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汕汾高速公路位于粤东地区 ,全长 6 7 6km。沿线地区的石料均为花岗岩 ,为确保路面的耐久性 ,在采用酸性石料的沥青混凝土中掺加消石灰 ,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 ,达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抗剥离的能力 ,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相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的最终目的及其相容性准则,分析研究了粘层沥青与坑槽壁面石料、坑槽修补材料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之间的相容性.良好的相容性有助于提高坑槽破损修补的效果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3.
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储热量措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低沥青混合料储热量,可以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度,从而可以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增加路面使用年限,同时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通过采用表面涂抹反光材料、表层掺加隔热材料以及添加浅色石料部分替代矿料方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降温,就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表面涂抹反光材料提高反射率的效果最佳,降温可达到5.6℃;此外,采用添加浅色石料莫来石替换2.36 mm以下集料方式降温可达3.3℃.  相似文献   

4.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桥面与沥青路面之间的,由单一粒径的石料均匀的满铺在橡胶沥青层上,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嵌挤碾压,橡胶沥青被挤压到石料高度的约3/4,石料嵌锁所形成碎石封层模式的路面。  相似文献   

5.
多雨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慧光  孙杨勇 《公路》2004,(11):165-167
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防治技术、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类型对水损害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和排水设计,提出相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二、沥青混合料 (一)定义和分类国际上对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或路面的定义及分类均不统一。如美国、日本等不分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而统称为沥青混凝土,并按其集料中的最大粒径,空隙率和用途分为粗、细、密和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在苏联则有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两种路面,而沥青碎石又分为使用均匀颗粒的石料和矿料混合料两种;沥青混凝土又根据矿  相似文献   

7.
湛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水损害、超重车辆及原有路面结构强度不足造成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了集中在主车道的车辙、沉陷、纵向裂缝等病害。通过对沥青混凝土面层以下路面结构层的压浆补强,提高路面结构层的承载能力以及抵御水损害的能力,达到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调查研究后得到的水破坏的特点,本文从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结构特性出发,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机理做出了分析,对于空隙率不同的沥青混凝土,水破坏的机理不同,并进一步提出了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长禄  吕得保  陶志政 《公路》2012,(3):104-108
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早期损坏,很多都是由于路面压实不足造成的.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碾压工艺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和路用性能.通过改善压实工艺从而保证混合料充分压实,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的关键.为选择合理的碾压施工工艺,结合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际,针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碾压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改进了传统的首尾相接的纵列分段碾压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循环碾压的工艺,有效提高了混合料碾压温度,保证了施工压实度,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后品质,将有利于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丽萍 《公路》2003,(11):114-115
简要叙述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的情况,以及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和引起病害的原因,进而详细论述如何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的技术水平,从增加科技含量入手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的质量,并提出治理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的几种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间隙率U法和流动时间S法表征细集料棱角性,分析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其回归系数可用于细集料棱角性的间隙率U与流动时间S指标间相互换算。通过SMA-13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了细集料棱角性对SMA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沥青混凝土性能与细集料棱角性表征指标的相关关系,结合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要求,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细集料棱角性技术标准。结果表明,这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修订建议,以提高石料企业加工细集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外掺剂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沥青砼路面的水损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文中从沥青、石料等方面分析了水损害的原因,介绍了掺加沥青抗剥落剂改善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运城—风陵渡一级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中使用LB1000型沥青混凝土烘干拌和机的经验,从石料的进场,进场后的管理,初级配的调整控制及设备生产的管理等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拌和机生产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水和动态荷载耦合作用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首先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假定路面结构中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为完全饱水的多孔介质材料,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别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而后对比分析了两种路面结构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应力、竖向应变、孔隙水压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破坏机理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西南潮湿、高温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水损害的几种基本现象和特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破坏机理和造成水损害的因素,并阐述了从设计、施工、养护等诸多方面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5,(6)
经济型SMA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结构,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抗裂、抗滑、水稳定性及耐久性等优点。通过对经济型SMA路面长期检测表明,经济型SMA路面抗车辙、抗滑性、抗裂性、水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性能较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施工控制较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也有更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对承德地区的经济型SMA路面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在以后的施工当中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耐义怀。如果石料选择不当且不参外加剂,这就很难得到稳定的沥青混合料。为此,该文探讨了不垢石料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满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指祭的石料碱值大小。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改建的经验与教训,介绍信宜达北线达垌至东镇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排水、防水设计中采取的措施,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过碾”——即提高压实功导致压实度超过100%的现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过碾”是一种假相的压实度超百现象,适度提高压实功可提高路面使用性能,但在石料使用、路面抗滑性能等问题上需稍加留心。同时从试验推定:传统的两级压实度控制方式与击实试验方法已与现阶段实践有所不适应,建议适时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20.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部分经验与教训,从设计角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排水、防水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以期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