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智能船舶是船舶业的热点,是趋势,也是方向。随着中国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制定、颁布及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以及"互联网+"均为智能船舶的发展创造了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各企业单位也均发挥各自优势向着智能船舶方向进军。CCS亦如此,从2011年开始能耗分布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层面同构的船舶智能电网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着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电网技术以其所具备自愈、兼容和集成等技术优势和潜力在构建面向未来的船舶电网过程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首先针对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进行简要论述;以两者在技术本质上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为出发点进行同构分析,并解析船舶电网智能化即"船舶智能电网"的技术内涵;最后,从理论模型、技术组成、关键技术和"绿色"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构建并完善船舶智能电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首艘智能商船——iDOLPHIN 38 800 DWT智能散货船"大智"轮,在第19届上海海事展首日正式发布。同时,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宣告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罗文副部长为全球首艘通过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揭幕,并为中国智能船创新联盟揭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舶舶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中船集团作为中国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4.
根据CCS《智能船舶规范》,分析了智能船舶WSN的应用特征及现状。根据电磁波传输理论,建立了"白盒"、"黑盒"、"窗口"、"反射"、"衍射"、"地面"6种静态组网模型;根据WSN应用,建立了"微微网"、"散射网"和"混合网"3种动态组网模型,系统地将整个船舶归纳为8种典型环境,并对此环境下智能船舶WSN节点的布局给予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智能船舶领域取得发展先机,对船舶智能化的进程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智能船舶的概念与功能;其次,介绍了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智能船舶研发方面的实践与进展,阐述了船舶全生命周期的智能信息服务;最后,提出未来船舶企业不仅需要建造智能船舶,还要建立岸基数据中心及智能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将为船东的服务扩展至船舶的全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6.
根据CCS《智能船舶规范》,分析了智能船舶WSN的应用特征及现状.根据电磁波传输理论,建立了"白盒"、"黑盒"、"窗口"、"反射"、"衍射"、"地面"6种静态组网模型;根据WSN应用,建立了"微微网"、"散射网"和"混合网"3种动态组网模型,系统地将整个船舶归纳为8种典型环境,并对此环境下智能船舶WSN节点的布局给予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适应无人驾驶船舶的发展趋势,增强船舶动力装置的船岸一体化管理,减轻轮机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实现船舶动力装置的"视情维修",有必要设计开发船舶动力装置智能诊断系统。[方法]根据组件的功能和特点,采用单参数阈值法和雷达图分析法进行健康状态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转换为健康分数值。对于低于70分的组件,系统将自动进入辅助决策界面,并针对某一故障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建议,以供轮机人员参考。以教学实习船"育鲲"轮为目标船舶,对船舶动力装置的智能诊断系统进行实船验证。[结果]实船验证结果表明,船舶动力装置智能诊断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从"事后维修"到"视情维修"的转变。[结论结论]船舶动力装置智能诊断系统有利于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实船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业4.0”的智能船舶系统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正  宋新刚  徐瑜 《船舶工程》2015,37(11):58-60
以大数据为基础,预测技术为核心的"工业4.0"对船舶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船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体系结构,将网络互联和船舶实体深度融合,构建了集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为一体的智能服务体系,分析了各模块的功能,探讨了传统船舶与智能船舶系统的区别。最后,具体阐述了智能船舶系统的构建步骤与过程。  相似文献   

9.
孙旭 《中国船检》2021,(1):56-58
"智能船舶,标准先行"已成为业界共识,工业与信息化部于2019年发布了《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导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ISO/TC8/WG10也提出了初步的智能航运国际标准化路线图,根据路线图各造船强国先后提出了10余项智能船舶国际标准提案.智能船舶标准与智能船舶技术研制上升到同等重要的高度.智能...  相似文献   

10.
<正>信息感知与通信导航是目前智能船舶最为核心的智能技术,而智能集成平台是各关键技术的连接中心。目前,智能船舶已成为国际海事界研发和关注的新热点。智能船舶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与传统船舶技术进行融合,从而达到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目的。本文基于智能船舶模块的功能和经济性,剖析各关键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全球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大智"号散货智可谓风光无限。它的精彩亮相,更是掀起了业界对于智能船舶的高度关注。毫无疑问,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船舶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船舶营运的安全性和效率,帮助航运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是造船业获得发展新动力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况下,智能船舶决定了各国船舶工业在未来船舶市场的地位,因而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的"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2.
船舶智能化已成为船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传统船舶润滑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现状,提出智能润滑技术,并以智能润滑技术为基础设计出智能润滑装置。通过"在线监测、智能净化、故障预警"的智能润滑技术替代"离线检测、定期换油、事后维修"的传统润滑模式,实现船舶润滑系统的智能管理,全天候保证润滑系统的高质量油品品质,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保障船机安全性,提高船舶润滑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5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承办的智能船舶创新论坛吸引了150位专业听众前来聆听。论坛由上船院副院长房泉主持,9位嘉宾围绕智能船舶技术发展、船舶智能系统集成新模式、海事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及数字化转型等作主题演讲。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秘书长、上船院院长胡劲涛以《智能船舶及其关键技术》为题,介绍了智能船舶从智能互联1.0阶段发展到2.0智能物联阶段,最终实  相似文献   

14.
绿色和智能是当前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提出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概念,并介绍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内涵、特点和系统构成;然后,从船舶航行、动力和推进3个方面分析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的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引领船舶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响应《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文章给出了智能船舶的定义和分级标准,应用大系统理论及其方法,提出智能船舶大系统架构,建立智能船舶技术体系。通过分析智能船舶技术体系,识别其关键技术,最后提出智能船舶发展路线图和防范安全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封波 《船舶工程》2020,42(3):1-8
为响应《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文章给出了智能船舶的定义和分级标准,应用大系统理论及其方法,提出智能船舶大系统架构,建立智能船舶技术体系。通过分析智能船舶技术体系,识别其关键技术,最后提出智能船舶发展路线图和防范安全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交通领域的技术革命已悄然而至。受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航运技术发展、海洋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航运业对船舶安全、环保、节能、经济性的要求日益严苛,由此,智能船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国内外对智能船舶技术的探索已颇有成效。现如今,我国研制的"大智"号、"明远"号和"凯征"号分别成为世界首艘智能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和油船。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今,船舶智能化方兴未艾,世界主要航运国家都制定了智能船舶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智能船舶内涵丰富,包括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船体、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等多个方向,通过“智能赋能”,使船舶更加安全、环保、经济和高效。  相似文献   

19.
正聚焦MASS开发满足未来需求自2014年起,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就开展了智能船舶的相关研究,经过数年积累与突破,于2017年12月成功交付全球首艘智能船舶——iDolphin 38 800吨散货船"大智"号、2019年8月底成功交付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中的两型四艘智能示范船——40万吨超大型智能矿砂船和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标志着中国智能船舶全面进入1.0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6月,"超大型智能矿砂船示范应用"项目技术协议签订会在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召开。招商局能源运输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及各智能系统研发单位代表出席。"超大型智能矿砂船"是"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最重要的成果展示平台。关键智能系统技术协议的签订,明确了各智能系统的架构、功能、供货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