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春生  陈威 《公路》2001,(5):78-81
红山I隧道是“同三”线罗长高速公路上的长隧道,为双线双洞4车道,总长2622.5m,该文介绍该隧道的设计概况及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清潭隧道为汕梅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工程,隧道全长2879m。章通过计算,论述了隧道通风计算中,两个重要参数:有害气体产生量qco(m^3/t·km)、qr(m^3/h·t)及内量计算修正系数fv、fi、fh选取对通风方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池春生  陈威 《公路》2001,(5):78-81
红山 隧道是“同三”线罗长高速公路上的长隧道 ,为双线双洞 4车道 ,总长 2 6 2 2 .5 m,该文介绍该隧道的设计概况及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红博  周传波  蒋楠  高坛 《隧道建设》2019,39(2):219-226
为分析圆砾地层双线地铁隧道分别采用泥水和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的地层变形特征,以南宁地铁3号线东葛路站-滨湖路站区间盾构施工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据分析2种盾构施工时的地表横向沉降特征和监测点纵向沉降历程特征。利用FLAC3D软件对2种盾构工法进行简化模拟,验证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设计双线地铁隧道分别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全部采用泥水平衡盾构、全部采用土压平衡盾构3种工况的模拟方案,研究3种工况下的地层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双线地铁隧道采用2种类型盾构施工时,地层沉降曲线偏向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隧道一侧; 采用同种类型盾构施工时,地层距离隧道越近,沉降曲线呈“W”特征越明显; 2)双线地铁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各地层沉降较大,地表横向沉降影响范围约50 m; 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时各地层沉降相对较小,地表横向沉降影响范围约30 m; 3)3种工况下,双线地铁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引起的地表水平位移最大。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和榆高速公路康家楼隧道右洞近日安全贯通。康家楼隧道为分离式双线隧道,双线总长13 600 m,其中左线(山西段)6 831 m,右线(山西段)6 769 m,为和榆项目全线控制性工程。该隧道中途穿越16条地质断裂带,并存在涌水、岩爆、大变形等不良地质,属于特长高风险隧道。该隧道于2011年开工建设,建设者自开工建设以来,坚持标准化施工,不断研究破解风险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6.
万(州)开(县)高速公路全长29.3km,是重庆北上陕西的主要通道之一。铁峰山隧道为该路一号控制性工程,双线左右洞累计长12030m,其左线长6010m,右线长6020m,于2004年1月开工建设。该隧道地质构造特别复杂,有涌水、煤层、岩爆,为低浓度瓦斯隧道,特别的是共有2000多米膏盐地质地段,施工尤其困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我国在建的最长高瓦斯高风险隧道———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正式贯通,预计兰渝铁路全线将与2015年开通运营。梅岭关隧道位于广元市境内,设计为单洞双线,单洞总长约16 500 m,最大埋深407 m,穿越川东北高瓦斯油气区,是兰渝铁路全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我国在建的最长高瓦斯高风险隧道。  相似文献   

8.
位于安徽黄(山)塔(岭)桃(林)高速公路上最长的一座隧道马金岭隧道已于2007年10月30日提前实现双线贯通。这座隧道左洞长3325m,右洞长3380m,为特长隧道规模,也是黄塔桃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海拔隧道火灾通风及人员疏散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低海拔隧道(0 m)和高海拔隧道(4 000 m)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较小风速(1 m/s)不会破坏烟气分层,反而会延缓烟气下降的速度,隧道上下游疏散环境比无纵向风(0 m/s)更好,可用疏散时间更长,较大风速(2 m/s、3 m/s)可保证火源上游处于安全的疏散环境,但会破坏烟气热分层稳定性,导致下游烟气下降快,不利于下游人员疏散;2)与低海拔地区隧道相比,高海拔地区隧道烟气层下降速度更快且烟气层高度更低,温度、能见度条件相对较差,高海拔隧道不同风速条件下各位置可用疏散时间整体小于低海拔隧道。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2009,(4):50-50
泉厦高速公路扩建中的关键工程——大帽山隧道左线隧道于2009年5月15日顺利贯通。大帽山左线隧道是在既有的大帽山两条隧道中间再造一条隧道,隧道要满足单隧道4个车道的通行要求,跨径达22m,断面面积达255m^2,是目前国内首例最大跨径的公路隧道;又由于它是夹在两条既有隧道中间进行开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有限元软件Fluent对单、双线瓦斯隧道通风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十年间通风能力的提高,得出现行《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中高、低瓦斯隧道的分界值偏于安全。建议将瓦斯绝对涌出量q0=1.0 m3/min作为单线铁路高、低瓦斯隧道分界值;建议将瓦斯绝对涌出量q0=2.0m3/min作为双线铁路高、低瓦斯隧道分界值。  相似文献   

12.
《中外公路》2007,27(2):215-215
2007年4月8日,武汉长江隧道工程顺利推进,一号隧道累计掘进318m,并安全从武九铁路地下通过。武汉长江隧道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条全程过江公路隧道,隧道总长约3630m,是一条左、右隧洞隔离的双向四车道公路隧道,车道净高4.5m,设计车速50km/h。武汉长江隧道2004年12月开工,预计2008年底竣工通车。  相似文献   

13.
位于深圳福龙路穿横龙山的长隧道左线长2330m近日已全线贯通,标志着长14.38km的福龙路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的胜利。福龙路横龙山左洞的贯通创造了两项亚洲公路隧道之最:1.在两条主隧道上各开凿了一条匝道隧道,形成左、右各有一个呈“丫”型的喇叭口,最大开挖断面达304m^2,最大跨度达29m,是亚洲公路隧道开挖断面之最;2.用这种连接方式设计的公路隧道是亚洲首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监控量测在高阳寨隧道出口大跨衬砌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出口段为破碎堆积体,在如此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修建双线大跨隧道难度极大,监控量测为快速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安全保障;介绍了监测实施方案,分析了监测成果,论证了在破碎堆积体中修建双线大跨隧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南化水库于1994年开始蓄水营运,其原库容达1亿5 400万m3,为南部重要供水水源。为延缓南化水库淤积速率及提升水库因应气候变迁之防洪能力,经济部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局正推动南化水库防淤隧道工程。南化水库防淤隧道工程利用底层之进水口吸取随着台风暴雨挟带进入水库坝前之异重流及浑水进行水力排砂,隧道进水口位于设计水位EL.180 m下45 m深之右坝,在营运中水库施作底层进水口困难度相当高。本计划之特殊性包括进水口施工(含水中围堰及水下施工作业)、大型高压闸门制造及安装、大规模地下洞室开挖等。在水库水位EL.180 m之设计流量为1 000 cms,年平均排砂比约24%,即年平均减淤量约72万m3。  相似文献   

16.
重庆江津至四川合江的江合高速公路上的赵家隧道近日顺利贯通。该隧道虽为分离式双线短隧道,左右洞均仅长406m,但却有其特点:一是小间距,两洞间最小间距为8m;二是浅埋,最小埋深为1.5m;三是多处存在偏压。因此,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威胁大。该隧道于2006年7月底动工,经过施工单位努力奋战,仅一年多时间,左右双洞近日顺利贯通。由于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和质量等事故,受到了业主和监理单位一致好评。目前隧道正进行内装修,以迎接江合路的胜利通车。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舞子隧道(Maiko Tunnel)是一座3.3km长的三车道双孔公路隧道,与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明石海峡大桥(Akashi Straits Bridge)相连。此隧道为扁平大断面隧道(典型断面为148m^2)。隧道现场的地质情况主要是由非粘结的砂和砾石层组成,由于在约1.8km的长度内地下水位在规划的隧道拱顶上约10m处,因此提前在主洞规划路线下面建了一条盾构隧道以利于开挖区域的排水,从而达到了主洞开挖期间稳定工作面的目的。本文报导了穿过非粘结砂和砾石地层的隧道部分的施工情况,还指导了从排水隧洞向上进行化学注浆以使地表沉降达到最小的情况,同时也提供了一些量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张韦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94-194-197
石门堂山隧道扩建工程路线总长约2 km,拟新建长720 m的超大跨度单洞四车道隧道,是国内首条既有连拱隧道侧新建的超大跨度隧道。隧道扩建工程实施后将与原双向四车道连拱隧道组合成双向八车道断面,有效打通交通瓶颈,缓解该处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志科 《路基工程》2016,(5):207-211
准确而又方便地确定双孔平行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探讨了双孔平行地铁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地表总沉降值等于开挖左线隧道和开挖右线隧道沉降变形稳定后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值之和;后行开挖隧道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值大于先行开挖隧道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值;当双线隧道间距较小时,沉降槽曲线为“单峰”形态,而双线隧道间距较大时,会呈现“双峰”特征。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速列车进出双线大断面隧道(At=100 m2)时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对不同结构形式的隧道出口微气压波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理论推导。验证计算表明:所采用的双线隧道出口微气压波计算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高速列车隧道会车压力波和微气压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