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混凝土路面的抗弯曲强度甚为重要。抗弯强度(又称抗折强度)通常用“折裂模数”表示,而折裂模数是根据素混凝土梁试件(100×100×400mm;150×150×550mm;200×200×700mm)的弯曲试验结果,用材料力学的弯曲公式(Rw=Pl/bh~2)计算得到梁试件折裂时最大拉或压应力。由于这个公式在材料折裂后已不适用,但是为了便于评价混凝土抗弯能力,这个指标仍被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DMS-150型定速式摩擦试验机及材料试验机等对汽车同步器齿环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洛氏硬度、抗冲击强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采用DSC-TG技术考察了其固化和热氧化分解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稳定在0.28~0.38,磨损率保持在(0.04~0.51)×10-7cm3/N·m,抗冲击强度>2.94×103J/m2,洛氏硬度>100,在2.54 kN最大载荷下的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4.06 MPa;DSC-TG曲线显示,所选用的腰果壳油、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高温下失重率增长缓慢,而且热分解后的残余量较高,适用于170~180℃温度下使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其耐热性.该复合摩擦材料适合于100~250℃范围高温下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3.
公路路面和机场道面混凝土板的破坏主要是由于车轮荷载和温度等作用引起过度的弯拉应力而折断。因此,路面和机场道而混凝土的强度设计控制指标不是常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而是混凝土的抗折(抗弯拉)强度,它是评价路用混凝土的主要质量指标。抗折强度的标准检验方法,是将混凝土制成15×15×55厘米的小梁,用双支三分点按规定的速度加载后测梁。这样的小梁试件每组三根,每根重量约30公斤左右,重量体积都比较大,给及时检验混凝土带来一定困难。我们想,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是一种弯拉破坏的受力状态;圆柱体的劈裂强度,从宏  相似文献   

4.
1985年交通部颁发的JTJ012-8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明确规定“路面用的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应以抗折强度为标准”。其后在1986年国家计委颁发的国家标准GBT-8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又明确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验收时的强度指标为三分点加载的抗折强度指标;再则以抗折强度为控制指标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目前也已通过鉴定,不久也将在生产中付之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环氧树脂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快冻法",以外观形态、质量损失、抗压性能、抗折性能为考核指标,对环氧树脂混凝土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并与普通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环氧树脂混凝土外观形态基本无变化,质量损失低于0.18%;抗压强度降低24.73%,抗压极限应变增加30.38%,抗压弹性模量降低37.91%;抗折强度降低26.27%,抗折极限应变增加77.72%,抗折弹性模量降低8.84%;上述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普通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表明环氧树脂混凝土具有更加优异的耐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6.
水泥新标准于今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水泥标号的检定,由硬练法改为软练法,改用双转叶片式胶砂搅拌机搅拌,胶砂震动台震动成型,使用4×4×16三联试模,先进行抗折试验,再以破坏后的试体,采用抗压夹具,使受压面积为4×6.25,进行抗压试验。关于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计算,简介如下:1.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7.
对掺粉煤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显著降低;粉煤灰的掺入能显著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和易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折压比、拉压比均有所提高,其抗拉性能有一定的改善,脆性有所降低,有利于提高路面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和体积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工地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掺80%~100%再生骨料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等级达到C35,抗折强度大于5.0 MPa,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种类型(铣削型、波纹型、端钩型)钢纤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体积分数分别为0、0.5%、1%、1.5%对再生粗骨料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掺入使再生粗骨料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明显增强,端钩型钢纤维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最大;钢纤维掺量对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影响显著,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同时能提高抗冲击性能,当钢纤维掺量为1%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初裂冲击次数能提高将近300%。该研究对同类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后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箱型竖向预应力抗滑桩是一种新型抗滑桩,截止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此类研究成果,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三种不同结构抗滑桩,即传统实心抗滑桩、箱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和箱型竖向预应力混凝土桩,在不同混凝土等级强度和1 000 kN、1 500 kN、2 000 kN三种滑坡推力等条件下进行计算,根据桩身位移、剪力和弯矩大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后,说明箱型竖向预应力抗滑桩抗滑效果远远优于其它抗滑桩,同时该桩也具滑坡体内排水,节省工程费用及抗滑桩内检测维护方面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6130×150型球形燃烧室柴油机是在原6120×140型球形燃烧室柴油机的基础上,首先发展成6130×140,尔后发展成6130×150型的。即气缸工作容积由8.5升增加到11.95升。发动机转速仍为2000转/分,活塞平均速度由9.33米/秒增加到10米/秒。6130×150型球形燃烧室柴油机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发动机性能指标为:额定功率N_(eH)=200马力/2000转/分;最大扭矩M_(emax)≥80公斤-米/1200~1400转/分;最低油耗g_(emin)≤175克/马力小时。为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对原型发动机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预制装配式组合剪力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预制装配式组合剪力钉(PCSS)的抗剪性能,考虑剪力钉布置形式、剪力钉个数、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对抗剪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9组试件(8组PCSS试件和1组常规剪力钉试件),采用MTS 5000kN试验机进行推出试验,分析试件的破坏形式、极限承载力、滑移性能和抗剪刚度。结果表明,与常规剪力钉相比,PCSS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较高,其破坏形态为延性破坏;剪力钉越多,PCSS试件的承载力越高,但PCSS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的趋势不受剪力钉个数的影响;钢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程度越高,PCSS试件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也越大。建议不考虑界面粘结对承载力的提高作用,以钢与混凝土界面全光滑粘结试验值作为设计依据,提高结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以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考察了石粉含量对胶凝材料水化性能及混凝土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石粉含量不仅降低了胶凝材料体系的最大放热速率,且延迟了最大放热速率出现的时间;混凝土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随石粉含量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在石粉含量为10%时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达最大值,在石粉含量为3%~13%的范围内,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均优于河砂混凝土试件。  相似文献   

13.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路面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欣  尹健 《中外公路》2006,26(6):192-195
该文对掺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显著降低;Ⅰ级粉煤灰的掺入对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和易性效果显著;在激发剂的作用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折压比、拉压比均有所提高,其抗拉性能有一定的改善,脆性有所降低,有利于提高路面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和体积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工地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掺80%~100%再生骨料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均达到C35设计强度等级要求,抗折强度均大于5.0 MPa,满足重交通和特重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配合比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出发,对其在路面工程应用中的最佳配合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粗集料的含量和水灰比等因素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影响较大,在设计抗折强度为6.O MPa,钢纤维的掺量在1.O%的条件下,当再生粗集料的含量小于50%,水灰比在O.44~O.47之间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28 d的抗折强度比较接近于基准钢纤维混凝土,而超出此范围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则会明显降低.最后结合工程应用对含30%再生粗集料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适当配合比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能够满足I级刚性路面的抗折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及形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试验设计并制备了10组不同钢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然后分别对各试件依次进行扩展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测试,得出以下结论:①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展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则逐渐增大,而抗折强度呈先增后减变化;②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张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则逐渐增大;③钢纤维形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展度、抗折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及钢纤维形状。  相似文献   

16.
国内首座单面板拉桥——沙溪大桥于1992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该桥由广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和同济大学协作设计研究,番禺市桥梁开发建设集团公司施工,位于广东省番禺市大石大桥下游约2km处,跨越三枝香水道。沙溪大桥全长553m,主桥采用2×60m预应力独塔单面板拉桥型,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100、人群3.5kN/m~2。桥面全宽18.8m(其中机动车道2×7m,两侧非机动车道2×1m,中央分隔带2m),4车道。  相似文献   

17.
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弃陶瓷经破碎、筛分加工成人工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砂、石配制成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共设计13组混凝土,其中,基准混凝土1组,废弃陶瓷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取代天然细骨料及同时取代天然粗、细骨料的各4组,取代量分别为30%,50%,70%,100%.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废弃陶瓷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30的要求;废弃陶瓷骨科对混凝土3d及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无显著影响;就强度而言,在混凝土中,废弃陶瓷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翁梅  王焱  王东炜 《中外公路》2019,39(3):217-220
在水灰比为0.28的水泥混凝土中掺入掺量为水泥质量0%、0.2%和0.4%的多壁碳纳米管,开展抗折强度试验、收缩试验和环形约束试验,研究碳纳米管掺量对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4%掺量范围内,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随着碳纳米管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碳纳米管掺量为0.4%时,抗折强度可提高21.3%;混凝土的收缩应变随着碳纳米管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收缩应变可减小约18.4%;碳纳米管的掺入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其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越好,其原因与碳纳米管的桥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含气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藏高原气候特点,对不同含气量的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对道路混凝土的抗压、抗折、热传导、干缩、温缩、耐磨、抗冻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气量大约在3%~6%之间时混凝土抗折强度较高,且引气减水剂的掺入可使抗折强度提高15%~20%;导热泵数、热扩散和热传导系数随混凝土的含气量增大而减小,干缩变形则随含气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对于磨损率来说,含气量在4%左右磨损率会突然增大.影响引气混凝土气泡稳定的因素较多,尤其是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和使用条件,因此青藏高原地区引气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适当加大引气剂的掺量,控制成型混凝土的含气量在设计范围内.综合各项试验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地区修筑引气水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适宜含气量应控制在6%±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路面钻芯实测试验结果分析,发现不同质量的卵石材料对卵石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离散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种因素对抗折强度离散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粗集料最大粒径和级配、水灰比、砂率对卵石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离散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率对卵石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的离散性影响不显著,而水灰比、卵石最大粒径和级配对卵石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的离散性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