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舱面武器电子设备的结构遮蔽隐身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隐身性是现代舰艇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而舱面武器电子设备是制约舰艇隐身性能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舱面武器电子设备的RCS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舰艇总体设计角度对结构遮蔽这一隐身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几类常见的设备较为具体地提出了遮蔽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面舰艇模块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技术是水面舰艇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对水面舰艇模块进行分解。通过对对象分类的剖析,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水面舰艇模块划分的原理之中。按总段、系统二个面属性对水面舰艇顶层模块进行了顶层划分,并给出了舰艇结构、动力推进、辅助系统、舰船电气、船舶装置和作战系统子层的模块划分。指出了水面舰艇模块类别、层次及模块划分对水面舰艇设计、建造的影响,为水面舰艇模块化设计及建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出色的软杀伤能力作为水面舰艇自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对抗反舰导弹攻击,是提高舰艇生存能力的途径之一,它体现为舰艇特征信号与对抗之间的平衡。为了对这个平衡进行优化,评估未来水面舰艇的软杀伤概念,必须对反舰导弹的攻击和舰艇自防御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探讨当代和未来水面舰艇的雷达反射截面的预测问题,并针对不同反舰导弹的雷达自导头、特定的水面舰艇雷达反射截面数值和对抗系统的数据,研讨对反舰导弹的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是水面舰艇反潜兵力作战运用的基本战术指标。给出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能力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某型猎潜艇、护卫舰、驱逐舰的对潜搜索能力,分析了在指定海域对潜搜索的兵力需求量和搜索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水面舰艇对潜搜索所需时间长、兵力多、效率较低,指出改进声呐性能,增大声呐有效工作距离是提高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优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外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的现状,分析了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对发展我国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涨战中,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如何抗击反舰导弹已成为水面舰艇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重点探讨了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的抗击思路。  相似文献   

7.
水面舰艇运动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舰艇运动仿真模型是水面舰艇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水面舰艇的运动,以及不同级别的作战仿真应用对水面舰艇运动仿真模型的要求,给出了水面舰艇的实体态势递推模型,对水面舰艇运动仿真模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国内水面舰艇舱内主要污染物类型,介绍了国内外空气净化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及其在水面舰艇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并提出了改善我国水面舰艇舱室空气品质的相关可行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舰艇隐身技术的目的是使舰艇的信号特征融合于环境背景中.有效降低敌方探测器的工作效能。隐身舰艇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国海军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的海军把保证舰艇隐身性置于和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设计的每一型水面舰艇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隐身性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对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并在随后建造的各型驱逐舰,护卫舰上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隐身技术。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的水面舰艇已完成了从非隐身到初步隐身化的跨越,走在了世界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前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潘镜芙 《上海造船》2009,(3):3-7,25
介绍了近年来各国的新型水面舰艇,以及近期与未来水面舰艇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各类子系统之间信息交互频繁,交互流程直接影响水面舰艇作战效能。以水面舰艇典型作战任务为牵引,分析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子系统内部信息交互流程,设计了一套水面舰艇作战信息交换仿真模拟系统,能够对水面舰艇主要作战系统的信息交互过程进行模拟和展示,对于优化舰艇作战系统信息交互流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云起龙襄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宏志  徐辅仁 《船舶》2003,(3):21-24
在水面舰艇机械的传统设计中一般不考虑机架伸缩变形对机构运行的影响。事实上,水面舰艇的纵向弯曲变形会使沿舰体纵向布置曲柄摇杆机构的机架产生一定程度的伸长和缩减。机架这种伸缩会直接影响特殊曲柄摇杆机构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水面舰艇总体弯曲变形对曲柄摇杆机构运行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组适用于沿水面舰艇纵向布置曲柄摇杆机构设计的简易公式。  相似文献   

16.
鱼雷技术在快速发展,但水面舰艇对鱼雷防御技术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非常缓慢,基于这一实际情况,英国海军提出水面舰艇鱼雷达防御计划,美国海军也参加了这一计划。介绍该计划提出的背景、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组成和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衡量现代水面舰艇技战术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它的攻击火力,还要看它的自我防御能力。只有增强舰艇战时在高危海区的生存性能,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打击效能。防空作战能力是水面舰艇关键的防卫能力之一。考察世界各国近年来下水服役的新舰和在研的各种未来型舰艇,无论大国海军还是中小国家海军,都把增强舰艇防空反导能力放在显著位置,为舰艇装备大量的不同射程的防空导弹系统。其中舰载近程防空导弹主要用于舰艇防御,被誉为水面舰艇的“贴身卫士”,担负抗击低空来袭飞机和反舰导弹的重任。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母舰的安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自导鱼雷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水面舰艇规避鱼雷的战术基础模型,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自导鱼雷效果进行了建模计算,给出了水面舰艇防御鱼雷的组织方法,对研究水面舰艇规避鱼雷战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影响水面舰艇反导作战通道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水面舰艇反导作战通道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水面舰艇反导作战通道性能云模型,为水面舰艇反导作战通道性能评估提供了定量算法.水面舰艇反导作战效能的定量评估,对提高水面舰艇反导作战能力,充分发挥兵力的潜在能力和整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面舰艇作战能力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面舰艇作战能力是水面舰艇战斗使用、设计论证和发展规划的主要性能指标。介绍了水面舰艇作战能力的传统分析方法,提出了将专家评估和作战模拟相结合的水面舰艇作战能力综合分析模型和方法,在STAGE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现,对三种型号的水面舰艇进行作战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靠的,对水面舰艇战斗使用和装备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