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凹凸模糊集的概念及凹凸模糊集在一维空间上的性质,定义了凹凸模糊集在n维空间上的单调性,运用分析学的方法将凹凸模糊集在R1上特征函数的性质推广到Rn上. 相似文献
2.
3.
利用泰勒公式讨论了函数的凹凸性,并获得一个判别拐点的较为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丽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3,24(2):1-2
首先引用扎德定义的凸模糊集、强凸模糊集、严格凸模糊集等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三种集合间的转换条件,得到了严格凸模糊集与凸模糊集、严格凸模糊集与强凸模糊集的转换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地评价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有关的模糊因素,建立模糊判断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目标权重,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对边坡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高速公路典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本方法考虑因素全面、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地评价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有关的模糊因素,建立模糊判断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目标权重,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对边坡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高速公路典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本方法考虑因素全面、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7.
8.
宋伟程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4,(3):108-114
针对城市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应急避难所的选择,从安全性、可达性、应急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采用指标区间评分和模糊集值统计理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利用TOPSIS法原理构建应急避难所选择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最优解与最劣解,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到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得到各备选应急避难所与最优解的接近程度,按照接近程度对各应急避难所进行排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到危险源距离、避难所容量、到医院距离、到救援物质仓库距离是避难所选择的主要因素,到最优解距离越小,接近程度越大,该应急避难所越优。 相似文献
9.
周建张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9,(2):88-91
以往的文献很少讨论模糊数的立方根表示和成员关系函数.模糊数的立方根能够用来解决模糊控制系统中的一些问题.本文新提出了一种三角模糊数的立方根代表值和隶属度函数.最后,作为一个数值示例,模糊数的立方根被应用到一个模糊系统例子中. 相似文献
10.
李春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5):139-141
利用kuroki在文[9]中的结论,研究了富足半群上的模糊理想, 得到了富足半群上模糊理想的一些性质,最后,通过举例,证明了富足半群在非正则的情形下,其上的模糊理想所具有的好性质. 相似文献
11.
陈国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26-35
本文提出了直觉模糊集的概念,对它的模糊性、模糊度及其表示进行了研究。为了便于开展研究,本文以更直接的方式定义了直觉非。比Yager作了更为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彭位炳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1992,(1):1-8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从定义模糊集链的“交”运算入手,给出了求解Fuzzy关系方程的最大解的模糊集链方法,并证明了[1]中关于求极小解的论断。从而使Fuzzy关系方程的求解的全过程,完全纳入模糊集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格区间值Fuzzy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分别给出了[λ1,λ2]、(λ1,λ2]、[λ1,λ2)、(λ1,λ2)上的下截集、上截集、下重截集和上重截集的新的定义及一种新的闭区间与格区间值Fuzzy集的运算,并给出了与此相应的四条重要的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14.
对格区间值Fuzzy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分别给出了[λ1,λ2]、(λ1,λ2]、[λ1,λ2)、(λ1,λ2)上的下截集、上截集、下重截集和上重截集的新的定义及一种新的闭区间与格区间值Fuzzy集的运算,并给出了与此相应的四条重要的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15.
16.
17.
生产实践中,决策者经常面对多目标线性分式规划问题,但其已有解法大都存在计算障碍。在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多目标线性分式规划的模型,研究并完善了求解该类问题的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语言变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义模糊集合的多级图像增强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传统的图像模糊增强算法的两个缺陷,即图像增强区域单一、图像增强后会损失低灰度信息,并针对传统模糊增强算法的两个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图像多级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广义模糊集合的概念,将图像从图像空间变换到广义模糊空间,利用广义模糊集合变换范围大的特点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力图使图像的层次更加分明。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文中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很多交通方式属性值只能用区间等模糊形式来表示。针对区间交通方式属性,分析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城市交通方式评价体系,通过对向量规范法进行改进实现交通方式属性间的可公度化,进而建立基于交通方式点到正负理想点“距离”的多目标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验证,表明评价模型在区间交通方式属性评价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