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纹理不变性的车辆阴影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视频蕴含丰富的信息,视频监控与检测技术在ITS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视频测量交通参数,需要从序列图像分割出车辆.车辆分割面临的一个难点就是检测与车辆连在一起的阴影.由于阴影在很多特性上与车辆一致。阴影经常被当成车辆一部分,影响车辆分割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一般地,路面与车辆在纹理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文中推导了纹理在光照变化情况下的一种不变特性——极点分布,并提出了一个基于极点分布不变性的车辆阴影检测算法.这种算法能够精确地检测视频图像车辆的阴影,检测出因各种原因被误为车辆的路面,检测出车灯照射产生的路面亮斑,从而为车辆的精确分割和交通参数测量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路面不平整度的车辆振动响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分析路面与车辆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四自由度1/2车辆模型相对于不平整路面耦合振动分析方法。根据GB/T7031-1986建议的公路路面功率谱密度的拟合表达式,在分析了运行汽车固有振动频率和行驶速度的影响后,获得分布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离散功率谱密度数据,利用离散傅立叶逆变换得到路面不平度值,并以此作为1/2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的输入激励,通过数值仿真得到运行车辆系统在不同路面不平整度下的时域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动荷载系数随车速增大呈线性增加,随路面等级变差呈非线性增大,路面等级是影响车辆动力作用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3.
路面不平整引起的车辆动载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不平整路面上行驶车辆的动载特性,研究了西宝高速公路平整度实测结果,用正弦曲线模拟路面表面,建立了考虑汽车侧倾因素和轮胎阻尼的四自由度车辆振动模型,利用模态理论和编程计算对车辆振动模型在不同路面波长、不同振幅、不同行车速度及左右车轮激励不同时的动载进行了分析和求解,给出了车辆在不平整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动载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波形路面上产生的动荷载沿路线纵向呈波形分布,在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对路面可能产生很大的动荷载,最大动荷载系数可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4.
高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车辆对路面的要求较高.为了确保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安全.舒适地运行,就必须使路面长期处于良好的平整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车辆经过检查井及井周路面时的车辆荷载动态特性,采用井周路面病害调查的方法确定了井周路面病害类型及范围;考虑井盖的变形和振动,建立了车-井盖耦合多自由度振动模型;分析了车辆荷载冲击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查井及井周路面平整度激励作用下,车辆由井周路面驶入正常路面时车辆荷载冲击系数达到最大值,此时车辆荷载为静载的1.35倍;各因素对车辆荷载动态特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井周路面病害导致的高差>检查井沉陷量>坡度变化率>行车速度>井盖刚度系数。由此可见,车辆经过检查井及井周路面时路面的平整度大小是(井周路面病害导致的高差、检查井沉陷量和坡度变化率)导致车辆荷载冲击效应是否显著的原因,也是井周路面频频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道路摊铺过程中,运料车辆的载运能力直接影响到摊铺机的正常作业和工程质量。基于摊铺机作业效率与运料车辆运力的平衡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导出运料车辆的数量选择方法,从而实现车辆载运能力与路面摊铺设备作业效率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7.
人-车-路相互作用三质量车辆模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基于人-车-路相互作用建立了简化的三质量车辆模型,运用叠加法计算了车辆动载荷的幅频特性与功率谱密度、加速度放大因子与加速度谱,利用所建的简化车辆模型对车辆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了车辆载荷与行驶安全性、加速度与振动舒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质量车辆模型更能体现人体的振动舒适程度与路面不平度的响应关系,对于深入分析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在路面不平整度激励条件下对多轴重载车辆产生动荷载的影响,该研究从路表纵断面的波形状态入手,采用带有平衡悬架结构的三轴和四轴重载车辆模型,建立车辆振动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动荷载均方根和动荷系数来分析不同路面工况和行驶工况对车辆动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车速在某范围内时,车辆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会接近路面不平整度的激励频率,导致动荷载达到最大。动荷系数一般在空载时最大,满载时次之,超载时最小,并应考虑车辆静荷载和动荷载的联合作用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车辆越重,其振动频率与路面不平整度激振频率越接近,产生共振的速度越小。对于这两种车型,其产生动荷载的最不利路面波长分别为9 m和12 m。该研究成果可为动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响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ADAMS/Car Ride将路桥过渡段的路面不平整模型简化错台型和折线型,同时建立虚拟四柱试验台车辆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路面状态和车速对车辆振动的影响。提出的方法可进一步用于研究车辆作用下的路面响应,同时,研究所得到的荷载的相关规律可用于分析车辆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利润零值法和费用增量法对路面费用和车辆费用进行了计算,在以车辙作为 路面破坏衡量指标和轴载换算的条件下,建立了合理极限轴载(RMAL)的增量型优化模型,路 面费用的计算中引人了当量轴载次数(ESAL)值作为评价指数.采用这一理想合理轴载模型, 避免了因数据资料不足或统计不准确等带来的弊端,通过求优模型使得车辆和路面费用计算分 析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1.
全挂车辆制动时振动状况的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挂车辆在平坦路面上的制动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全挂车辆制动时振动的激励因素,应用Wilson-θ逐步积分法并通过MATLAB语言编程进行了全挂车辆制动过程的仿真计算,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谈谈车辆的侧滑与路面横向力影响因素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对车辆的侧滑机理和路面横向力影响因素的改善作了探讨。分析了车辆侧滑产生的原因,阐明对车辆侧滑研究的意义,对路面横赂力系数的测定方法,数据处理及路面横向力的改善,作了初步论述。对指导路面的建设和养护,有一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考虑车辆的纵向转动与倾覆,将重载车辆通过桥隧过渡段的过程视为一定初始条件下的受迫振动.根据D'Alembert原理,建立了车辆与路面的动力耦合计算模型,并给出振动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对车辆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求得车辆各轮胎对路面最大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车辆载质量、货物位置、行车速度与差异沉降对汽车动力响应的影响,实测了汽车的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沉降、行车速度以及车辆载质量的增加均使车辆对路面的冲击力增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车辆载质量、差异沉降、行车速度;货物位置对车辆冲击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不平整路面上的汽车动荷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虑汽车侧倾因素在路面不平引起汽车动荷问题中的影响,建立了4自由度车辆模型,并据此模型实例分析计算了在路面波幅一定的情况下,汽车在不同波长路面上以不同车速行驶时产生的车辆动荷载.  相似文献   

15.
考虑汽车侧倾因素在路面不平引起汽车动荷问题中的影响,建立了4自由度车辆模型,并据此模型实例分析计算了在路面波幅一定的情况下,汽车在不同波长路面上以不同车速行驶时产生的车辆动荷载。  相似文献   

16.
车辆超限超载现状 近年来.江苏公路尽管投入不断加大、材料技术不断革新、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车辆的超限超载行驶加剧了路面的损害,缩短了路面的预期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了公路部门的维护和改建资金的投入。科学试验证明,一辆超载两倍的车辆行驶一次,对公路的损害相当于不超限车辆行驶16次。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公路每年因车辆超限超载造成的损失超过300亿。  相似文献   

17.
超重车辆对重庆市公路路面使用寿命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重庆国省道主干线公路,通过对重庆市几条主要国省道主干线公路上车辆的轴载谱现场调查,提出了重庆干线公路轴重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超重车辆对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所得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超限车辆对路面的损坏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车辆超载,分析复合式路面的力学特性。计算不同沥青混合料面层厚度、模量、不同超载情况下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综合应力、总疲劳应力以及层间剪应力。  相似文献   

19.
对在回旋线配合“中旋”超高方式设计的缓和曲线上行驶的车辆及在五次代数式配合三次代数式超高方式设计的缓和曲线上行驶的车辆的受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后者的受力条件较前者有明显的改善。这种新设计方法适用于公路,铁路,汽车试验场的环形跑道,高速铁路,地铁,轻轨等线形结构物的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20.
对比了车辆在8种不同附着系数的路面上采取紧急制动时转向轮的定位参数的变化情况,从悬架性能的角度分析了车辆运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