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沥青面层结构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的关系是影响沥青混合压实性能和耐久性的因素之一,笔者从压实性能和路用性能两方面对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的合理比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的比例为2.5时,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开发综合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复合型添加剂为目标,基于原材料的熔融温度、热稳定性、对沥青黏度影响及相容性等方面,对工业废弃物之类的原材料进行筛选和配方设计,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两种沥青混合料添加剂。通过室内高温车辙试验、降温压实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弯曲试验对掺加两种添加剂的SUP-20混合料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混合料综合性能优异,分别适用于高温地区和低温地区沥青路面工程。  相似文献   

3.
硫磺在70℃以上开始软化变为胶状体,至115℃左右完全液化.沥青有很好的相容性,与集料有很好的黏结性.拌和过程中在骨料的剪切下,使硫磺以非常细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沥青中,部分成化学结合.使粘稠的沥青变稀.运动黏度降低。使用添加硫磺的胶结料容易拌和、摊铺和碾压.同时降低拌和温度.可以使结构增强,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协助改善低温性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烟气排放问题,开发了净味添加剂,分析了净味改性沥青三大指标与净味效果的变化,确定了净味剂的合理掺量,对比了净味改性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及水稳定性能、拌和生产和沥青摊铺施工过程中气体排放浓度、施工后的路用指标,分析了净味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环保效果。研究表明,相较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混合料H2S、VOC、SO2气体排放降低90%以上,路用性能满足要求,为进一步改善沥青路面施工环保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现有城市道路90%以上为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虽然具有行车舒适等特点.但随着客货运量、道路交通流量的增大.交通流的渠化.特别是重型车辆的增多和高压轮胎的使用.过早的车辙破坏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合理评价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城市道路沥青摊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掺加PR.S添加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掺加PR.S添加剂在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造成了其水稳定性能一定程度的下降,为此,采用水泥作为填料对其高温及水稳定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泥替代矿粉作为填料后,对掺加PR.S添加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其稳定度和劈裂强度也没有明显提高;而其残留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比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已经超过了未掺加PR.S添加剂时沥青混合料的对应数值.这说明采用水泥替代矿粉以提高普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方法,同样适合于掺加PR.S添加剂沥青混合料的情况.同时,掺加PR.S添加剂并采用水泥替代矿粉作为填料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合于重载高温且降水量较大的地区采用.  相似文献   

7.
彭顺显 《北方交通》2020,(4):74-76,79
环氧沥青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主要用于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固化反应受固化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大,沥青路面对固化时间要求严格。为了研究新型路用环氧沥青路面铺装的耐久性能,对环氧沥青强度随施工时间和养生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疲劳性能试验、抗裂性能试验和试验段长期性能,分析了新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将Evotherm温拌技术与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相结合,对Evotherm添加剂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压实性能,高低温性能均表现良好,强度、水稳定性也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最后,对温拌再生的拌和、压实温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和密级配沥青硷的路用性能,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抗冻融破坏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疲劳耐久性、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结果表明: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现有城市道路90%以上为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虽然具有行车舒适等特点.但随着客货运量、道路交通流量的增大,交通流的渠化,特别是重型车辆的增多和高压轮胎的使用,过早的车辙破坏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合理评价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城市道路沥青摊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SBR改性乳化沥青做为高速公路下封层、粘层,是将乳化沥青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步。下封层、粘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改性乳化沥青做沥青路面连接层的胶结材料.使沥青面层抵抗自然因素和车辆荷载.弥补了普通沥青的先天性不足。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复合性沥青材料针对路面的功能性要求,对沥青的路用性能不断的改善,使沥青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化的交通需求。从应用的角度.较系统介绍了改性乳化沥青的组成、性能和使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热再生中一般采用再生剂来实现老化沥青的再生。人们往往只关注沥青常规指标如三大指标和黏度的恢复程度.却忽视了沥青的性能水平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水平。本文在室内通过PAV方法获得老化的70#基质沥青.采用不同用量的再生剂对其进行再生,分析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性能水平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再生剂虽然可以使老化沥青的黏度、针入度和软化点恢复到初始水平.但是使得抗车辙性能下降.且难以使沥青的延度、疲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在沥青混合料的再生中应限制再生剂的用量并采用其它方法保证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张涛 《山西交通科技》2023,(1):21-24+30
为对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融雪缓释和抗冻性能进行研究与评价,采用理论评价方法对掺量3%、5%、7%VPRSalt自融雪沥青路面进行研究。基于小雪等级建立模型,推算出降雪12 h后VPRSalt自融雪沥青路面氯化钠的析出量仅占原始蓄存量的0.57%、0.55%、0.50%,说明材料具备良好的缓释性能;同时,利用模型对抗冻温度和抗冻时间进行预估,在小雪情况下,沥青路面自融雪材料的掺量从3%上升至7%,其抗冻温度相对更低、抗冻时间更久,抗冻效果更好。对VPRSalt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检测,随着VPRSalt掺量从3%上升至7%,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低温最大弯拉应变、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残留稳定度等性能逐渐下降,但仍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SMA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适宜做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由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及沥青等原材料混合制成沥青混合料.再经摊铺碾压成形。这些材料都经过了开采、运输、加工等多道工序.不仅材料本身是宝贵的资源,而且在铺成路面以前还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所以.当路面的路用性能失效后.组成旧沥青路面的材料还是非常珍贵的。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外壳牌车辙预估方法,分析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并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还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车辙主要发生在表面层和中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相比,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产生的车辙深度增加不大.从提高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角度出发,建议可着重提高沥青中上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并且ATB-25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厚度设置在15~20cm之间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严重的现状,研究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已迫在眉睫。以Superpave13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为例,对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在赣粤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作一探讨,可从另一角度说明。提高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也是提高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行之有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高寒地区低温及光照辐射强的气候特点,采用氙灯老化箱模拟沥青混合料所受光照作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人工加速光老化。通过劈裂试验、小梁弯曲试验、低温收缩试验,研究不同时照的光老化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经历一定年限的光老化会对基质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用SBR添加剂能有效防治混合料的光老化,改善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为高寒地区沥青路面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和光老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SHRP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PG)方法,对辽宁地区近年来沥青路面常用的AH90#重交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研究表明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优于重交AH90#沥青,SBS改性沥青更适应辽宁的气候和交通要求,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影响沥青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改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