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作为老牌的造船强国,日本在无人船舶、智能船舶方面一直暗暗发力,以期抢占市场先机,重塑日本造船新的核心竞争力。从日本国内发展来看,虽然政府层面组织开展的大型科研项目不是很多,但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均在无人船舶、智能船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长涛 《船艇》2004,(7):4-7
在整个日本的造船科研体系中,除国土交通省对造船科研提供经费支持以外,还存在着其他机构,这些机构有的直接为造船科研单位提供研究资金,有的作为一种中介将政府相关科研资金落实到具体科研单位。这些机构虽然在形式上相对独立,但实际上都接受政府的领导,具有相当强的政策性,具体体现政府意图,可以看作是政府为造船科研提供资金支持的间接途径,因此在此将其称为政策性机构。当前为日本造船科研提供资金支持的政策性机构主要有日本财团、日本船舶与海洋财团(S&O财团)和日本运输设施整备事业团三大政策性机构。下面对这三家机构情况及其造船科研方面的相关业务作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质量,造船行业需要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船舶制造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其传统的船舶设计、制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从船体零部件标准化设计角度,研究如何利用标准化设计手段来扩大船厂智能制造应用范围和场景。形成船体零部件标准化、批量化设计原则和标准,达到降低船舶智能制造技术难度,最终实现船舶制造向连续型生产模式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造船模式和智能制造基本特征出发,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模式的定义、内涵、核心要素及体系架构,为船舶行业和造船企业推进船舶智能制造模式、构建船舶智能车间和智慧船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韩光  刘啸波 《中国船检》2010,(6):62-64,112
近年来,尽管欧洲三大造船指标全面下滑,世界造船重心转向韩国、中国、日本,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欧洲仍处在世界船舶工业的领先地位。究其原因,是欧洲造船业始终坚持技术引领的发展战略,始终将关注重点放在科技开发上。在欧盟委员会的推动下,欧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船舶技术研发政策,并开展了大量研发项目,  相似文献   

6.
智能船舶已经成为数字和智能技术时代中一个新兴的领域,它是船舶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对整个船舶行业的技术和装备升级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智能船舶研究,甚至主要的造船大国把智能船舶领域视为占领未来船舶制造行业的总抓手。文章通过对日本、韩国、欧洲及中国的智能船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综述了智能船舶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2003年船舶市场继续好转的大环境影响下.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造船国家——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企业的经营状况普遍要好于2002年.两国根据世界产业形式的发展并结合两国自身造船业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出台了一些可行措施。同时更加重视对科技的投入.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欧洲造船企业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许多造船企业已把造船的重点转移到了军船和高附加值船上.为此也制定了一些产业扶植政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智能船舶面临较好的发展形势,船舶智能化、无人化将是船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界在智能船舶领域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相关科研项目正在积极开展。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初显成效,已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但总体而言,全球智能船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测试与验证体系亟待建立,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十分有限,相关国际海事公约法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急需建立大型智能船舶综合测试与验证海上试验场,实现复杂海况下智能船舶航行与作业能力验证,为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和智能船舶运营无人化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对国内外海上试验场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建设国家级的智能船舶海上试验场对提高我国航运智能化、安全、营运效率,降低航运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力促进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我国船舶制造和航运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末起,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的船舶制造业的改造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数字化造船已成为造船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当前世界造船业正致力于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船舶的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经营和决策全过程.作为造船企业的档案部门,如何在信息化浪潮中实施变革,建立新时期企业档案的新模式,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水运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作为水上运输的交通工具,船舶需求量每年都在持续上升,这也促使我国造船企业加快了发展步伐。然而,当前我国各地船厂的造船技术良莠不齐,无法完全保证船舶的制造质量,而这些船舶投入使用后必然会给水上交通、水上环境等带来隐患。因此,要提高船舶使用的安全稳定性,船舶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这将为我国内河营运增强水上交通安全、规避水域环境污染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船舶领域犹如琅琊榜之麒麟,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纷纷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力争在这一市场占据先机。因此,近年来,智能船舶已成为国际海事界新热点。近两个月来,我国智能船舶领域的频频动作,使得业界目光再次聚焦智能造船。  相似文献   

12.
于洋  赵守君  魏雷  徐昇  汪文灏 《船舶工程》2021,43(6):前插8-前插14
立足于现代造船厂的历史使命,在领会《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基础上,对智能制造在船舶建造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思考.努力寻找智能制造与现代造船厂的契合点,吸收消化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并在船舶研制的全流程上付诸实践.目前,船厂智造模式变革阶段性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力争在智能造船方面走出一条具有产品特色、符合现代造船模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全国"两会",时任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提交了《以智能制造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海洋装备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对智能制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而一年多来,胡可一对智能制造又有了哪些新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先进制造技术的层出不穷.以及先进造船理论的应用使得现代造船模式向敏捷造船发展,这为各国造船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针对船舶敏捷制造的特点.本文引入网格技术,在制造网格基础上建立了船舶敏捷制造的虚拟企业架构.将船厂、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引入船舶的开发和建造过程,通过盟员之间有效的协作,实现造船的敏捷化.本文中对该构架下的船舶建造虚拟企业的组织问题和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造船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造船业特点和智能制造在国内外造船中的应用范例,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政策的大方向,描绘未来中国智能造船领域的轮廓,从管理、硬件、软件、颠覆性技术等角度预测智能造船的应用可行性,并对我国智能造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13,(12):36-36
为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简称《条件》),对符合条件的造船企业实行公告管理。列入公告将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未列入公告的企业,相关政策将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10,(6):79-80
日前.韩国政府出台了绿色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并将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家电和石油化工列为绿色增长的重点产业部门。几年前,韩国就提出了将IT技术与造船和汽车相融合的减排环保船舶和汽车开发生产的发展计划.最近又将造船产业单独列出来,为其量身定做彻底转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随着造船工艺日益求精,对船舶管子的制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造船企业在管子生产车间中将托盘作为一个计量单位应用到船舶管子的加工制造,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涉及到的原材料制定采购计划并购买、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加工制作,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船舶管路。通过应用流通量管理的模式将传统的造船模式与现代新进的模式加以区分、对比。本论文从船舶制造企业应用双托盘管理生产的角度,对物流管理作为当下船舶造船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解决,对信息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应用到船舶管加工车间生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体系的视角对船舶智能制造标准进行分析,推进船舶智能制造标准的制定。从船舶智能制造和标准体系内涵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标准,研究构建我国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原则和范围,并运用智能功能、系统层级、生命周期等3个维度的分析,以及对船舶智能制造重点内容和流程分析,提出标准需求,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及其范围和建议制定的标准,明确建立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范围与架构以及急需制定的标准项目,为开展船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与验证、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制造及其标准化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对促进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工业生态,需要标准体系作为支撑。本文讨论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和标准化趋势,认为现阶段船舶产业制造端宜在巩固夯实已有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基础上,在互联互通和信息融合层面上进行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与现有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在技术领域上有交集,但关注角度不同。在船舶产业智能制造标准化过程中,应对2个标准体系进行同步更新和维护,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