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鹏  徐卫平  吴荻 《时代汽车》2024,(4):101-103
在全球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社会不断倡导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受到社会民众的青睐。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对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职业院主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在职业院校中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还在不断探索。文章分析了目前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梳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以及提出五项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绿色税制体系对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引导均发挥较大作用,政策效果显著。特别是日本提出2050年碳中和目标后,进一步改革汽车税制,引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本文主要梳理了日本汽车税制从购置到保有使用各环节税收政策,特别是引导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并从税收结构、税制要素等方面对比分析中日汽车税制,提出可借鉴的实施经验,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汽车税制,加强税收对汽车产业节能降碳引导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备受人们关注。电动车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探析汽车碳排放、居民对汽车的选择偏好的研究进程和发展趋势能帮助该领域学者更明确的发现研究热点。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年度分布、关键词词频统计、关键词时间线分布方面梳理了研究的发展脉络,揭示了汽车碳排放、居民对汽车的选择偏好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汽车领域,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并已被《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等列为亟待突破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5.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汽车领域,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并已被《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等列为亟待突破的核心技术。汽车轻量化不能以牺牲汽车安全性为代价和前提,如何提升汽车安全性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动力,是保障交通参与者出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发展迅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动力电池产量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退役动力电池逐年增多。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能够减少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文结合近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对2030年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动力电池产量及退役量进行预测,并对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可减少的温室气体进行计算。经预测到2030年中国基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达到705.9万吨CO2当量,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量为1187.6万吨CO2当量,因此对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出行领域碳排放占比较高,且呈现增长趋势,是我国“双碳”工作重点领域之一。个人碳账户产品能够评估居民的减排贡献,并通过提供奖励的方式,引导居民选择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本文按照互联网平台、企业、政府、银行机构分类梳理了现有的个人碳账户产品,分析当前个人碳账户产品发展现状,同时梳理出当前存在的运营主体割裂、减排核算标准不统一、数据无法互通互认、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方面的问题,为车企进一步参与个人碳账户减排场景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立法,减少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碳排放问题,有效地回收利用电池,推动并建立新能源企业保险制度,提高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结合碳中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伟国 《时代汽车》2023,(3):131-133
我国在不断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发展目标中,汽车行业的发展迎来新局面。节能减排、轻量化、安全舒适成为当前汽车主要发展方向,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在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工艺方面逐渐研发出新技术,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增添新动力。本文分别对车身设计新技术与制造工艺新技术进行分析,并探究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及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以便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汽车行业来讲,节能、减排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传统汽车节能和排放性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碳减排"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反映近期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汽车技术研究进展,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双碳"相关的汽车理论与技术创新,促进汽车相关技术发展与应用,《汽车工程学报》编辑部拟组织出版一辑"碳达峰、碳中和"汽车关键技术专刊。  相似文献   

11.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污染减排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主要的碳排放大户,因此在“双碳”背景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低碳设计至关重要。优化工艺和清洁生产是低碳的首要控制因素,通过选择先进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可从源头控制能量的消耗,加强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从“双碳”角度出发,在清洁能源的利用、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智能控制等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设计进行全方位分析,同时提出城镇污水处理厂未来工艺的选择方向,以期为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设计提供可参考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易荣  贾开国 《隧道建设》2022,42(12):1977-1984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中国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科学系统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将为碳源减排与碳汇增容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基于地下空间的自然资源属性和人工建筑属性,提出地下空间2种减排增汇方式: 其一是利用地下可再生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其二是利用地下空间置换地表土地增加城市生态绿地。然后,以具体实例和数据支撑,多角度分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与“双碳”战略目标关系,即: 提升碳吸收能力;降低能耗、储碳固碳;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最后,提出“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即: 工程建设转向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平面扩张转向地上地下协调发展、工程施工转向低碳生态技术、单一资源开发转向统筹复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物等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系列燃油车节能减排政策与规定,对汽车排放标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各大车企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在发动机技术方面用尽心思,摸索着中国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正确走向。但是,中国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汽车线束用插接器是汽车电线束线路连接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外汽车消费市场巨大,国内汽车生产量达到两千万台以上,带动了巨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市场。在国家经济转型,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线束插接器的标准化推进实施可降低资源消耗,同时降低了汽车线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优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遵循市场发展的道路。通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及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充分的了解,提高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作为交通领域CO2排放强劲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绝对主体,是CO2减排的重要领域。文中以长沙市为例,基于IPCC2006的碳排放计算公式,结合燃油密度和燃油中碳含量百分比,以不同车辆类型统计分析了长沙市2010—2014年道路交通CO2排放量,结果表明小型载客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是导致长沙市道路交通CO2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限制小型载客汽车出行和替代燃料的减排措施,其中降低小型载客汽车交通出行率的同时提高大型载客汽车和地铁的出行率的减排效果明显;建议构建以新能源公交、地铁与慢行交通为主,新能源出租车、小汽车为辅的交通发展模式,降低城市交通CO2排放。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国家工业体系的象征,汽车是各项新技术应用的落脚点。在全球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必然。汽车产业的产品、技术、模式、业态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汽车行业进入颠覆性改造与革新的崭新阶段。由湖北东风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与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联合出品的《汽车科技》,从1973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发言者,持续为推动中国汽车领域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国家工业体系的象征,汽车是各项新技术应用的落脚点。在全球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必然。汽车产业的产品、技术、模式、业态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汽车行业进入颠覆性改造与革新的崭新阶段。由湖北东风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与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联合出品的《汽车科技》,从1973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发言者,持续为推动中国汽车领域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潘长开 《时代汽车》2023,(23):142-144
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汽车制造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探索汽车涂装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此,文章在分析汽车涂装节能减排领域的各项新工艺、新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具体应用路径展开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汽车领域重点的发展对象。从一定程度上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不仅需要了解传统汽车领域的生产那生与维护性能技术,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多地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综合应用型的高水平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