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了复杂条件下,对新建清远二线船闸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涉及了上游引航道、上游导航墙、上闸首、闸室、下闸首、下游导航墙、上游引航道7大部分,以及围绕该7大部分所进行的金属结构及附属结构相关施工。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一年,北江清远船闸过货量突破5000万吨,同比增长22.06%,北江航道通航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珠江“黄金水道”效能进一步释放。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位于广东省北部,干流全长258公里,是粤北地区连接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唯一水运通道,是广东省航道规划“一横一网三通道”中的三大水运主通道之一,航运地位十分突出。近年来,因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实施,7座千吨级船闸先后建成并投入营运,北江水路货运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北江沿线千吨级船闸累计开闸3万多次,通过船舶约9万艘。其中,北江清远枢纽一二线船闸累计货次,同比增长4.08%;通过船舶43608艘次,同比增长11.44%;过闸船舶平均核载为1960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数据逐年攀升、屡创历史新高,这全得益于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实施和科技引领航道科学管养。  相似文献   

3.
介绍濛里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测量、勘察阶段中适宜BIM设计的勘测手段及成果处理方法,阐述船闸三维建模思路,分析REVIT软件的2种协同模式,提出将船闸工程项目模型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型、采用工作集与动态链接相结合的协同方式,并给出模型的划分思路及协同方法;探索BIM模型与有限元计算软件间的数据交换方式;结合水运工程BIM标准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创建大量标准族并开发了族管理器,初步形成《船闸BIM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东省北江航道濛里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针对地连墙围堰施工平台回填、开挖量大且地连墙内力大的问题,提出并采用下部地连墙、上部挡土墙的新型地连墙围堰结构,有效减少了施工平台回填、开挖量及地连墙内力。针对采用常规整体式或分离式上闸首时开挖量、混凝土用量大或止水复杂、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并采用一种新型整体式闸首结构,止水简单、可靠,且有效减少了开挖量和混凝土用量;桩基插板式隔流墙施工精度难以保证插板顺利安装,根据主动补偿的思路在钢护筒外设置钢套筒并合理预留间隙,提出并采用新型桩基隔流墙结构,确保了插板的顺利安装。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江濛里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所处炭质灰岩、炭质页岩与泥砂岩、灰岩互层或混合区,存在深大基坑开挖的稳定性、超60 m人工高边坡的稳定性、强岩溶区的处置等突出的岩土工程问题,开展专门研究。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技术,尤其采用了钻孔剪切试验、管波探测、孔内电视等多种岩土勘察新技术,得出更真实可靠的边坡稳定计算所需的抗剪强度参数以及岩溶发育强度特征等成果。该成果为该船闸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将Arc GIS与SWAT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相结合,构建了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北江流域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粤北地区北江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更真实地模拟了水文循环系统。本文应用SWAT模拟了北江流域的水文过程,对滃江、连江等水文站逐日、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径流模拟,确定了模型的基本参数,以子流域主河道出口流量2004~2007年实测数据作为参考通过SWAT中的自动率定模块实现模型率定,模拟效果比较理想。从模拟精度、参数需求、模型稳定性、水资源评价等方面分析模型的特点,研究表明:该模型参数相对简单,模拟精度较高,运行稳定、快速,水量平衡分析详尽。模型可用作地表-地下水流相互作用、流域水量平衡分析和水资源管理的有效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7.
唐桂刚 《水运工程》2011,(3):117-120
船舶大型化给船闸通航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刘老涧船闸通过安装超高报警装置等来应对超高船舶对船闸安全通航的影响。阐述3种超高报警装置在船闸通航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着重介绍红外线报警器的选型、安装、故障诊断及排除。  相似文献   

8.
在BIM技术运用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念,首次提出BIM+理论进行船闸工程的建设。通过BIM技术与3D打印、三维水流数值模拟、互联网等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船闸工程的规划分析、设计优化、施工组织及运维管理等工作,实现了基于BIM+理论的船闸工程建设新模式。工程实践表明,该模式简单高效,破解了船闸工程复杂结构建设的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北江航道濛里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地处炭质灰岩、炭质页岩与泥沙岩、灰岩互层或混合区,存在软质岩的不良岩土特性和强岩溶发育带。针对该工程深大基坑开挖的稳定性、超60 m人工高边坡的稳定性、强岩溶区的处置等突出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地连墙槽段加固与施工工艺,采用下部地连墙、上部挡土墙的新型地连墙围堰结构,减少了施工平台回填、开挖量及地连墙内力,为优化基坑施工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为船闸工程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苏莹  付菁  张春泽  周勤 《水运工程》2022,(6):150-157
北江水运需求增长、航道扩能升级,拟在清远枢纽一、二线船闸基础上新建三线船闸并预留四线船闸建设空间。针对三线船闸左岸建设方案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在工况2~4(Q≥5 000 m3/s),三线船闸上游口门区横流显著,大于0.3 m/s。2)船闸下游大燕河水流入汇直冲航道。工况3中大燕河流量为1 510 m3/s时,汇口处连接段横流超标、通航条件差。3)进一步对船闸方案进行优化试验后,采取上游口门区增设导流墩、下游大燕河口布置导流顺坝和导流墩、拓宽浚深大燕河口的措施,可有效改善横流。  相似文献   

11.
清远二线船闸平面尺度较大,且采用槛梁结合形式的新型消能工,为了解船闸充泄水水力特性、停泊条件和双线船闸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确保船闸安全高效地运行,开展了水力学原型观测及实船试验,对清远二线船闸水力特性等运行参数进行详细观测,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的运行方式下,闸、阀门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但由于一、二线船闸于同岸并列布置,二线船闸建成后导致一线船闸边界条件发生改变,一线船闸上游靠船墩距离二线船闸进水口较近,二线船闸灌水时,对一线船闸靠船段水流条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加强一、二线船闸的联合调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黄跃进 《中国水运》2013,(12):84-85
文中通过晋江流域对泉州发展需水量重要性的分析,针对晋江流域的地位,提出了晋江流域河道管理的措施,实现晋江流域对泉州发展的可持续支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在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宿迁船闸作为京杭运河基层一线窗口单位,在船闸管理工作中紧紧围绕上级管理部门服务品牌文化建设要求,秉承以服务船民为中心理念,以服务品牌为沟通闸船联系的桥梁,牢固夯实船闸服务基础,注重服务升级,优化服务举措、单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使船闸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流域船闸群的联合调度因其影响因素多、过程复杂,一直采用人为调度和排档,没有形成一体化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对船闸调度影响因素和调度策略进行研究,将传统靠人为判断的多船闸调度决策抽象为时间上的时间表(timetable)问题和空间上的装箱(bin packing)问题的相互耦合问题,进而给出具体的调度算法流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信江流域的双港、八字嘴、界牌船闸三个梯级一体化调度方案,利用智能算法自动生成流域多船闸一体化计划。结果表明,本流域船闸群一体化调度系统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调度智能化水平和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17.
承优创新不断探索港口工程建设业主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港的百年发展史,是一个从无到有,进而发展成为亿吨大港,并逐渐向国际大港发展的过程。港口建设作为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在不断的工程实践中,探求出更适合港口发展的建设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建港指挥部到专业化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公司.大连港口建设管理公司完成的不仅是体制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承优创新、积极开拓,争取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船闸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闸管理现代化牵涉管理体制机制、技术手段、组织效能与人才队伍等诸多方面,文章就三峡船闸和葛洲坝船闸管理现代化要素之一的技术手段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流域综合治理是多专业、多工程和多目标的有机统一,不仅涉及到水环境,还与水生态、水安全、水经济等领域息息相关,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本文以珠江流域为例,针对珠江流域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并结合我国流域治理的特点,提出珠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保护的治理思路与方案,探讨珠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旨在通过改变人与自然对立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观念,实现流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北江试验场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2,(13):52-54
为从根本上解决北江流域运输通道资源的紧缺,从而促进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启动"大宗散货低碳运输北江示范项目",引导、鼓励北江沿线大宗货物选择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