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钢铁消费增长大于产量增长.国际钢铁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2004年前7个月世界粗钢产量达到5.897亿t,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2%.国际钢铁协会同时预测,2004年全球产粗钢将迈上10亿t平台,比上年增加4 000万t以上,增长5.04%;2004年全球钢材消费9.5亿t左右,也比上年增加4 000万t以上,增长10.08%.2004年与2003年相比,全球钢铁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增加,并且消费量增长幅度(10.08%)大于产量增长幅度(5.04%).  相似文献   

2.
资源透视     
工信部:2011年钢铁行业增速放缓价格略有提高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工信部预计,2011年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3亿t,同比增长5%左右;粗钢产量为6.6亿t左右,同比增长5%左右。在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政策导向下,2011年我国粗钢净出口量预计与2010年持平。从需求角度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将在稳定中寻求经济增长:国内经济仍将保持一定增速,刚性需求依然强盛。主要用钢行业如建筑、机械、交通、家电、  相似文献   

3.
《铁道货运》2005,(2):49-49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我国原煤产量完成19.56亿t,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2.28亿t,增长13.2%。其中,国有重点煤矿9.22亿t,同比增加1.08亿t,增长13.3%;国有地方煤矿3.15亿t,同比增加035亿t,增长12.5%;乡镇煤矿7.19亿t,同比增加0.85亿t,增长13.4%。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产量的比例分别为47%、16%、37%。  相似文献   

4.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近日公布了2004年全国勘察设计咨询企业年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全国共有勘察设汁咨询企业13328个,比上年增加953个;年末全国勘察设计咨询行业从业人员91.21万人,比上年增加7.89万人;该行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总计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50%。  相似文献   

5.
信息精萃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中国钢厂与3大铁矿石巨头达成协议,2006年上半年粗钢产量为5.93亿t同比增8.8%,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业用钢将达7500万t,我国钢铁物流发展速度惊人,2006年全路行车用油供应工作会议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6.
据德国煤炭进口商协会(VDKi)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2004年全球无烟煤产量增长7%,达46亿t,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中国,其开采量增长了2.3亿t.达近20亿t。VDKi估计,由于世界最大的焦煤生产国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及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中国均已投巨资扩大其生产能力,最迟于二三年后,国际焦煤价格将回落至每吨60美元至120美元之间。  相似文献   

7.
资源透视     
1 2011年全国粗钢产量6.8327亿t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国内粗钢产量为5216万t,同比增长0.7%;日均产量为168.26万t,较11月增加1.98万t,回升1.2%。2011年全年粗钢产量达到68327万t,同比增长8.9%。2011年  相似文献   

8.
1997年,我国钢材出口462万t,金额19.35亿美元,其中钢铁板材出口258万t,金额为8.8亿美元,均比1996年增加了18.5%。然而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1998年的钢铁进出口形势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如下:1东南亚国家钢铁需求锐减东盟地区是我国钢材传统的出口地区,而且近几年来,我国对东南亚国家钢铁出口增加很快,1997年为5.7亿美元,占钢铁出口总额的13%左右。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到1997年年底,这些国家的货币均比1997年7月初贬值了50%以上,我国出口的钢材在当地的价格上涨。同时,东南亚…  相似文献   

9.
资源透视     
1工信部:2011年钢铁行业增速放缓价格略有提高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工信部预计,2011年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3亿t,同比增长5%左右;粗钢产量为6.6亿t左右,同比增长5%左右。在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政策导向下,2011年我国粗钢净出  相似文献   

10.
云圣 《铁道货运》2005,(2):48-48
2004年,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3750.9万t,比2003年多运707.7万t,增长23.3%。其中,进口完成3273万t,增运630.2万t,增长23.8%;出口完成477.9万t,增运77.5万t,增长19.4%。这是1999年以来口岸货物运量连续第六年实现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28日召开的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2008年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中铁物资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与脱钩第一年2004年相比,增长97%。全年供应铁路柴油664万t,钢轨110万t,车用配件154.2万件,承担京津城际、武合客运专线等机电设备接运项目6个,共为60个铁路基建项目提供招标服务,供应钢材75万t,水泥680万t,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4年11月2日,二连浩特口岸站过货量达到510万t。据二连浩特口岸站统计数据显示:1月1日-11月2日,进口原木154.82万t,同比增长22.4%,进口原油213.51万t,同比增长55.3%,进口化肥、金属矿、钢铁、纸浆等共94.6万t;出口量同比增长30.1%。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4年12月3日,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突破20亿t,到12月5日达20.16亿t,同比增加1.75亿t,取得历史最好成绩。①重点物资运量大幅度上升。到12月3日,全路已运输煤炭9.17亿t,同比增长14.2%;石油1.1亿t,同比增长ll%;粮食l亿t,同比增长8.3%;化肥0.59亿t,同比增长11.6%。②在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从铁道部获悉,刚刚过去的2008年,铁路客货运量在高起点上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亿人,同比增加1.4亿人,增长10.9%;货物发送量完成33亿t,同比增加1.5亿t,增长4.9%;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2860亿t·km,同比增加1428亿t·km,增长4.5%。  相似文献   

15.
<正>1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在日前举行的2014国际炼焦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主任王颖生指出,2014年中国钢铁的消费量仍将增加,但较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将有所放缓。据王颖生介绍,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7.79亿t,同比增加5 459万t,增长7.54%。为判断钢铁行业2014年的市场走向,王颖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轨道交通的状况与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我国铁路来说.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空间布局得到改善。200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3万公里.比1980年增长近40%.西部地区铁路的比重从1980年的84%上升2003年的103%。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加.完成了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2004年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达到5512亿人公里.比1980年增长了3倍:2004年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8285.5亿吨公里.比1980年增长了22倍;铁路运输装备总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铁道货运》2011,(7):15-15
2011年1月至5月,昆明铁路局主要运输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多项任务指标刷新历史纪录。1月至5月,昆明铁路局累计发送旅客1230.3万人,同比增加125.4万人,增长11.4%;旅客周转量完成37.8亿人公里,同比增加5.4亿人公里,增长16.6%。货物发送完成2671.1万t,同比增加125.5万t,增长4.9%。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以来,兰州铁路局在铁道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局长、书记座谈会精神,积极开动脑筋,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运输效率和效益稳步提升。截至2009年8月9日,全局完成货物发送量5208.2万t,较进度计划增运321.2万t、增长6.5%,同比增加628.9万t、增长13.7%;完成运输收入83.75亿元,较进度计划增收8.46亿元、增长11.23%,同比增加17.9亿元、增长27.18%,实现了增运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经营业态     
大秦线年运量突破4.4亿t 据《人民铁道》报道,截至2011年12月31日,大秦线年运量达4.4016亿t,胜利实现4.4亿t年运量目标,较2010年增运4000万t。这是大秦线自2005年达到年运量2亿t的世界重载运输理论极限后,第6次刷新“单条铁路年运量”纪录。653km的大秦线承担着全路煤运量的近1/5。煤炭占我国能源结构比例近80%,铁路一半以上的运力用于煤炭运输,保持了煤炭运量连年持续大幅增长。2011年全路煤炭运输达22.7亿t,同EE增长13.4%,占煤炭总产量的60%。  相似文献   

20.
<正>据商务部网站报道,印度近期将从海外进口铁矿石,以满足其大幅增长的钢铁生产的需求。印度是位于中国、日本、美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钢铁生产国。近年来,由于钢铁产能提升、产量上升,印国内对铁矿石需求量也日益增加。2008~2009财年至2012~2013财年的5年间,印铁矿石年需求量从8 740万t增至12 480万t。目前,印度钢铁生产每年约需要1.4亿t铁矿石。由于政府限制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