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正咏 《公路》1991,(6):34-37
一、问题的提出水泥混凝土材料具有高强、抗磨、耐久和用作路面的养护费用低等优点,最近几年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很快。大交通、重交通等等高等级公路将更多地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混凝土对所用水泥的品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研制专供路面混凝土用的“道路水泥”,其中有些省还制订了  相似文献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维护难的问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与广西区交通厅等单位联合承担了交通部西部科研课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再生利用白改黑施工新工艺。这一工艺技术的研究成功,为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改造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同时也提出了一条符合环保、经济和技术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解决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一些问题,2003年西部项目立项开展了“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在路面中的应用研究”,旨在通过聚合物对水泥混凝土的改性,研究提出一种新型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4.
简述国内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方向这一因素,分析其对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冲击破碎路面的三维叠层有限单元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修建的第1批高速公路有不少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10余年的使用已经进入大修期。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在国内首先采用冲击碾压旧路面,再加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工艺对路面进行大修,称为“冲击白 白”和“冲击白 黑”法。这两种方法已成功地应用在高等级公路的改造中,章介绍了用后处理路面的几种有限单元法计算模型,并用计算结果分析了这种路面的工作性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白加黑”路面常见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认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纵横缝及一些裂缝这一初始缺陷是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开裂以及扩展的主要原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技术在“白加黑”路面再次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表明,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在“白加黑”路面再次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讨论了目前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两种主要技术方法。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白改黑”的工程经验表明,碎石化技术是目前解决“白改黑”后反射裂缝的最有效方法,但国内对于这一技术尚无可参照的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8.
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冲刷破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已建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回访,发现在南方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病害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水冲刷掏空引起的,本文分析了发生水冲刷断破坏的结构、材料、设施和施工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对策及措施,并对已经产生水冲刷破坏现象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提出了补做渗透排水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廷国  王宪年  段红波 《公路》2002,121(6):72-74
首先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的主要环境因素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以气候学和传热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数学模型简单,符合实际地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计算模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分析了环境,路面材料特性等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用于指导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外加剂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水泥混凝士路面工程中,但外加剂对水泥具有选择性,本文分析了影响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的因素.以期望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外加剂,得到性能优良的路面水泥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李珍玉  王永和 《公路》2006,(5):120-123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设计、施工、管理等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为了更好地考虑这些不确定性,新版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可靠度概念取代了传统的安全系数,从而使路面设计更科学。以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度的主要结构参数为随机变量,采用疲劳概率分析模型,分析了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和概率分布,编程计算某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可靠度指标。  相似文献   

1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高峰 《东北公路》2000,23(3):16-18
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态可靠度,并给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徐雷 《上海公路》2007,(3):8-11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自身的特点及其路面施工及设计方面的缺陷,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困难,修补工作量较大且影响使用。现今在旧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是改善其使用性能和提高其承载能力的一项常用措施。这里结合闵行区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加罩过程中极易产生的问题一反射裂缝,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失效机理,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接缝处设传力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交通荷载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轮载或者温度变化作用下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顶部和底部存在压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两端存在拉应力集中现象,致使界面处容易产生初始裂缝并被挤碎,传力杆松动量增大,传递荷载能力降低,甚至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损坏。  相似文献   

15.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是在混凝土面层中,配置连续不间断的钢筋网,通过此钢筋网限制面层板因纵向收缩而产生的开裂,减少由接缝引起的路面病害,提高路面使用性能的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介绍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工艺、施工设备配备、施工参数,总结了宽幅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施工的经验,解决了侧向布料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6.
论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傅智 《公路》2004,(6):3-7
结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相关规定,分析了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和方法。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新技术能够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汪亚琴 《公路》2001,(5):54-56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采用压板法和切割法设置横向缩缝,常出现断板、板角破坏和啃边现象。对缩缝板材料的更新改造及施工工艺的选定,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降低了施工和养护成本,促进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上更加广泛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尚传  傅智  赵晓明  王毅轩 《公路》2005,(12):77-80
抛石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将大粒径卵石或碎石按规定施工工艺抛入普通水泥混凝土中而形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抛石代替了一定体积的水泥混凝土,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因此这是一种低造价水泥混凝土路面形式。主要研究了抛石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抛百粒径、抛百位置、基体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提出了抛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介绍了试验段使用效果,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周直  戴宠丝  方明准 《公路》2007,(2):33-37
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风险指标体系,确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风险预警指标及其阀值和相应的风险预警信号。应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风险预警模型,从而增强了抵抗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复合式路面温度场分布与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胜 《公路》2006,(11):16-22
PCC AC复合式路面是一种“刚柔相济”的路面结构形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存在,使得PCC AC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有较大的不同,并且沥青混凝土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的大小。结合尉氏~许昌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重点分析了PCC A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场分布与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