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2015,(6)
<正>2015年10月15日!16日,学会危险品运输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欧盟船舶回收法规生效对业界影响"主题报告会,船舶驾驶、环保与防污染、船舶机电等专业委员会,以及科技咨询专家团队近30人共同参与研讨,信息交流及时,学术气氛浓厚,对航运企业全面理解欧盟新法规,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促进绿色航运都大有裨益。法国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营运船部经理高级验船师陈捷先生深入浅出地对欧盟船舶回收法规作了解  相似文献   

2.
<正>一、MARPOL公约的修正案1.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第MEPC.328(76)号决议)该修正案于2021年6月17日在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6届会议上通过,已于2022年11月1日生效,其中几项重要内容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该修正案是MARPOL公约附则VI全面回顾和修订的一个完整的综合文本。2023年1月1日之前,船舶能效管理计划中须加入船舶达到的年度营运碳强度指标(Attained CII)和要求的年度营运碳强度指标(Required CII)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CO2减排的大环境下,随着欧盟MRV法规和IMO燃油数据收集机制相继生效,国际航行船舶在营运中需要监测并收集这些数据,因此,在现有船舶上安装"船舶能效在线智能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精准并一劳永逸的方案。本文介绍了现场验船师对该系统在安装过程中的关注要点,旨在为船公司的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1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2次会议通过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GHG)减排措施强制性规定的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该修正案将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确定了新船设计能效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5.
, 《中国船检》2013,(1):97-100
将船舶能效规则纳入MARPOL公约附则VI的修正案,2013年1月1日生效。该修正案新增了关于船舶能效的相关要求,实则是一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主要包括船舶设计能效指数(EEDI)要求及船舶营运能效管理计划(SEEMP)要求。相对于以往的修正案,该修正案给新船的设计和建造带来很大的挑战,因为EEDI指数反映的是船舶整体的能效,涉及到  相似文献   

6.
MPEC76次会议通过了旨在提高营运船舶能效的船舶营运碳强度条款和四个技术导则,要求船舶在法规生效后每年计算年度营运碳强度并评价其能效等级.IMO将船舶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船舶总载重吨或总吨与航行总距离的乘积之比定义为船舶年度营运碳强度指标.根据这一指标,对于某些特定船舶类型或营运特征,例如冰区航行船舶、载运冷箱的集装...  相似文献   

7.
《航海技术》2012,(5):21
本刊讯:7月10日,中国船级社(CCS)正式发布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生效。随着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含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新要求被纳入IMO相关公约并将分阶段实施,对航运业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该规范采用基于目标标准(GBS)的编制方法,分层次地规定了绿色船舶的目标、功能要求和实现功能的措施。目标,以安全为前提,包括环境保护、能效、工作环境等三方面,除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航运温室气体排放"监控、报告、验证(Monitoring,Reporting,Verification)"法规草案,简称"MRV法规"。根据该法规草案,船舶监测、计算自身运营时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相关信息,由经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对提交数据进行验证,并按规定期限上报。该法规最终稿于5月19日正式刊登在欧盟官方公报上,正式成为欧盟法律,定于2015年7月1日正式生效,于2018年1月1日开始首个监测周期。  相似文献   

9.
为不断规范国际航运秩序,确保船舶安全营运,航运立法的权威机构—国际海事组织(IMO)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海事法律、法规,并在根据航运发展实际制定新法规的同时,对以往法规进行了必要的修正。1997年IMO共有六个主要法规生效或即将生效,其中包括几个国际公约的修正案。 首先,IMO第65届海上安全委员会在1995年5月16日通过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对各缔约国生效。我国是该公约国  相似文献   

10.
正据悉,有关船舶收集燃油消耗数据的要求于3月1日生效。有关船舶燃油消耗数据报告要求是最新强制性要求,旨在提高国际航运能效。数据收集工作将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每个日历年结束后向IMO报告数据。该数据收集系统旨在使IMO具备有关燃油消耗具体数据,帮助成员国就提高能效和解决国际航运温室气体(GHG)排放所需的  相似文献   

11.
MEPC第63次会议通过的船舶能效导则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际海事组织在2011年7月召开的MEPC第62次会议上通过了对MARPOL附则VI的修正案,新增第四章"船舶能效规则"。该修正案预期将于2013年1月1日生效。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一致地实施该要求而且有关方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MEPC于2012年2月27日—3月2日召开第63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实施强制性船舶能效规则的一系列重要导则(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国际海事组织(IMO) 2011年7月15日在MARPOL公约框架内新增船舶能效规则,对新造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营运船能效营运指数(EEOI)分别提出限值、管理要求。为实现该目标,科研人员通过船体线型优化、轻量化设计、节能附体设计、高效柴油机技术、高性能船体油漆等技术措施提高船舶能效,船舶管理人员通过改进航次计划、气  相似文献   

13.
正IMO引入的EEXI和CII指标仿佛一双无形的手,正逐渐逼迫船舶能效表现不佳的船舶退出市场从压载水公约到2020限硫令,再到船舶能效新规,人类从未忘却"保护海洋环境"的诺言,并在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脚步越发坚定。近年来,为了响应"绿色航运"的号召,IMO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船舶碳排放。IMO第70届环保会278号决议通过的关于燃油数据收集系统的MARPOL附则Ⅵ修正案于2018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象征着IMO航运减排大幕正式拉开。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国际海事组织IMO便受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委托开始制定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在2011年7月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2次会议上,能效设计指数EEDI与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作为MAPOL附则VI的延续获得通过,并将于2013年1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宣布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中纳入船舶能效新规则的修正案》等7个公约(规则)修正案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IMO提请船东、船舶营运人、船厂、船舶设计方、船用柴油机和设备制造厂等要对船  相似文献   

16.
国际信息     
公约与法规北海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于2007年11月22日生效MARPOL公约2005年附则Ⅵ修正案生效(2006年11月21日)一年后,北海运营的船舶从2007年11月22日起,必须证明符合北海硫氧化物控制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国际海事组织IMO便受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委托开始制定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在2011年7月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2次会议上,能效设计指数EEDI与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作为MAPOL附则VI的延续获得通过,并将于2013年1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18.
漆福洁 《江苏船舶》2013,30(1):42-44
为了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011年7月召开的MEPC.203(62)决议"MARPOL附则Ⅵ中包括对船舶能效的新规定",于2013年1月1日生效。介绍了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由来,详细分析了EEDI计算公式及其EEDI基线公式,提出了降低CO2排放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船级社(CCS)《船舶智能能效管理检验指南》(2018)于2018年9月1日正式生效。该指南的重要看点如下:首先,CCS《船舶智能能效管理检验指南》(2018)是作为《智能船舶规范》第5章"智能能效管理"配套指导性文件。《智能船舶规范》中"智能能效管理"要求是原则性的,为了更好地指导相关操作,编写组经过调研并结合应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几经修改完善,形成了《船舶智能能效管理检验指南》(2018)。  相似文献   

20.
纵倾优化下的船舶能效数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伊凡  张剑  张跃文 《船舶工程》2015,37(12):31-34
通过Fluent数值计算和Simulink建模仿真的方法,建立船舶的CFD计算模型及能确定转速(n)-航速(V_s)-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间对应关系的船舶能效准稳态仿真模型,进而分析不同工况下纵倾变化对船舶营运能效的影响。以定转速航行模式的46000t油轮为目标船,经模型的计算和船模试验的验证,发现适当纵倾可提高目标船的营运能效。结合相关海事公约法规,计算目标船的最佳纵倾在艉倾2.61m处,可降低EEOI达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