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2.
针对大连太平湾海区建港的需要,基于现场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及有关文献,对太平湾海区的水动力泥沙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湾海区波浪潮流动力不强,泥沙来源少,正常天气条件下水体含沙量小,底质泥沙粒径较粗,底质泥沙运动不活跃,海床长期保持稳定,具备深水港口开发建设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4.
5.
为了套子湾工程开发需要,开展了套子湾水动力泥沙问题研究。首先根据套子湾及附近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及波浪资料,对套子湾的潮汐、潮流、波浪、水体含沙量、底质等特征进行分析,给出设计水位及湾口不同重现期波要素;其次,通过不同年代的岸线及水深图对套子湾岸线变化及海床冲淤演变进行分析;最后对套子湾泥沙运动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套子湾为典型的弧形海岸,泥沙来源少,正常天气条件下含沙量很低;潮流动力弱,潮流作用不能使床面泥沙起动输移,波浪作用下床面泥沙以横向输沙为主,沿岸(纵向)输沙率小;泥沙运动总体较弱;海床多年来总体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进一步完善洋山深水港的各项配套功能,港区北侧将通过围垦工程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围垦工程将引起小洋山岛周围海域潮流及泥沙运动发生变化。为解决开发建设的一系列潮流泥沙技术难题,在充分掌握海域潮流泥沙运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Mike21中的FM三角形网格和动边界技术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研究规划方案建设引起的潮流场变化,计算分析各围垦规划方案引起的潮流变化及泥沙冲淤幅度,论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通过大型砂被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海堤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大型砂被的使用材料、施工船机、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功效分析等。结果表明,大型砂被在海堤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应用该技术及工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3.
洋山深水港是我国首个海岛型大港,辟建在以小洋山为主体的北岛链上,与其隔水相遥的是以大洋山为主体的南岛链,两岛链合围成一平面上呈漏斗状海域,斗口西张,直对悬沙浓度极高的杭州湾。为了获取足够的港区陆域和顺直岸线,工程封堵了北岛链的3个汊道,陆联诸岛,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环境。本文根据大量伴随工程进行的水文和地形观测资料,以洋山海域所处特殊环境为基础,从堵汊工程前后进出海域的潮致环流的作用以及港区主通道流场结构的变化等,阐明不同工程期对海域水沙运动和海床冲淤的影响,并据此推断,调整洋山深水港最初建港方案,保存颗珠山汊道的畅通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和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国沿海港口现状和建设技术进展;结合我国宏观政策的变化和国外现代化港口情况,分析沿海港口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围绕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目标,重点阐述深水港口建设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在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工程航道炸礁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中,尽量控制炸礁对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避免对生态环境、生物圈造成不可逆危害。采用逐级提升爆炸当量的办法,通过爆破试验分析,判断出炸礁活动对海洋资源、生态系统及海洋生物圈的破坏程度并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太平湾海域实测潮位资料,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太平湾海区的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性质,日潮不等现象明显;平均海平面在国家85基面下0.05 m,理论最低潮面在国家85基面下1.70 m;设计高水位1.62 m,设计低水位-1.36 m(国家85基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