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车轮踏面擦伤微机自动检测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世江 《铁道车辆》2001,39(12):36-38
总结了国外研制车轮踏面擦伤检测系统的情况;介绍了以振动、噪声为基础的踏面擦伤微机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研制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在现场试验的情况等。  相似文献   

2.
在单轮对1∶1滚动试验台上,试验研究了0~200 km/h速度下车轮踏面擦伤引起的冲击振动特性。试验中同时测量了轮对每个轴箱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并对其进行了时域和频域分析。试验结果发现,低速时车轮擦伤引起的冲击振动特征明显,但随着速度的增大,擦伤振动信号的信噪比会逐步降低。在一侧的车轮擦伤会影响另一侧轴箱的振动,车轮擦伤振动信号具有丰富的频率成分,可以用来进行车轮擦伤信号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基于连续子波变换的铁路车轮踏面擦伤的在线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国内外关于铁路机车车辆车轮擦伤在线检测的应用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连续子波变换对车轮钢轨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当车轮踏面出现擦伤时,其振动信号中的幅值出现突变点。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并与信号的倒谱分析比较证明,这种方法较常规的方法更有效地应用于车轮踏面擦伤的诊断中。  相似文献   

4.
车轮踏面擦伤检测系统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各种车轮踏面擦伤检测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振动加速度法检测原理及实现方法作了一些阐述,同时指出了提高系统准确度和灵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检测车轮踏面擦伤状态的重要性、擦伤定义及标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机构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并通过试验和相关数据处理得到擦伤车轮检测结果,最后用MATLAB编写算法实现擦伤信号的判定且进行了算法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车轮踏面常因制动或空转打滑而造成局部擦伤。车轮擦伤将产生异常的轮轨冲击力,从而加剧车辆轨道结构的疲劳破坏。为调查车轮擦伤对高速轮轨接触行为的影响,建立考虑车轮擦伤的高速轮轨动力学模型,对新、旧两种车轮擦伤扁疤的几何形状及作用机理进行数值描述和动力学建模。基于动力学仿真计算,对新、旧车轮擦伤激扰下高速车辆的动力学响应进行详细调查,着重分析车轮擦伤对轮轨法向作用力及轮对垂向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并系统调查了车速、车轮擦伤扁疤深度及长度对高速轮轨冲击的影响,提出了高速车轮擦伤维修界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车轮踏面擦伤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美国的一种称之为“山猫系统”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系统的作用与特点,该系统已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铁路上装用。  相似文献   

8.
铁路车轮扁疤的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车轮扁疤(车轮踏面擦伤和剥离之统称)是铁道机车车辆中常见的一种车轮跳面伤损形态,它能引起轮轨系统产生突发冲击与振动,对车轮特别是对轨道结构部件造成严危害。本文应用动力学原理,系统地分析了扁疤车轮对轨道的冲击作用机理,导出了其冲击速度表达式,并运用所编制的计算机真软件VICT进行了扁疤冲击响应模拟,给出了车轮扁疤冲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车轮踏面磨耗和擦伤在线自动检测诊断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车车辆车轮踏面磨耗和擦伤进行在线自动检测和诊断有着重要意义。提出的踏面磨耗和擦伤诊断系统,是以轮缘外径为测量基准,对踏面进行直接测量和数据采集,再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对踏面进行诊断的自动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检测出踏面磨耗和擦伤情况,而且不地踏面动圆的误差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轮轨冲击振动的特征及其控制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婉明 《铁道学报》1995,17(3):28-33
高速行车条件下,轮轨间的冲击振动显著增强,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并借助于所编制的轮轨相互作用仿真软件VICT分析系统,详细研究了钢轨焊接接头,波浪形磨耗钢轨、擦伤车轮、偏心轮以及不圆顺车轮等常见轮轨激扰所导致的轮轨冲击振动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形态特征,给出了各类冲击振动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高速铁路轮轨冲击振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由于轮轨滚动接触的复杂性,在有限的建模精度下用数值仿真很难指导实际运营,且现场试验成本太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全尺寸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采用CR400AF型高速列车真实车轮和一系悬挂,在车轮踏面滚动圆处预制不同长度、宽度和深度的擦伤,进行不同车轮擦伤下0~400 km·h-1速度范围内的轮轨冲击试验,分析车轮擦伤长度、运行速度对轮轨垂向力和轴箱振动加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轮轨垂向力最大值随车轮擦伤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0~35 km·h-1速度范围内随速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并在约35 km·h-1速度时达到最大,然后随速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在车轮擦伤冲击下,轴箱振动加速度最大值的变化规律与轮轨垂向力最大值基本一致;从车轮擦伤安全限界分布发现,危险区为舌状分布,车轮擦伤后速度要尽可能避开 25~70 km·h-1速度区间,擦伤长度大于60 mm时不建议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12.
车轮踏面的擦伤、磨损等缺陷严重影响车辆与轨道设施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使用小波分析,对列车运行中踏面与轨道产生的振动检测数据进行算法研究处理,数据处理中采用小波包分解重构的方法对信号滤波,利用直方图的特性得到擦伤信号的阈值。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新开发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本最新开发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该装置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确定擦伤车轮的精度,从而提高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货车车轮踏面伤损检测问题,设计铁路货车车轮踏面伤损动态检测系统,提出剥离和擦伤的定位方法.首先对车轮踏面图像进行平滑去噪;然后对图像进行基于平稳小波和Canny融合算法的边缘检测,并根据标准车轮的宽度确定踏面区域;最后,根据剥离和擦伤的不同特征,对剥离踏面区域图像进行基于分块思想和种子填充算法的剥离粗定位后,再进行基于Canny算法和跟踪法的剥离精定位,并给出基于踏面边缘线搜索的擦伤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铁路货车运行速度为0.5 km/h~10 km/h时,踏面剥离的定位准确率达到96.7%,定位精度达到3 mm;擦伤定位准确率达到97.8%;可满足现场动态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铁路局,临修货车车轮踏面擦伤故障数量分析和车站调车作业遣成车轮踏面擦伤故障的调查统计,论述了调车作业采用铁鞋制动是产生车轮踏面擦伤的重要因素,详细分析了踏面擦伤故障对铁路货车安全运行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控制和消除调车作业采用铁鞋制动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侯卫星 《铁道车辆》1996,34(10):10-18
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车轮擦伤对车轴裂纹扩展的影响,对控制车轮擦伤,保障运输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运营线路上实时检测车轮踏面擦伤或车轮不圆的铁道车辆运行品质轨旁动态监测系统(Truck Performance Detection System,TPDS)的基础上,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刚柔耦合模型,计算得出支点垂向力对各车轮的分配系数,利用钢轨支点处压力传感器的实测数据反算得到车轮的轮轨垂向力,实现了无剪力分区条件下轮轨垂向力的连续检测。选取一高速铁路上TPDS压力传感器测量数据,用本文方法计算轮轨垂向力,并与现有TPDS系统计算方法得到的轮轨垂向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得出的轮轨垂向力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在0.8以上。  相似文献   

18.
关于车轮擦伤剥离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我国车轮擦伤,剥离的具体情况,就车轮擦伤剥离的原因,形态及国外对该问题进行试验研究所取得的就进展就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轮对踏面擦伤是指由于车轮在轨面上滑行,而把圆形踏面磨成一块或数块平面的现象。车轮踏面擦伤超限后,车轮的形状受到破坏,其正常的运动轨迹自然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车辆非正常垂直振幅增大。而受到擦伤的车轮由于不能圆滑的旋转所以还会进一步引起滑行,这势必造成车轮踏面的进一步擦伤。随着车轮擦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日本铁路货运公司采用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以及该检测装置的实际应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