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章建峰  杨祯  鲍陈磊  张艳军 《船舶工程》2015,37(S1):161-164
当今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重视。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导致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储能系统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蓄电池、超级电容、燃料电池以及飞轮等几种常见的储能技术,简要分析各自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并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为例,分析混合储能系统的构成方式,最后通过Buck/Boost双向变换器与直流母线相连接,给出了一系列适合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隔离型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8月17日,商船三井表示,这种名为"Cryo-Powered Regas(再气化冷能发电)"的新技术已经在大宇造船玉浦船厂成功进行了示范测试。大宇造船在其研发中心建造了一个小型的"Cryo-Powered Regas"系统,该系统中使用的涡轮发电机由三菱重工船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设计制造。根据小型测试设施的示范结果,预计在以最大额定流量进行再气化时,该FSRU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传统FSRU相比可减少约50%。  相似文献   

3.
船舶柴油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做不到被完全利用,造成能源浪费。在此背景下,为提高能源利用率,针对当前使用的一般船舶柴油机废气余热发电系统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本系统设计采用B/S架构,搭建系统结构,集成化提升,然后优化系统组成硬件,最后设计系统运行程序,实现优化系统设计。为测试系统有效性,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一般船舶柴油机废气余热发电系统相比,运行优化后的系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更多的电量,由此可知本系统的余热发电效率提升,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16300吨LNG燃料动力化学品船LNG气化冷能未加以利用的现状,本文在分析及评估原船废气余热及冷却水系统用能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考虑LNG冷能、主机废气和缸套冷却水的能量梯级利用,针对船舶对发电、海水淡化、冷库及空调等需求,以加装废气动力涡轮、LNG冷能ORC发电、冷冻法海水淡化及设置高低温冷库与空调系统等方式组合提出了四套综合能量利用系统方案。进一步利用Aspen HYSYS软件对该船原有能量利用系统与新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从?效率及经济性两个方面对各方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诸方案中以低温冷库+海水淡化+高温冷库+干燥舱系统方案经济性最好,所形成的新系统经优化后?效率可提高至67.16%,每年经济收益可达595.8万元。  相似文献   

5.
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研制的小体积燃料电池组由40个单个20×20cm的电池组成,在平均温度为850℃的情况下,以氢为燃烧气体时发电功率达到了9.2kW;采用甲烷作燃烧气体时,功率为5.4kW,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一般来说,采用固体电解质(固氧燃料电池)的高温燃料电池主要建在发电厂或建筑物内作为固定电源和供热源。固氧燃料电池的优点是发电效率高、环保。尤利希的科学家在研究中采用了平面电池和薄层电解质。目前,固氧燃料电池还没有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16 300 t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动力化学品船的LNG气化冷能未加以利用的现状,在分析和评估原船废气余热及冷却水系统用能水平的基础上,提出4套综合能量利用系统方案。该方案包含加装废气动力涡轮、LNG冷能ORC发电、冷冻法海水淡化和设置高低温冷库与空调系统等方式组合。进一步利用AspenHYSYS软件对该船原有的能量利用系统和新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并从?效率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诸多方案中,以"低温冷库+海水淡化+高温冷库+干燥舱系统"的方案最优,?效率可提高至67.16%。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1月28日,我国首张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证书,由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在武汉颁出,开辟了氢燃料电池应用"新航道"。当前,船舶燃料清洁化、电动化已成为全球共识。燃料电池可为船舶提供动力与热量,满足其电力需求,也可作为岸电系统使用。燃料电池系统具有低噪音、损耗小、发电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环保等优势,相比传统内燃机,不会产生碳烟、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以及二氧化碳,是清洁能源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船级社(CCS)为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简称“七一二所”)签发了国内首张船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船用产品证书。上述船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将用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三峡氢舟1”号公务船,该船是国内首艘按照CCS《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指南》要求进行设计的氢燃料电池动力公务船,也是国内首艘入级CCS的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日本三菱重工(MHI)完成了其首套超涡轮发电(STG)系统。STG系统为一种废能回收系统,即利用柴油机的废热和废气发电,从而可减少10%燃油费用,同时降低废气排放。该系统包含一个废气动力涡轮、一个废气锅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混合电力推进船舶的续航能力,针对小型船舶巡航负荷的特点,组建以锂电池为动力源、燃料电池为增程单元的混合电力推进系统。选取典型船舶确定试验平台运行工况,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增程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并搭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电力推进系统的试验台架。以适配巡航工况为目的,基于锂电池荷电状态(SOC)调节功率追踪,获取燃料电池与锂电池间的能量分配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该功率追踪控制策略能实现母线功率输出与模拟船舶工况间的适配。当将锂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时,系统发电单元的转换效率可维持在85%左右;当将燃料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时,系统发电单元的转换效率仅维持在75%左右。由此说明,以锂电池为动力源、燃料电池为增程单元的混合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及未来几年世界天然气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运文献信息》2007,(3):2-2,4
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能源消费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和各种有害物质排放激增,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极大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清洁的、热值高的天然气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发展天然气工业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只有煤炭的1/2、石油的2/3,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和煤炭。煤气热值为3000多大卡,而天然气热值高达8500大卡,可见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  相似文献   

12.
船用柴油机的气体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以NOx/SOx气体等为主的废气,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有必要研发船用柴油机的废气排放污染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废气的排放量。本文从船舶台架试验的场景出发,分析了船用柴油机的废气计算方法,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柴油机排放污染度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并结合台架测试的边界条件进行了废气的污染量测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煤炭仍然是用来发电的主要能源。但是近期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召开的国际煤炭运输会议上的报告显示,由于欧洲能源市场的自由化和美国等国环境法规的限制,目前煤炭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做为燃料来源的主导地位。天然气的使用已经日趋广泛。然而,在亚洲地区情况却大为不同,煤炭随着能源市场的波动,地位不断上升,市场需求急剧上涨。  相似文献   

14.
鲁志刚 《水运管理》2001,(11):19-21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量最大、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其煤炭消费量居世界第一.1999年,全社会煤炭生产和消费分别达到11亿吨和11.5亿吨.它提供了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76%的发电能源、80%的民用商品能源及60%的化工原料,其中约有4/5是用于直接燃烧.为了提高煤炭燃烧率,降低污染,需要更新和改造陈旧煤设备和锅炉,还要提高煤炭质量,提高煤炭的对路供应.配煤正是在发展煤炭对路供应需求前提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5.
李浩  詹佳  屠伟 《船舶工程》2018,40(8):106-111
文章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蓄电池混合发电系统的简化电路模型,针对船舶设备的脉动输出特性,理论地分析了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性能。分析结果表明:PEMFC与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峰值功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提高的倍数与脉动负载的占空比、脉动负载的频率、燃料电池的等效内阻、蓄电池的等效内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船舶工程》2012,(3):31
正日前,一种只需要空气就能发电的新一代锌燃料电池现身"滴水号"电动游览船上,并成功进行了试水航行。这也是我国第一艘"锌"能源电动游览船。该船长12m,可搭载16名游客游玩或进行商务会议。据生产锌燃料电池的上海力富新能源科  相似文献   

17.
科海拾贝     
《航海》2009,(1)
美研制直径3毫米燃料电池美科学家成功研制世界上最小的燃料电池,直径只有3毫米,可产生0.7伏的电压,幷能持续供电30个小时。这种新型微燃料电池可在不消耗电能的情况下发电,由四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用电的增加,电力需求不断扩大,发电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惧增。电力企业的一大特点是产品(电能)不能储存,产、供、销一次性完成,三个环节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现在发电能源的种类日趋广泛,但煤炭始终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许多电力企业的煤炭供应需从外地进口。内陆地区的煤炭靠公路、铁路运输。本文通过对香港电力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有限公司的实例分析,阐明港口电力企业如何合理、有效、及时地安排好煤炭运输。 一、香港两公司的煤炭进口状况分析 香港电力有限公司和中国照明电力有限公司是负责向香港地区供电的两家公司。目前,香港电力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为3305mW,其中煤炭发电占76%。1997年该公司的煤炭消耗量达到370万吨,比1996年的350万吨增长了5%。由于香港经济的迅猛发展,该公司预计今后的煤炭消耗量将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此外,该公司正在建造新电站,将给香港岛和lamma岛供电。新电站  相似文献   

19.
安静型潜艇的AIP动力系统及其废气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常规动力潜艇推进系统及不依赖于空气的动力系统(AIP),比较了闭式循环柴油机、斯特林发动机、闭式蒸汽轮机装置以及燃料电池等4种基本AIP系统各自的特点,分析了自主式水下动力系统废气排放对潜艇性能,尤其是隐蔽性的影响,最后阐述了AIP系统废气的吸收、压缩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ex,EEDI)的强制要求,各国已开始探索高效热能发电技术在船舶能源系统中的集成和应用,以期通过对船舶主动力装置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实现降低EEDI、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控制废气排放量的目标。论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S-CO_2 Brayton cycle,S-CO_2 BC)发电系统、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发电系统、卡琳娜循环(Kalina cycle,KC)余热发电系统和动力涡轮(power turbine,PT)余热发电系统为具体研究对象,分别就单一新型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和组合型高效热能发电系统在某型2500TEU支线集装箱船中集成,对船舶达到的能效设计指数(attained EEDI)和燃油消耗量折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取代1台船舶辅机,并与有机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及动力涡轮等新型动力循环余热发电系统构成组合型高效热能余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可实现船舶达到的能效设计指数EA与没有应用任何高效热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的指数相比下降33.28%;单一应用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技术对减少船舶燃油消耗量的贡献显著,燃油节省率可达到5.99%。这项研究工作可为在船舶上集成应用高效热能发电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