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 类似脑瘤型脑炎,其脑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类似脑瘤的症状突出,易与颅内肿瘤相混淆,临床上诊断有一定困难。我院1978年7月~1984年9月间经手术证实为类似脑瘤型脑炎9例,现报告如下,且就有关问题加以讨论。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6岁、平均29.5岁。二、起病形式: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从发病到就诊入院时间,1周以内5例,1~2周3例,2~3周1例。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女,47岁。1986年12月26日入院。于入院前一月因过劳、精神紧张而食纳减退、嗽咳、咯白痰且进行性加重,入院前10天来,不思饮食、无力、卧床不起即住当地医院,经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无效而转住我院。体检:T38.5℃,P86次/分,R22次/分。慢性病容,脱水貌,自动体位。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发绀。胸  相似文献   

3.
<正> 患儿史××,女,4个月。因发烧腹泄十天入院。十天来发烧,腹泄,大便绿色水样,无脓血,7—8次/日。入院前在外院治疗肌注庆大霉素4万单位每日二次,共用一周。因仍有腹泄并尿少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7℃,脉搏140次/分,呼吸36次/分。发育营养中等,精神不振,皮肤弹性略差。前肉稍下陷。咽部不充血,唇舌干燥。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40次/分,律齐,未闻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8岁。2年前在某院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左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时,栓堵弹簧圈意外脱落掉入左侧颈动脉,此后出现神志不清,颈4脊髓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约半小时以后神志恢复,肢体感觉及运动在一周后逐渐恢复,仍有跛行步态,下肢活动不灵,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于2004年11月14日入我院。入院查体: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可闻及静脉嗡鸣。左侧胸锁乳突肌处未触及金属硬物。颈4脊髓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体肌力Ⅳ级,双侧腱反射亢进,双侧Hoffmann征阳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示左侧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可见金属异物,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男,26岁,未婚.以“鼻塞、脓涕、咳嗽、脓痰、间断咯血20年,加重伴发热1个月”之主诉于1986年12月6日入院.患者自6岁起常感鼻塞、流脓涕,伴咳嗽、脓痰,以左侧卧位时痰量增多,1日可达300ml.时有痰中带血丝,1981年因大咯血(量约400ml)在外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而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未再咯血,但仍咳脓痰.1个月前于受凉后发热,痰量增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入院时查体:T39℃,P108/min,  相似文献   

6.
西安医学院神经外科,在党的培养和支持下于1954年正式建立并开始工作,按我们的设备以及临床轻验和理论方面还不够,在工作中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和挽救病人的生命,努力克服困难,为许多患者进行了合理的治疗。我们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不仅为某些浅在较易治疗的脑瘤患者,和其他神经外科疾患(如脑损伤,脑积水,脑脓肿,脑脊膜膨出,脊髓瘤等)进行了多次手术,同时也给一些被认为较困难治疗的如矢状窦旁脑角膜瘤,垂体瘤,笫四脑室肿瘤和第三脑室后部肿瘤成功的进行了手术。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女,18岁,因“发冷、发热、咳嗽、咯痰”三个月于1985年8月13日入院。患者于三个月前感牙痛、左耳痛伴左耳流脓,在当地治疗半月,症状减轻。但随后出现发冷、发热,体温持续在40℃左右,咳嗽、咯少量白色粘液样痰,偶而痰中带血丝,胸痛,伴有双膝、肩关节肿痛,腰部酸痛,纳差、乏力,曾住入某院。先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一个月无效。后改用雷米封加链霉素加对氨基水杨酸钠等联合抗痨一月余,体温仍未下降,痰量增多,每日30~40ml,白色粘痰,间歇少量咯血,气短。发病以来无心悸、腹胀,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32岁,于1986年9月5日晚8时以汽油烧伤4小时主诉入院。伤后2小时开始在外院输液治疗。入院时神志清楚,烦渴,血压正常,心率108次/分,呼吸24次/分,全身大面积皮肤烧伤,部分硬韧,鼻毛部分烧焦,心肺、腹无异常。入院诊断为热烧伤。总面积80%,三度烧伤50%。入院后行正规输液治疗,前两个24小时输液总量分别为9200ml 和9500ml。胶体和电解质液比例各为1∶1.26和1∶1.22。维持每小  相似文献   

9.
<正> 平滑肌母细胞瘤国内自1975年朱氏报告10例以后。迄今8年,文献报导的不过20余例。我院1982年收治一例,病历摘要如下: 王××,男性,41岁,农民,陕西周至人。于1981年12月以腹胀,腹痛四月之主诉住院。入院前四个月。腹胀伴右上腹部钝痛,轻度恶心,未吐。一个月以后发现右上腹部有鸡蛋大的包块,且伴黑便,纳差,明显消瘦。在外院按。肝炎”治疗无效,乃来我院。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0.
<正> 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肺泡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原发性肺癌,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例1,男,39岁.因呼吸困难加重2月于1966年1月收住我院.2年前因咳咯血痰在他院就诊.片示右上肺中等密度大片状阴影,内有含气影象,周围见粗毛刺.拟诊:肺TB.抗TB治疗阴影增大,痰细胞学检查3次均阴性.1964年5月在他院行剖胸探查,肺门、胸膜、纵膈均受侵,行术困难,而关胸.病理示:肺泡癌.行Co~(60)放  相似文献   

11.
<正> 患者黄某,19岁,男性,学生,江苏江阴人,于84年4月24日因头疼乏力一周,全身散在出血点2天之主诉入院。一周前无明显诱因感头疼,鼻塞有低热,在单位卫生所按感冒治疗,口服常规剂量“A.P.C”“朴尔敏”无效,既往体健。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家属中无肿瘤及血液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
<正> 肛周皮肤阿米巴病是临床罕见、且易误诊的疾病,现将曾收治的一例报道如下。一、病例摘要宋某、男、60岁,河南人,住院号:78646。因肛周皮肤有一核桃大肿块,伴流脓血八个月,于1976年6月8日入院。八个月前,发现在肛周左侧皮内长一黄豆大小脓肿,渐增大并高出皮面,压痛明显,后破溃  相似文献   

13.
嗜铬细胞瘤误诊为药物中毒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39岁 ,因“腹痛、呕吐 1 d,四肢麻木、无力 1 2 h”入院。患者因阳萎于 1 d前服用某私人诊所自制的中药粉剂 ,服药后 1 0 h出现上腹闷痛 ,呈持续性、阵发加剧 ,伴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无发热、腹泻及黑便等。在门诊按“急性胃炎”治疗无好转 ,且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 ,伴烦燥、头痛、心悸、多汗。急查血 K 5mmol/L,Na 1 1 9mmol/L,BUN 1 0 .2 mmol/L,血糖 8.7mmol/L。以“低钠血症 ,糖尿病 ?”诊断收入院。既往有阵发性头晕及阳萎 8年 ,否认糖尿病史。入院查体 :T37.5℃ ,P1 58次 /min,R2 6次 /min…  相似文献   

14.
<正> 亡阳是临床上的危险证候,必须及时诊断并积极抢救。作者曾遇二例因严重感染所致高热,大汗后出现的亡阳证候,经中西结合救治成功。特报告于下: 例1,路×男48岁干部住院号:44839 因第1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于1973年7月5日入院。经椎板减压及脊髓探查术证实脊髓完全横断,术后截瘫无恢复。因尿潴留长期使用留置导尿。于1975年4月14日下午突发  相似文献   

15.
患者介××、男性、15岁。三年前因误吸入塑料园珠笔帽,以后经常咳嗽、气短。一年后咳嗽时痰内带血丝,逐渐加重,左胸部疼痛,于1978年8月24日入院。X线片检查:左侧胸廓缩窄,气管、纵膈、及心脏左移,左肺野密度增高。右肺透光度增  相似文献   

16.
<正> 冷凝集素综合症(即可逆性低温血凝现象),是一种特殊的IgM抗体引起的免疫性疾病,部分病人伴有手足发组及溶血性贫血。近数十年来国内外已有散发病例报导,但其仍属少见疾病,常延误诊断,为提起临床注意,特将我院两例病人报导如下: 例一:患者×××男性65岁,干部,于1980年10月28日以遇冷易发生肢端麻木、紫绀并伴有葡萄酒色尿4年,入院前两日以上述症状再次发作之主诉入院。1976年元月,因受寒3  相似文献   

17.
外阴黑色素瘤在外阴癌中属于较少见的一种组织类型,其恶性度高,预后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免疫治疗。近几年,我们已将术中放疗引入妇科肿瘤的盆腔手术治疗中,取得一些经验,现将该技术应用于外阴恶性肿瘤治疗中,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 患者72岁,“外阴肿物1年,增大伴瘙痒3月”于1997年4月入院。活检病理报告为外阴黑色素瘤。患者血压21/14kPa,肥胖,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电轴左偏。妇检:右阴唇见直径2.5cm黑褐色菜花状肿物,中心有破溃,基底可活动,双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于1997年4月1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纯外阴切除术加术中放疗…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多发生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发生于非妊娠期浆膜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极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李某某,42岁,住院号37187。以“下腹部包块4年”之主诉于1998年9月8日入院。4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下腹部有一儿头大小的硬块,活动,因无不适而未诊治。近2月来腹部疼痛,肿块增大,B超提示“盆腔巨大实质性包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其内为低回声基础上强光点,光带”。故要求住院手术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一),腹部膨隆,可们及一个足月妊娠大小的肿块,质硬,活动差。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11岁,因“反复右侧胸腔积液9年”入院。9年前因胸闷、气短、喘息、口唇颜面发绀,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并给予穿刺抽液后好转出院。后胸腔积液反复发作。查体:体温正常,双测腋窝内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右肺呼吸音消失,未闻及干湿罗音。辅助检查:PPD(-),肺吸虫试验(-),胸片:右侧胸腔中量积液,纵膈淋巴结肿大,右下肺不张。胸CT:右前上纵膈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病灶内有类圆形钙化灶,考虑纵膈肿瘤、畸胎瘤可能。手术探查:前纵膈巨大囊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胸腺脂肪瘤于 1916年由Lange首例报告 ,是一种极少见的胸腺原发性良性肿瘤。我院 2 0 0 1年 3月收治 1例 ,瘤体巨大 ,重量达 35 80 g ,极为罕见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 ,41岁。因“间断性胸闷、气短 3年” ,经胸透发现右胸腔内巨大肿物而入院。既往健康 ,无肿瘤家族史。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 ,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胸廓对称 ,右胸第 3肋以下叩诊呈实音且呼吸音消失 ,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胸片显示右胸腔内一巨大肿块影 ,占满右胸腔的 1/2 ,纵隔轻度左移。上界尚清且呈分叶状 ,内界与纵隔影重叠 ,外界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