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几年,"共享经济"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关键词,点对点租车租房、基于社交网络的商品共享和服务交易等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共享单车、共享租房、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纷纷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34520亿元,较上年增长103%。按当前发展态势看,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将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共享经济正在不断扩张版图,除了在住宿和出行领域布局,电子消费、文化娱乐等业务均呈上升趋势。在共享经济时代下,同样自带互联网基因的网贷平台能做些什么,成为我近期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共享单车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是人们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有效选择。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对于改善城市客运交通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出行变得更加的便捷、自由。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共享单车的有关基本情况以及现在城市客运交通的现状,并分析得出共享单车对于城市客运交通的影响及其发展转变,为有效促进共享单车与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有效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即使在资本寒冬之时,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物流行业仍存在商业机遇。"互联网+多式联运"新模式将进一步聚焦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区域一体化协同、跨界合作全面提速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一、互联网思维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概述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的重磅政策持续出台,多式联运业务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目前全国  相似文献   

4.
"共享单车"是一项依靠互联网交互平台实现"随订随用"的自行车租赁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共享单车的本质内涵,接着探究了它的产生背景以及迅速发展的原因,最后梳理了2015-2017年间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路径,并预测其进入存量市场后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正>长江新丝路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积极发展"互联网+多式联运"新模式,进一步聚焦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区域一体化协同、跨界合作全面提速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一、互联网思维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概述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的重磅政策持续出台,多式联运业务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目前全国首批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主要港口疏港公路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也已基本建成,包括武汉新港阳逻国际港集装  相似文献   

6.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共享单车在资本寒冬背景下异军突起。本文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特殊到一般的哲学思想,为高校校园安全与交通寻找一种共享经济模式,旨在解决高校"僵尸车"现状,提升校园形象,促进校园、企业、社会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快推进落实技术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近日,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国科发基[2017]175号,以下简称《创新规划》)。1关于《创新规划》编制的背景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愈发明显,新模式、新业态  相似文献   

8.
正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终端等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以简约、极致、跨界、综合、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实现所有船舶、所有船用产品、所有船员、所有相关管理业务、所有应用对象的一体化、便捷、高效、协同、共享等的智慧管理。扫码支付、网购、高铁、共享单车,带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极大便利,被称为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这"新四大发明"都是基于"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智能终端"的"互联网+"的综合应用,这些新信息技术的智慧应用给当今各行各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16,(4):9-13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升级为"3.0版本"——奋发有为型外交。但要理解中国外交3.0版本,最直接的就是了解、理解中国经营南海、布局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新战略。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加强、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以及破解中国能源、资源与贸易安全的瓶颈与困局。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积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塑造地区互信与和平,主动布局地区合作与共同发展,才是中国外交"3.0版本"的真实内涵,世界需要对此多一些耐心与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7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三五"期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达15万亿元,其中安排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5万亿。到"十三五"末,我国沿海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将新增300余个。今年安排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日前印发。李小鹏透露:"《规划》首次将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和新业态作为重要任务,提出要积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经济,促进交通与物流等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时期是拆船业进一步实现规范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拆船业应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建设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抓住市场与科技发展的机遇,在挑战中创新产业,增强实力,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过程中,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据了解,中国拆船协会依照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规划,结合拆船业现状,在2016年底制定并通过了《拆船业发展"十三五"规  相似文献   

12.
张鸣 《珠江水运》2012,(20):30-31
我国内河航运建设投资近年来保持持续高增长,加上各大河运航道网基础设施条件和港口航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使我国内河航运成为水运业发展的"新引擎"。航运界业内人士认为,内河航运业正进入难得的发展"黄金期",应在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快多式联运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联网、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势在必然,世界各国都在摸索可行的办法。我国提出了"数据强国、数据兴国"的国家大数据战略,档案领域提出了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的思路。但是,就目前云技术发展的现状而言,在档案领域全面部署云技术还有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明确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是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互联网+"在海事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6.
吴长荣 《航海》2015,(1):24-25
<正>2014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互联互通伙伴国会议上,再次提出"一路一带"交通贸易大格局建设战略,中国出资400亿美元作基金,将惠及沿途各国人民,也是我国促进世界经济大发展的伟大战略布局。"海上丝绸之路"是大物流的大动脉,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郑和七下西洋航行区域。我于上世纪末有幸跑了几年远洋,多次经过"海上丝绸之路"的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古老产业的航运业,其传统壁垒正在接受新兴的电子商务的冲击。这种冲击,带来的是生机,更是未来。重构供应链与价值链曹德胜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以"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化工具和其所倡导的思维方式运用于传统的航运业,将重构航运业供应链与价值链,推动互联网和航运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实现创新发展。在传统航运中,货源、承运人、消费者都是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发布《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区域协同、国内外有效衔接的商贸物流网络,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结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自"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各行各业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不断涌现,孕育出许多新业态。"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形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对于LNG动力船,业界需要有放眼世界的战略和行动。当下,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我国内河船舶"油改气"进程再提速。业内人士预计,按照目前试点船舶所要求的7年以下船龄计算,船舶"油改气"市场规模或高达300~600亿元,加上新建船舶市场,市场总价值有望达到上千亿元,LNG动力船有望成为继LNG动力车之后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产业链。那么,如何使这一产业获得科学、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让业界能够共享这一"盛宴",值得业界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