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LKJ车载基础数据换装的现状,从优化车载基础数据结构和存放方式、改变基础数据换装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尽可能实现LKJ车载基础数据的自动换装和LKJ数据地面化,以此解决制约LKJ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LKJ车载基础数据换装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调整车载基础数据结构、改变车载基础数据存放方式、车-地建立无线通信通道实现自动换装、专用IC卡携带数据块方式实现数据局部更新,以及换装后版本自动卡控等方面进行阐述,尽可能地实现LKJ车载基础数据的自动换装,以解决制约LKJ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国内铁路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简称"LKJ")"人控"数据换装作业过程存在因LKJ数据换装管理漏洞带来错换、漏换等安全隐患,提出设计一种新的LKJ车载数据无线换装系统解决方案.旨在突破LKJ车载数据采取人工在库内或途中进行换装作业的瓶颈,基于无线通信网络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解决LKJ车载数据采取人工进行换装作...  相似文献   

4.
当前铁路新修和改造线路的增多,使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站场数据换装频率成倍增加。为降低车载维护人员工作量,解决STP系统车载站场数据换装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数据结构、断点续传、数据压缩、安全通信协议等方法,利用既有车地无线通道,实现站内和机务段内车载站场数据的无线换装、自动销记和版本卡控,并通过STP系统的上位机完成换装过程的实时跟踪和过程记录。  相似文献   

5.
LKJ车载设备作业质量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LKJ车载设备出入库检测作业及芯片换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对车载设备检测作业质量、数据换装版本号确认、换装完成情况自动统计等关键环节的卡控,实现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针对既有LKJ车载数据人工换装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等问题,研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LKJ车载数据从地面传输至车载。首先,通过对移动公网(4G/5G)、铁路专网(GSM-R)和无线局域网(WLAN)进行综合比较,选择移动公网作为LKJ无线换装车地通信的载体;然后,通过与SSL VPN的对比,确定采用IPSec VPN技术建立车地通信安全传输通道;最后,在实验室搭建LKJ无线换装车地通信测试环境进行算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换装业务数据以密文形式传输,验证了车地通信是通过安全传输通道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LKJ数据载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的发展,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基础数据的修改和换装工作量及困难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LKJ发展的"瓶颈"之一,既有LKJ车载数据的存储模式、换装技术、换装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运用需求.基于目前现状,有必要研究LKJ新的数据载入方式,建立新的数据载入技术体系,实现LKJ数据的自动化换装,以适应铁路运输安全控制和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LKJ车载数据是LKJ2000(LKJ-15)实现列车控制的基础和进行运行情况分析的依据。随着运行线路、运输机车及行车方式的不同,LKJ数据也不同。采用远程无线网络公网(4G/3G)在进行车地传输和无线数据换装时,存在LKJ数据被篡改、攻击、渗透的可能。为解决当前铁路LKJ数据换装面临的问题及存在的困难,提升数据换装的效率,保障无线数据换装的安全,研究一种具备网络安全防护功能的LKJ无线安全通信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采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设备的铁路线路上,车站站名存在多交路复用、站名重复等情况,对车站站名变更的影响及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LKJ车载设备和地面数据编制软件方面,对车站站名的取用方式和作用进行分析;其次,在车站站名发生新增、改名、撤销、站场和发车方向变更等场景下,对LKJ基础数据编制及数据换装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从LKJ列车运行径路组织方式、基础数据格式和数据换装流程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地面数据编制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简化数据换装流程,提高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以J2EE技术和当前铁路信息化平台为背景,研究LKJ车载设备在日常生产作业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将任务管理与LKJ车载设备作业生产融为一体,旨在对LKJ车载设备质量、设备检测、设备检修、数据版本换装卡控等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CTCS-2级列控系统中,需要为DMI和车载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提供一种及时、安全、高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MVB总线的DMI与车载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周期数据传输方法和非周期数据传输方法;其次介绍了非周期数据传输协议的基本原理,发送数据状态机和接收数据状态机的设计方法;最后对DMI与车载设备传输数据方法的实时性、正确性和可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信号产品严重依靠进口技术,国产信号设备严重匮乏的现状,提供一种车载接口设备及其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旨在能与列车、轨旁信号设备进行接口,获取列车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为车载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输入,同时接收车载ATC主控单元的指令,发送到列车线,控制列车的运行.介绍了该车载接口设备的工作原理、功能、设备结构和软件逻辑.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高速铁路列车自动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车载设备故障定位困难、人工检查任务繁重等问题,研制高速铁路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由轨旁检测设备、车载诊断记录单元和地面维护中心设备构成。车载诊断记录单元自动采集ATP车载设备各单元应用软件的日志数据及关键部件电气特征数据,并通过车–地无线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至地面维护中心;轨旁检测设备根据不同车型,准确地采集动车组车外ATP车载设备的图像及安装测量数据。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ATP车载设备的外观缺陷和安装异常,提供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诊断功能,有助于提高ATP车载设备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远程设备程序更新方法,解决运营中的机车不能在线实时更新车载设备控制程序的问题.利用无线机车信号车地间已有的GSM-R通道传输升级文件,车地间准备好后以短帧形式传输升级文件,传输过程中校验数据和保证每帧数据正确接收.文件传输完毕后,车载设备在确保列车处于停车状态且安全的情况下重启并运行新控制程序.实际应用测试表明,所实现的程序更新方法可有效解决无线机车信号车载设备控制程序更新升级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维护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Greenplum的车载日志大数据分析的解决方案,以改善海量车载日志的分析与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过程繁琐等问题。通过搭建Greenplum的大数据平台,利用FTP传输工具、Kafka+Zookeeper中间件和MySQL脚本,实现了海量车载日志的采集与存储、列车运维决策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平台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列车自动防护(ATP,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元模型的车载ATP子系统软件建模方法。分析铁道信号领域内不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车载ATP子系统的共性特征要求,并基于元模型理论构建其领域元模型。提出了基于领域元模型的车载ATP子系统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支持软件模型重用,可以提高车载ATP子系统软件的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列车车载类设备软件升级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基于USB的列车车载类设备软件升级技术,提出一种传输速度更快、稳定性更高、操作更方便的车载设备软件离线升级方法,该方法以IAP(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技术为基础,以处理器内部Flash为存储载体,利用基于USB通信协议设计的底包程序实现了设备的软件升级。该技术方法已应用于故障诊断等车载设备软件的升级,有效提高了软件升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工统计分析轨道质量检测数据法效率低、工作量大、数据操作易出错、各车间操作不统一等问题,开发了基于VB程序的轨道质量检测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在规范数据分析思路、方法、流程和格式的基础上,实现了车载不良报警、车载晃车仪日报表的自动统计分析、轨控薄弱地段的自动生成、车间作业质量评价等功能,减少了工作量,节省了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车载乘客信息系统(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亟需提供更贴合乘客出行需求、能够与运营动态自适应的信息服务。文章在分析车载PIS发展趋势、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情景感知信息源的基础上,提出PIS情景感知服务技术方案,采用基于云边端融合的开放架构搭建系统,利用边缘端设备完成乘客服务情景感知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调度处理能力,形成伸缩性强、性能更佳的弹性云平台,有助于提升车载PIS的自适应性,为乘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