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集团技术》2003,(5):28-28
“21世纪海上力量”思想计划使美国海军具有操纵海上战争的能力。该思想基于三个主要概念:“海上攻击”、“海上防御”和“海上基地”。“海上攻击”使用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发射的弹药、特种作战部队及海军陆战队,将提供大范围的攻击性力量。关键的技术包括:自主巡航无人机、无人作战飞机、超音速导弹、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沿海战中快速地取得决定性胜利,美国海军将建造沿海战舰。它具有较强的机动性、隐身性和生命力,能增强沿海作战的灵活性。该船体设计将通过新的螺旋形开发方式打破传统的造船概念,为造船工业部门带来商机。沿海优势战舰将同DD(X)、CG(X)战舰一起构成21世纪的系列舰艇,并成为美国“21世纪海上力量”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岸防部队是海军编成的主要兵种之一,是国家海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往的战争表明,岸防作战的成败甚至直接关乎国家的安危。海岸防御实际上是沿海国家能否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最后安全屏障。中国近代以来屡遭外来海上强权的欺辱固然是缘于国力以及国家海上力量的柔弱,然而长期忽视海防力量及其设施建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自新中国海军建军开始,即对海军岸防部队这一兵种予以了重视和着重发展,在漫长的中国海岸线迅速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岸防体系,为特殊年代保卫国家沿海安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当时间进入21世纪,面对信息化的高技术战争形态,海军岸防的任务、使命、主战装备以及作战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作为海军编成的重要兵种之一,岸防部队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岸防始终是国家国防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拥有18000千米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土和6500余个大小岛屿,拥有很多具备重要战略和经济价值的沿海港口、城市和外岛。海洋对于中国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近代所受到的侵略基本上都来自海上的教训也证明控制海洋是国防的根本。 现在中国的海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海岸线和近海进行单纯的防御,而是要通过前出部署将防御范围向外扩展。中国既然已经建立起了攻势防御和积极的国防政策,那么海军就必须将其角色由防御转换成带有进攻色彩的打击力量。广阔的海洋是中国海军保证国家海洋权益的棋盘,而岛屿和可利用的海岸则是这个大棋盘上有价值的“行营”。正如飞机无法占领敌人的阵地一样,单纯依靠海军力量也不可能长时间对大面积海域进行控制,依靠海上固定基地完善制海权(包括制空权)需要由两栖部队来完成。世界上具备现代化战争实力的海军力量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陆战部队,而保证海军两栖力量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则需要两栖登陆运输舰艇的支持。要想真正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和资源,中国海军不但需要强大的作战舰队,而且必须拥有一支具备强大战略威慑能力的海上兵力投送系统,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两栖部队是体现威慑力的保证,而海军两栖作战舰艇则是将威慑转化为攻势防御战斗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海上攻击曾一度表现为向敌方舰艇或岸上防御设施发射炮弹。但在今天,像二战时期轰轰烈烈的海战场面已难以再见,海军攻击更多的变成了从海上对敌纵深目标实施远程打击和支援地面部队行动。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海湾战争,还是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海军都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对陆攻击作战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重任,甚至每场战争都是由海军舰艇发射的远程对陆攻击导弹发起首轮攻击。目前,世界各国海军都在不同程度地增强自身的对陆攻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海军一直奉行近海防御的战略原则,建造装备了大量适合近海防御作战的导弹艇,主要是021“黄蜂”级、024“河谷”级、037ⅠG“红星”级、037Ⅱ型“红箭”级四种型号。这些导弹艇在我海军装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维护我国早期的海上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海军战略的改变和新型作战舰艇的服役,  相似文献   

7.
水面舰艇具备再好的防空性能也无法避免现代化作战飞机的杀伤,而潜艇对于飞机来说更是处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的被动状态之中。现代化的海军航空兵可以成为配合海军舰艇部队作战的力量倍增器,缺乏海上空中作战力量支持的海军舰艇部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海军在初创时期就建立起了一支具备较强战斗力的海军航空兵部队,作为中国空中作战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在我军现代化的立体多兵种协同作战体系中具有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海军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海上作战力量。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一批新型水面舰艇的陆续下水服役,中国海军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加快了向远洋迈进的步伐。从总体上看,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无疑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目前,中国海军大吨位水面舰艇的数量较少,而且从各方面情况看,今后大吨位水面舰艇的建造数量仍然有限,至少在近期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为保证海军整体作战能力,建造吨位小、作战能力稍弱、建造费用较低的护卫舰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设计建造导弹护卫舰至今,已建成40多艘各型护卫舰,占海军水面舰艇主力的60%以上。其中数量最多、性能最先进的就是在90年代初期建造服役的江卫级护卫舰,它代表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导弹护卫舰设计建造能力的最高水平,对我国未来新型护卫舰的发展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冷战的结束使东西方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骤然下降,从而导致大多数海岸国家的海军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着眼于局部战争和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成为海军当前的首要任务。 世界海军的任务,首先表现在当前的局部冲突中及在可预见的21世纪之初,其特点是在沿海地区进行陆、海、空作战以及建立能够在世界海洋任何地区作战的快速反应部队。为此,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艇将成为用于海上作战的主要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0.
美国海军综合作战系统发展与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海军计划在21世纪前20年内对其水面舰艇进行一系列的现代化改装,其中重点是综合作战系统的改装。较详细地阐述了美国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海上火力支援系统,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综合防御电子对抗系统以及舰艇自防御系统等的发展计划,并对这些综合作战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中国海军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岸防部队组成的中国海军是维护国家领土安全、海上交通线畅通和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以海洋作为舞台和战场的海军是宣示国家主权和体现军事存在的主要力量,强大的海军将是新世纪里中国在国防安全和国际政治较量中维护利益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与大型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潜艇的快速发展相比,中国海军在现代两栖舰艇的研制及海上投送力量方面的发展并不十分引人注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海军装备的各型一线主战装备都是按照近海防御的作战思想研制的,中、远作战能力极为有限,尤其是现代两栖作战和海上兵力投送能力仍然依靠着数量众多但吨位较小、航行性及适航性差、功能单一、装载能力有限、自身防御能力和续航力也非常有限的中小型登陆舰,所采用的作战方式也是传统的平面登陆。  相似文献   

13.
反潜舰艇是指以对潜艇进行搜索、跟踪、驱逐、打击为主要作战使命的水面作战舰艇。随着潜艇设计及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潜艇(包括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综合作战性能已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航速、攻击力、隐蔽性及自动化程度等主要性能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作为现代海军中的一支重要作战力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潜艇性能的提高对水面舰艇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世界各国都加速了现代反潜技术研究,逐步建立起了由水面反潜舰艇、空中反潜飞机及水下反潜潜艇构成的立体反潜体系,其中反潜舰艇是这个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世界军事格局及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发生变化,中国海军所面临的潜艇威胁日益凸显,加之中国现代反潜舰艇发展滞后,所以应对现代反潜作战的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对未来中国海军完成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护海洋资源和海上交通运输线的畅通等作战任务都将产生不利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全球军事力量的发展,各国在海上作战系统展开了军备竞赛。海军力量的壮大引起了舰艇导弹系统的迅速发展。为了提高海洋军舰的防御能力,需要建立精确的导弹防御系统,对敌方威胁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决策模型。本文针对舰艇导弹防御系统决策模型对危险识别评估的高精度要求,采用动态贝叶斯网络,使用证据传播算法对贝叶斯网络的节点和传递函数进行分析,进而评估导弹的危险系数,显著提高了舰艇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舰艇生命力的重要性,回顾了水面舰艇生命力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指出生命力技术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生命力技术已成为21世纪世界海军舰艇平台技术研究热点之一。21世纪的先进舰艇设计中,已将生命力置于与作战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军的发展战略受到当时多种因素的影响,防空,反潜能力相对于反舰作战一直显得滞后.相应的作战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对当时以奉行近军防御作战为主的中国海军而言并不是特别大的弱点.但随着周边安全形势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进入90年代后中国海军战略已由原来的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转变.海军的作战范围显著扩大,如此一来,防空和反潜作战的重要性就日益凸现。 针对所存在的不足、中国海军在90年代后着重加强了反潜和防空能力建设,装备了具有较强反潜、防空能力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反潜直升机等,但就反潜能力来说,由于“欠帐”太多,因此除潜艇力量具有一定规模外,重要的航空反潜力量仍很薄弱,这无疑严重影响到中国海军反潜作战的整体实力.难以适应未来高强度反潜作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海军作战有了战略性的变化,这必然会带来更加复杂多变的电磁兼容问题.对21世纪海军作战带来的电磁兼容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海军新装备、新技术产生的舰艇电磁兼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防科技能力的快速提高,中国海军从水面舰艇、潜艇、飞机到各种舰载、机载设备和武器等整个海军装备技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态势。今日,中国海军已经进入一个在装备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加紧完善现代作战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跻身于世界强国海军之列。但相对于当前及今后中国海上力量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中国海军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综合补给舰是一种可在海上航行或停泊中为已方舰艇提供燃料、淡水、食品等消耗品和鱼雷、水雷、炮弹、导弹等武器的后勤保障舰只。作战舰艇可通过航行补给延长活动半径,提高在航率,增加海上活动时间,避免了对固定基地的过分依赖。综合补给舰强大的舰队支援能力受到许多海军重视,起初只是美国、前苏联等具有远洋作战使命的海军强国发展这种后勤保障舰只,随后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等海军也开始纷纷仿效发展,一些没有设计建造能力的中小国家则向国外订购,以便使本国海军的海上航行、作战能力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补给舰性能的高低、数量的多寡是衡量一国海军是否具备真正远洋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海军水面作战舰艇的设计已无法满足现代海上战争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设计将把重点集中在隐身性、航速、操纵性、对反般和巡航导弹的防御,以及愈来愈多地使用舰小电子设备。通过上千次的水池试验而发明的大型深V型船型设计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