬吊桥面系强健性加固前后吊杆断裂时剩余结构的动力响应;开展了钢管桁架加劲纵梁强健性加固结构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吊杆断裂后加固结构的受力性能与破坏模式;讨论了精轧螺纹钢筋预紧力、开孔钢板厚度和材质对强健性加固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钢管桁架加劲纵梁加固悬吊桥面系后,长(短)吊杆断裂时桥面系最大竖向位移与应力分别降低了1.30(1.31)和3.31(1.99)倍,与断裂吊杆相邻的吊杆的最大索力降低了1.25(1.25)倍;在弹塑性阶段,钢管桁架加劲纵梁加固结构的开孔钢板发生弯曲变形,横梁下排植筋破坏,达到极限荷载时,中间下侧加劲钢板与开孔钢板间的焊缝发生断裂,随后下弦管与开孔钢板间的焊缝出现开裂而丧失承载能力;精扎螺纹钢筋合理预紧力为50 kN,开孔钢板合理厚度为20 mm;开孔钢板的材质从Q235提高至Q345时加固结构极限荷载增加了11.9%,说明提高开孔钢板的材质强度可有效提高加固构造的极限承载力。综上所述,采用钢管桁架加劲纵梁加固中、下承式拱桥悬吊桥面系可有效增强其强健性。   相似文献   

5.
抛物线双肋拱在非保向力作用下的横向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抛物线肋拱桥在非保向力作用下的横向稳定性,建立了参数化的实用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双肋拱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在非保向力作用下,下承式拱桥横向稳定临界荷载显著提高,而上承式拱桥横向稳定临界荷载明显降低;横系梁刚度、矢跨比和桥面系横向刚度对拱横向稳定临界荷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悬索线无铰拱桥自重内力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鉴于影响线加载法计算效率低和有限元法建模工作量大,无铰拱桥自重内力无法进行简便计算。基于桥面系作用主拱圈荷载的等效膜张力假定,采用解析法对悬索线无铰拱桥自重内力进行求解,得出实用公式,并用实桥算例验证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7.
桥面铺装防水黏结层是桥面系的一个重要功能层。传统的改性乳化沥青及改性沥青黏结力大多小于0.7 MPa,抵抗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剪切作用有限。环氧沥青是一种热固性材料,常温下抗剪切和抗拉拔强度均大于1.0 MPa,在常温及高温下均可满足车辆荷载的作用。从试验结果和使用状况可以得出,环氧沥青黏结层对桥面使用耐久性乃至对桥梁结构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桥面系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工艺安排等几个关键步骤入手 ,全面介绍桥面系的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省道混凝土桥梁桥面系损坏病害原因的调查分析发现:桥面铺装渗水、伸缩缝渗漏水、雨水孔阻水造成桥面积水等现象是导致桥面系病害的主要原因。从桥面铺装自防水、设置桥面防水层、设置不漏水伸缩缝、桥面雨水孔设置等方面提出解决桥面系渗水的具体措施。鉴于桥面防水层的设置是桥面系防水的重中之重,重点介绍了几种桥面防水材料及具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具体的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提高对桥面系和附属工程施工技术和细节的重视,要发挥技术对施工内在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以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桥面系和附属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发挥出设计和规划的功能。以桥面排水设施、防水设施、桥面铺装层、伸缩装置、防护设施、人行道施工作为主要环节,进行了桥面系和附属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希望以技术的手段提升桥面系和附属工程施工的质量,更好地完成桥梁工程施工的总任务。  相似文献   

11.
双层混凝土箱梁通过取消横隔板,创造性地同时利用顶、底板作为桥面系来实现双层交通,可以充分发挥主体结构的能力。为研究双层混凝土箱梁的抗弯承载性能,根据其结构特点设计了双层混凝土箱梁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箱梁在跨中四点弯曲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弯过程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结构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关键截面上的混凝土及纵筋应力变化等。研究结果表明:双层混凝土箱梁的破坏模式为弯曲破坏,其受弯破坏过程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屈服破坏阶段。在跨中荷载作用下,箱梁顶板混凝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剪力滞效应。跨中截面中腹板混凝土纵向应变沿梁高的分布基本呈线性,随着荷载的增加,截面中性轴有向上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设有纵横梁的钢桁梁桥面系结构中,混凝土板与纵、横梁形成组合截面,参与主桁整体结构受力。文章分别以主桁轴力、刚度为对象,分析钢桁梁桥面系参与主桁共同作用的程度。由于公路钢桁梁具有宽幅的显著特点,对5种不同桁宽的参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桁宽变化对钢桁梁桥面系参与主桁共同作用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桥梁湿接缝混凝土渗水已成为公路桥梁病害的主要类型之一,湿接缝混凝土作为公路桥梁桥面系的主要结构部分,承载着繁重的桥面交通荷载,湿接缝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对桥梁的正常运营影响巨大,若出现维修势必造成桥梁停运,而湿接缝混凝土渗水又直接影响了湿接缝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湿接缝混凝土渗水现象大多在桥梁在建期已经显现,因此研究解决桥梁在建期湿接缝混凝土渗水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0):134-135
作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桥面系工程的建造与施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随着高速公路路面使用率不断上升,加之重型车辆不断对路面造成破坏,桥梁桥面出现隐患与事故的频率逐渐提升。因此,优化桥梁桥面系的施工技术应用,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已成为强化高速公路通车与运营的安全性与便捷性的必要手段。针对高速公路桥梁桥面系工程,对其施工技术的应用与优化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浇湿接缝底模施工好坏直接关系到T梁桥面系现浇混凝土的质量、进度和效益,是T梁桥面系施工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段新建铁路工程DT1标桥面系实体工程,采用带丝扣的小吊钩拉结到T梁预埋钢筋上用以紧固湿接缝底模板作为施工方案。实践表明,此方案消除了交叉作业、缩短了工期,经济效益良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线弹性理论和层状体系理论,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正交异性钢桥面系梯形闭口肋厚度对桥面铺装层承载性能的影响效应,并给出了加劲肋厚度的建议取值及正交异性钢桥面系的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可以为钢箱梁设计及桥面铺装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钢桁梁桥的横梁一般设置在桁架节点处,桥面系上的荷载主要通过横梁传递给桁架。横梁的纵向间距达到10 ~15 m,车辆荷载的纵向布置形式对横梁受力的影响较大,由于加载情况比较特殊,现行规范未明确规定计算横梁受力的车辆荷载参数。以上海大叶公路的金汇港桥为例,参考桥梁规范关于车队布置的相关规定和车距调查文献,考虑车队标准间距和极端堵塞间距两种工况,研究3 类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横梁受力状况。结果表明:标准间距下,横梁在重车标准车车队、全重车车队加载下的正应力比单辆重车加载下的正应力分别高约12. 8%和17. 0%;横梁在重车标准车车队、全重车车队极端堵塞情况下的正应力比标准间距情况下的正应力分别高约35. 8%和40. 0%。此外,两片桁架之间横撑的设置方式、桁架外侧人非桥面结构对横梁正应力的影响分别约为9%和5. 5%,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混凝土桥面施工过程的总结 ,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提高桥面系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桥梁改造工程日益增多,桥梁改造完成后要保证结构线形保持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在整个改造施工过程中对其线形进行监控。为了更好地了解桥面系改造施工监控中主梁线形控制,结合某钢箱梁悬索桥桥面系改造工程实例,在大跨钢箱梁悬索桥施工监控的方法、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比较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际施工过程中主梁线形的不同,明确了其变化规律,保证了施工监控的顺利进行,为大跨钢箱梁悬索桥桥面系改造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围绕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桥面系施工防水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