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内轮廓的确定是隧道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低等级公路隧道未能像高等级公路隧道一样形成较为完善的设计体系,而现行规范仅给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造成各设计单位在同一区域设计时采用的标准差别较大。以省道S306仙莲线德兴城区段改建工程中猪油岗隧道为例,对低等级公路隧道内轮廓拟定方法进行详细讨论,并且分析了其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隧道内轮廓的拟定在满足建筑限界的条件下,结合隧道受力情况尽量提高断面利用率,同时应进行必要的机构受力分析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2.
单洞四车道公路隧道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控制单洞四车道公路隧道断面形状的几何尺寸为变量、以隧道的内净空面积和内轮廓周长为目标函数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优断面几何尺寸;进而对断面优化后的单洞四车道隧道的仰拱优化设计、隧道施工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也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单洞4车道隧道内轮廓关键指标统计分析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单洞4车道隧道的构造和设计尚无明确规定。基于其内轮廓设计角度,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应将扁平率作为其关键指标。同时,结合对已建成类似隧道工程内轮廓扁平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指出对于分离式双洞8车道或单洞4车道隧道,其内轮廓设计时,扁平率(不含仰拱)取0.485,扁平率(含仰拱)取0.605,矢跨比取0.406,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可为4车道公路隧道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激光隧道限界仪在公路隧道初衬轮廓断面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藤金龙  于炳炎 《公路》2003,(8):163-165
激光隧道限界仪检测方法在隧道断面量测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结合公路隧道初封轮廓断面检测,总结激光隧道限界仪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得出用激光隧道限界仪进行公路隧道初衬轮廓断面检测是可行的、有效的,并可推断开挖轮廓,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预测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传播状况,界定了公路隧道内的长空间声场特性,系统阐述了3种基于像源理论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在实体隧道中测定声源分别为低频和高频、接收者在不同位置时的噪声值,并将其与三种理论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干模型在低、中、高频范围内比不相干模型和ASJ模型能更精确地预测隧道内噪声传播状况,其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2dB左右;而不相干模型和ASJ模型仅可用于预测高频段时噪声的平均值。可见,相干模型是预测以中低频为主的公路隧道内交通噪声传播的合理模型,该预测模型可用于进行公路隧道内降噪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中外公路》2021,41(3):212-216
为了提升低等级公路隧道服务品质、保障隧道通行安全,对《公路隧道提质升级技术指南》进行了补充,提出隧道交通工程设施的布设应该满足人因理论、路侧宽容性设计以及最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原则。并对低等级公路隧道提质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于标志系统、视线诱导设施、轮廓带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采取标志竖向排列、按重要度排序改善标志系统设置混乱的问题;通过隧道入口诱导设计,解决隧道入口诱导性差的问题;采用轮廓带勾勒隧道轮廓,明确空间路权;并提出采取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设施的可视性和完整性,弥补现有规范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曹磊 《公路隧道》2000,(2):23-26
作在川、粤、闽地区多处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实践中充分体会互公路隧道经济设计的重要性。本试从隧道平纵面优化设计、设计标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型设计施工体制等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希望能以点带面吸引同行科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吴德兴  周红升  郭洪雨  郑国平 《隧道建设》2015,35(11):1182-1187
基于目前国内外对大断面通航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尚无可参照的标准规范,以富春江七里泷航道通航隧道工程项目为依托,分析满足隧道水下断面形状要求、水上部分建筑界限要求以及通航隧道安全保障的措施要求,并结合围岩及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应用最优化方法及相关分析计算,对隧道内轮廓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满足Ⅳ级单线航道的大断面通航隧道断面,综合经济性及结构受力角度合理性考虑推荐采用曲墙式断面。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州东环高速公路龙头山隧道,分析了双向8车道超大断面公路隧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设计原则与施工要点,并给出了设计与施工的具体方案。对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的设计方法、施工及其监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表明在充分掌握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利用中国目前的施工技术,可以实现超大断面隧道的优化设计与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
广东清远蟠龙隧道选择采用设置双侧检修道的扁平三心圆内轮廓断面,隧道扁平率为0.57,内轮廓断面比较扁平。隧道断面具有断面利用率高、结构受力均匀、合理的优点。介绍了蟠龙隧道的设计,可作为其他类似项目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通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彦民  曹振 《公路》2005,(4):186-191
高等级公路上的特长隧道,由于车辆密度大。在隧道运行时排出废气多,影响隧道中空气质量。如不采用良好的通风设备,以新鲜空气置换隧道内的污染空气,将会影响司乘人员健康,同时汽车行驶在隧道内会散发出烟雾,掀起粉尘。降低隧道内能见度,不利于行车安全。尤其是在隧道内因交通事故而塞车时,甚至发生火灾的特殊情况下,通风就显得越发重要。而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确定是通风设计中的关键,它依赖于诸如交通量、气流速度、废气标准等复杂因素。GZ40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单洞长34079m,本文结合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的工程实际情况,对运营通风进行了技术设计,并对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特长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要回顾了各国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含有CO的环境中,CO对人的时间意识、视力敏感度以及行动反应能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据限制公路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目的是保障隧道内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建立了确定特长公路隧道内CO浓度设计限值的剂量—反应方程。以某特长公路隧道(长18.020km)工程为例,取CoHb=2%,得到了机动车以不同行驶速度经过该特长隧道对应的CO浓度设计限值。其结果可供相关特长公路隧道在环境保护、通风和防火灾方案设计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汽车前灯散射角、隧道标准断面以及驾驶人在隧道中驾驶规律的研究,并考虑汽车左转与右转行驶的不同特点,计算出了不同设计速度下满足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螺旋展线停车视距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结果表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曲线隧道内停车视距的要求;计算给出的最小半径不仅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曲线隧道内停车视距的要求,而且可以保证隧道不加宽和超高不过大的要求,保持隧道内轮廓的统一,减少了设计和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14.
以公路隧道环境及节能问题作为研究目标。首先对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模拟仿真过程和节能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以公路隧道内的CO污染物为控制参数,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及组分传输方程组,采用UDF技术(User-Defined Function)对隧道通风系统的直接控制法和模糊控制法进行编写用户程序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直接控制法相比,模糊控制法不仅节能,且风机的寿命更长。研究成果能够用于隧道不同通风策略的优化设计及风机控制策略的节能评估。  相似文献   

15.
江肇高速公路毛毡岭特长隧道主体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毡岭隧道是广东省目前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按单线计总长9583m,为双洞6车道。介绍了毛毡岭隧道主体工程设计的有关技术和处理原则,对该隧道的内轮廓、衬砌结构、防排水设计、洞口设计、监控量测及安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其它同类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蔡能  方标  张泉  李念恩  贺德军 《公路工程》2008,33(6):25-29,37
以公路隧道环境及节能问题作为研究目标。首先对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模拟仿真过程和节能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以公路隧道内的CO污染物为控制参数,采用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及组分传输方程组,采用UDF技术(User—Defined Function)对隧道通风系统的直接控制法和模糊控制法进行编写用户程序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直接控制法相比,模糊控制法不仅节能,且风机的寿命更长。研究成果能够用于隧道不同通风策略的优化设计及风机控制策略的节能评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路隧道路段安全事故多发问题,从运行安全的角度对运行速度协调性、隧道安全设计范围、隧道洞口线形一致性、隧道内安全运行视距等4个方面展开对公路隧道线形设计的分析,为公路隧道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含有二氧化氮(NO2)的环境中,过高的二氧化氮浓度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但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却没有对二氧化氮浓度排放标准进行规定。为了保证城市公路隧道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以某隧道(620m)工程为例,结合隧道智能监控系统数据分析,提出在城市公路隧道内二氧化氮浓度的排放限值,以及相应的通风方案,为城市公路隧道监控系统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毛毡岭隧道是广东省目前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按单线计总长9583m,为双洞6车道。本文介绍了毛毡岭隧道主体工程设计的有关技术和处理原则,对该隧道的内轮廓、衬砌结构、防排水设计、洞口设计、监控量测及安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其它同类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高速公路隧道数量越来越多,其运营安全和节能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公路隧道通风设施在长大公路隧道机电设施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长大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的重要保障设施。长期以来,长大公路隧道能耗大、运营费用开支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安全经济的隧道节能技术,特别是隧道通风节能技术尤其重要。本文以江西省井睦高速公路井冈山特长隧道为工程依托,开展了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综合节能研究,从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施优化设计、风机智能控制、节能型通风供配电设施以及运营管理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可为今后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节能方式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