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评估宁宿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60℃条件下的高温稳定性状况,综合考虑车流量、路面结构层材料和病害分布特征,选择了频繁养护路段、常规路段、深车辙路段三种断面类型,共计9个断面,采用MMLS3试验验证在不同加载条件下最大车辙深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该高速公路高温稳定性状况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频繁养护路段车辙深度略高于其他路段,SMA-13面层高温稳定性较其他材料稍好,同时,该高速公路高温稳定性状况现阶段良好,但车辙深度发展并未进入稳定期,仍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调查,分析了该路段产生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对比了已有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的途径,并结合当地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了车辙养护措施的遴选.进一步优化了车辙养护技术方案,并对现场车辙养护试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与评价,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车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有很大比例是与车辙病害相关的。车辙病害的维修比较困难,其养护方案的设计不仅涉及到沥青的表面层.还涉及到中、下面层,因此产生的费用巨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道路交叉口的车辙问题,苏州公路管理处近几年在部分新建道路交叉口中采用了抗车辙型外掺剂路面。通过对各种类型混合料性能的研究以及通车后抗车辙性能的跟踪观察,评价几种路面类型的实际抗车辙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缓解交叉口车辙病害的发生以及路面养护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路面养护大中修实体工程,对沥青混合料掺加抗车辙剂前后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XR型抗车辙剂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对其抗水损害性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路用性能检测表明:添加抗车辙剂的路段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其车辙深度及增加幅度均小于未添加抗车辙剂的路段。  相似文献   

6.
车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有很大比例是与车辙病害相关的。车辙病害的维修比较困难,其养护方案的设计不仅涉及到沥青的表面层,还涉及到中、下面层,因此产生的费用巨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车辙试验无法描述沥青混合料侧向隆起、流动等变形形态的问题,本文利用线激光和相机,设计、搭建沥青混合料车辙断面变形图像采集系统,通过采集典型的骨架密实型、悬浮型和骨架空隙型混合料的断面变形图像,由图像处理技术及格子计数法获得用以描述这些混合料试件的车辙变形形态的特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参数能够反映混合料内部荷载扩散、流动变形能力及压密松涨综合效应等混合料内部信息,为评估材料高温性能等方面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法国PR PLAST.S沥青结合料添加剂路用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交通量增长和超载车辆增多,车辙产生很普遍,法国PRPLAST.S添加剂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的专用产品,该文论述了该产品的性能指标、原理、实验结果、用量和工艺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省某省道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连续6年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车辙是该路的主要病害。文章分析车辙病害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次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尝试使用易密实沥青砼车辙处治技术,具体分析了此种混合料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并对试验路应用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观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不仅能消除车辙病害,且表面功能特性也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结果为路面车辙处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并根据具体形式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养护方法,为沥青路面从设计,施工到养护提供了一些参考。车辙是沥青路面使用期内的常见破坏形式之一,车辙常见于沥青柔性路面,位于行车道车轮行驶处,每个车道有两条车辙,多数是由于超载车辆反复行驶、碾压、挤压形成的带状凹槽。  相似文献   

12.
MS-4型微表处是一种对针对较深车辙病害的养护处置手段。为探究MS-4型微表处在实际施工应用中的处置效果,项目依托G234线国道(双峰段)提质改造工程,从MS-4型微表处的混合料设计、施工控制要点以及试验路的应用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S-4型微表处由于扩大了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并提升了粗集料比例,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能力有所增加。试验路检测结果显示MS-4型微表处能够对较深的车辙病害进行很好的处置,同时路面的平整度得到有效恢复,整体路况评价为优。  相似文献   

13.
微表处技术是近些年来在公路养护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措施,它的特点在于施工的速度较快,整体的抗滑和抗磨性能好,用在车辙修复中有着较好的效果。主要内容就是对微表处的相关工艺进行介绍,并分析如何在车辙修复工作中运用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结合微表处条带式施工在连徐高速公路路面车辙处理中的应用,从路面车辙病害成因、维修方案选择、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条带式施工及质量控制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同类养护维修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水车辙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别评价了Type-B(美国级配)、改良型SMA-10、OGFC-10这3种级配和SBS改性沥青、普通沥青+8%抗车辙剂和高黏弹沥青3种结合料组成的9种超薄层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有5种超薄层沥青混合料,即Type-B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改良型SMA-10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Type-B高黏弹沥青混合料、改良型SMA-10高黏弹沥青和OGFC-10高黏弹沥青混合料满足现有规范对水稳定性的要求,其中改良型SMA-10高黏弹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条件前后的车辙动稳定度不仅分别是其他8种混合料的2.0~4.5倍和2.0~4.7倍。推荐该混合料用于重要的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或重交通道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或维修。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比较普遍,引起的原因很多,其中与预防性养护不到住有直接的关系。车辙是公路的四大病害之一,为此应采取快速的、适用的、经济的和先进的预防养护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尚无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确定方法的基础上,以预防性养护核心思想为主要指导,提出基于多指标评价的预防性养护时段起止时间确定方法,同时分析了不同预防性养护方法的适用性,最后以宁夏某高速公路为样本,分析了该公路的最佳预防性养护开始时间。结果表明:该公路高速公路应在第3年开始以路面破损及车辙为主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推荐了养护方法,可为道路养护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次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尝试使用易密实沥青砼车辙处治技术,具体分析了此种混合料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并对试验路应用效果进行了跟踪观测。观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不仅能消除车辙病害,且表面功能特性也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结果为路面车辙处治提供了新的技术储备,可供同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洋 《北方交通》2008,(3):89-90
主要介绍了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机理,以及车辙养护的几种传统方法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20.
S003四平绕城公路位于四平市境内,路面病害以车辙、麻面跑料为主,适合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因此,在这次养护维修中,采用了复拌就地热再生工艺,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