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克  王超  杨苏海  刘鸽 《公路》2022,67(1):151-156
深中通道泄洪区非通航孔桥高墩盖梁均为实心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盖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盖梁支架采用装配式空间异型结构,利用墩身受力,主要由支撑体系、对拉体系及模板体系组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盖梁支架进行受力分析,并对拉杆采用不同预拉力进行结构验算,推算出最优初始预拉力,较好地指导了结构设计和施工,有效保证了施工过程安全.支...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高速铁路大跨度简支箱梁桥质量及经济要求,达到减少返工、提高质量、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该文通过分析大跨度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的特点及难点,提出BIM技术在大跨度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中的应用方案.以56 m箱梁为例,建立箱梁构件、模板、支架、机械、场地等信息模型,基于BIM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三维技术交底、工程量提取、三维场地分析、施工进度管理及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为支架现浇施工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及管理平台,对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精准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  相似文献   

3.
桥梁现浇支架的正确计算和现场实时监测是桥梁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杭埠河大桥主桥箱梁临时支架独有特点:以钻孔桩为基础、贝雷梁跨度较大,这在中国类似桥梁建设中算是一种新的支架施工技术。该文以此桥梁支架结构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和Ansys对支架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了计算,验证了设计支架的安全和可行性。现场采用一种新的高精度的连通管技术建立了支架变形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布置了钢弦式应变计对支架的应力进行测试,从而实现了主桥箱梁浇筑与张拉过程中支架变形和应力的实时监控。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支架的变形与应力均在安全范围内,确保了桥梁结构的施工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王汁汁  张勇  王维 《公路》2021,66(11):182-188
重庆长寿长江二桥为跨长江大型悬索桥,主跨采用钢箱梁,选用缆索吊装技术进行主跨钢箱梁吊装.基于BIM技术开展缆索吊装系统的研究,建立钢箱梁及缆索吊机参数化模型,进行方案比选、碰撞检查与施工模拟,结合定点起吊、全回转吊具吊运、悬吊技术、牵引合龙等技术,在不搭设支架与横移梁的前提下,解决了钢箱梁安装精度问题;通过BIM模型进行施工过程可视化监测、危险源梳理与安全管理,保证了吊装过程安全可靠,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可为同类型桥梁缆索吊装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公路上,跨线桥的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施工安全,才能确保桥的质量与安全。以高速公路跨线桥为对象,对BIM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BIM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建立了公路跨线桥全管理模型框架,分析了实时安全控制、职能安全管理、进度安全管理、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碰撞冲突安全管理、安全决策等在高速公路跨线桥中应用,通过BIM的4D施工模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分析,通过可视化检测,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消除不利安全的因素,通过将BIM技术引入到跨线桥施工安全管理中,可极大提高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DSSG03标主通航孔桥为跨海特大钢构斜拉桥结构,本文依托此项目进行索塔BIM技术应用及有限元分析。索塔的空间曲线建模采用Revit与Dynamo结合的技术路线来实现。通过精确的模型进行索塔结构及施工措施的计算及管理,核对主材工程量并校核碰撞点,并辅助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同时将BIM模型导入至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保证了施工极端工况下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肖建辉  党如姣  喻鲲鹏 《隧道建设》2017,37(Z1):137-142
在盖挖逆作车站施作过程中,水平结构板作为水平临时支撑结构和永久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基坑的安全,其外观质量也直接决定车站的整体形象。为了解决水平结构板采用的地模使得混凝土表面缺陷较多,且地模混凝土易与结构混凝土粘结一起不易脱落等问题,现场采用矮支架搭设模板。通过在深圳地铁车公庙枢纽工程中矮支架模板的实际应用,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矮支架模板可有效保证浇筑混凝土外观质量;2)模板表面比地模法施工不容易受污染;3)矮支架搭设过程灵活多变,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外观形状;4)易脱模,安全性高;5)当地质条件软弱、结构板形式复杂时,矮支架模板更能适应快速施工要求,解决地模法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8.
依托国道108线禹门口黄河公路项目,基于美国Bentley公司及其BIM平台,运用Micro Station、Power Civil、Navigator等系列软件,解决斜拉桥施工过程动态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问题。从三维交底、碰撞检查、限额领料、进度管理、安全质量管理、施工过程资料管理等方面入手,分析禹门口黄河公路斜拉桥工程特征、软硬件配置要求、三维BIM模型系统构建等BIM实施客观条件,探索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如何运用BIM解决技术问题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无支架翻模法施工以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为重要支承主体,无需搭设满堂支架。模板采用完整断面定型钢模板,模板不占用施工场地,可循环使用,无需配置太多的数量。施工工作平台则是与爬升模板连结为一个整体,随着桥墩不断向上施工。该文结合天定十七标盐沟大桥和武罐七标大岸庙特大桥进行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的模板、操作台、安全爬梯的加工、制作,以及安装方法、监测方法、加固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异型断面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确保施工安全,以北京地铁6号线3标1号换乘厅工程为例,采取假定简化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各个施工工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与建议如下:1)类似工程设计时应适当增加桩体长度及与B型桩的连接刚度以增加围护结构的稳定性;2)楼板形成的框架体系约束作用明显,为控制围护结构变形提供了有利条件;3)异型基坑的内支撑体系布置应充分考虑基坑异型带来的薄弱点,在结构断面的变化点应重点关注。通过快速及时完成桩体之间的连接、增大平台下部钢支承的刚度和预应力等措施确保平台稳定。  相似文献   

11.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江北、江南侧桥塔塔高分别为228.5、222.5 m,结构尺寸大,受力复杂,考虑桥塔受力、施工便捷性及主缆与斜拉索面协调布置等,确定采用C60混凝土门形桥塔。桥塔由上、下塔柱和上、下横梁组成,塔柱和下横梁为单箱单室截面,上横梁为开口槽形截面,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混凝土齿块组合的索塔锚固结构,桥塔顶部主索鞍局部承压区采用间接钢筋网片加强并预留索鞍预埋件的布置空间。设计过程采用BIM技术优化局部设计细节,钢锚梁及钢牛腿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外表面均采用防腐涂装体系进行耐久性设计。采用MIDAS Civil软件对桥塔整体受力进行分析,并对槽形断面上横梁基于经典理论、规范验算、实体有限元模型论证其结构安全性;基于ANSYS板壳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板厚下钢锚梁锚下加劲板剪应力集中系数,以指导钢锚梁加劲板设计。桥塔塔柱采用支架法和爬模法施工,上、下横梁均采用支架法与塔柱异步施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滨海吹填地区桥梁净空低、支架经济性差的问题,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采用一种新型支架施工技术和扣件式钢管支架体系,通过结构模型及力学设计进行了相应优化,以确保承载力要求。通过分析和实践,验证了该支架施工技术不仅能节省满堂支架与贝雷桁架间的过渡型钢平台,而且布置灵活,材料利用率高,可靠性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深安黄河大桥主桥为下承式蝶形拱桥,主墩采用V形墩,分5次浇筑成型,其中V形支腿分3次浇筑,需设置2道临时预应力钢筋.为指导V形墩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采用ANSYS建立V形墩三维仿真模型,分析施工过程中V形墩及模板支架的应力和变形.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V形墩和模板支架的应力和变形比较小,临时预应力的设置正确,按此指导施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桥梁工程高墩施工中施工速度、平台作业空间、支架刚度及避免错台和施工安全等问题,结合石公庄高架墩柱施工中采用的翻模法施工技术,从工序安排、模板设计、钢筋、混凝土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山区桥梁高墩施工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桥梁临时支架安全监测一直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桥梁临时支架安全监测系统。结合工程实例,对赣州市中心城区赣南大道快速路工程一标段某装配式桥梁临时支架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实践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装配式桥梁临时支架安全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层次化,具有一定的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磊 《中国电动车》2006,(8):234-235
通过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上部挑檐模板支架计算,确定搭设方法指导施工,保证结构安全稳定承载。  相似文献   

17.
高原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大跨度铁路拱桥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需对其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合我国西部山区部分已建及在建大跨度铁路拱桥施工实例,研究该类桥梁的主要施工技术。结果表明:拱座基础开挖前应进行边坡防护,扩大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整体嵌固式基础、斜(竖)撑基础采用隧道式开挖方法施工,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拱座混凝土;大跨度拱桥一般采用斜拉扣挂悬臂法施工,拱圈采用缆索吊机吊装,缆索吊机的跨度及吊重能力需经综合比选确定,扣、缆塔可选择合建或分离设置方案;钢结构拱上立柱及上部结构采用缆索吊机安装,混凝土梁采用挂篮悬浇或支架法施工。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阶段精细化建模,以提高智能化施工。  相似文献   

18.
基于BIM技术,对公路隧道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将BIM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全过程安全管理中,在施工前模拟应急疏散、专项方案编制以及安全措施费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空间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交底、监测数据处理,同时指出基于BIM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施工后需做的工作。结合四川某公路隧道,使用BIM技术对安全信息模型进行构建,模拟4D施工过程,对进度计划、施工方案以及设计缺陷等展开全面检验;为找出可能存在的碰撞冲突,需要施工空间碰撞检查;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结合实际施工进度,及时反馈施工作业的现场安全状态,贯彻落实信息传递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支座布置形式对异型曲线钢箱梁桥支座水平反力的影响、提出对结构有利的支承布置方式,以一实际的异型曲线钢箱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精细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自重、二期恒载、温度作用和汽车活载等荷载下10种支座布置方式产生的支座水平反力。通过综合分析,提出较合理的支承布置方式,减小支座的水平反力,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为类似异型桥梁的支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光  刘学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131-135,142,M0016
成都市红星路南延线跨府河桥梁工程采用44 m+150 m+55 m的孔跨布置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钢箱拱和钢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全部完成拼装焊接后对吊杆和系杆进行张拉,完成体系转换,拆除钢箱拱和钢梁支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合理的体系转换是保证支架拆除过程中和拆除后结构安全的前提,并且决定了成桥下结构的应力状态和线形状态。采用桥梁专业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通过施工过程中现场实际数据与理论计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综合控制方法进行施工监控,对设计初期参数进行反复的修正和调整,最终桥梁结构的线形状态和应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