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还不完全明确,如对具有病理蛋白尿的患者,进行肾活体组织检查,几乎所有病例均可在肾小球内看到免疫球蛋白的沉着,故认为在肾炎的发病中有免疫反应参与。免疫球蛋白的沉着呈颗粒分布,在血中或者在局部抗原与抗体反应而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沉着在肾小球内,通过各种介体引起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2.
<正>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人的不同年龄,并且以青壮年为主。肾小球肾炎最终可发展和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关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原理目前尚有争论,但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性疾病。为此我们对57名肾小球肾炎病人在治疗前作了淋巴细胞转化调查,血清总补体含量测定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与正常人作了比较。另外还对18名在治疗后痊愈、减  相似文献   

3.
<正> 该种肾炎既有遗传性,又有家族性。根据临床特点又命名为:遗传性进行性肾炎,先天性出血性肾炎或眼耳肾综合征(Alports综合征)等。其为小儿时期少见的慢性肾脏疾病。1902年Guthric氏首先报告某个家族中的复发性血尿,称Guthric氏病。1927年Alport氏描述:除复发性血尿外,还伴有进行性肾功不全及耳聋,后称Alport氏综合征,并报告了一家三代中16个患者的情况。1979年解放军202医院报告了两个家系的调查。甘肃省医院也报告三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根据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的程度将40例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A组(肾小球炎症不明显或很轻微);B组(肾小球内有肯定的细胞增生);C组(以硬化为主的肾小球晚期病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球肾炎肾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①肾小球内ICAM-1的表达B组显著高于A组(P<0.005)及C组(P<0.001)。②肾小管ICAM-1的表达与间质炎细胞浸润有关。提示ICAM-1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新近研究发现:在人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动物的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模型中,巨噬细胞起着重要作用。造成动物缺乏巨噬细胞的实验能防止肾小球内巨噬细胞浸润及肾小球病变的发生,说明了这些细胞在介导肾小球损伤方面的作用,但其渗出及堆积的机制仍不清楚。许多重要的生物现象,包括补体激活,免疫粘连是IgG分子经由Fc受体激发的。巨噬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在几种常见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1例PGN患者及10例对照组肾组织中IL-13的表达情况,并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GN患者肾组织中IL-13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IL-13在P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24h尿蛋白定量以及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275,0.291,0.231),而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448,-0.296)。结论IL-13参与PGN患者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肾小球新月体的形成过程,并与肾功能进展及尿蛋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s等首先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出内皮素[1]以来,近十年的研究发现内皮素(ET)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多肽,与人体多种疾病关系密切。我们观察了4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ET含量与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关系,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48例均为我院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男20例,女28例,年龄16~19岁,平均(35.2±14.3)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按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修正的肾小球疾病诊断标准诊断[2]。2方法患者晨起空腹从肘静脉取血,同时检测血ET、B…  相似文献   

8.
益肾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sEPCR及CD62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肾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oluble endothelium protein C receptor, sEPCR)、P-选择素(P-selectin, CD62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3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比浊法检测了40例健康查体者和78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EPCR、CD62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3水平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慢性肾炎患者血浆sEPCR、CD62P及血清Ig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IgG、IgM及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P<0.01),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浆sEPCR、CD62P及血清IgA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IgG、IgM及补体C3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益肾胶囊治疗CGN患者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血浆sEPCR、CD62P水平及调节血清IgA、IgG、IgM和补体C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原发性膜增生性肾炎(PMPGS)的临床与病理资料,了解其特点及两者的区别。方法对比分析我院近20年来IMN(551例)与PMPGS(10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IMN和PMPGS均为男性多于女性,两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MN及PMPGS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7.22±16.32)岁、(39.10±15.4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IMN的病程中位数为4月,其中50%的病例在(1~11)月,PMPGS病程中位数为6月,其中50%的病例在(3~24)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IMN及PMPGS均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IMN及PMPGS有血尿者分别占33.76%(186/551)及56.19%(5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两组血压、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浓度、血IgG、Ig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中IgM、C3、C4的浓度及补体(C3)降低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⑦两组合并肾功能不全以及血中尿素氮、肌酐的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总体疾病危险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⑨两组在肾脏免疫病理表现方面,均有较强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但IMN较PMPGN免疫荧光沉积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两种疾病均为男性多于女性;②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③PMPGS较IMN血尿常见,补体(C3)降低的比例高;④IMN在肾功能损害合并肾功能不全及疾病危险度的评价较PMPGS轻。  相似文献   

10.
11.
为进一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发病机理,我们检测了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能力。结果表明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经PHA刺激激活后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低于对照组(P<0.005);而未经PHA刺激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不足,免疫应答能力下降:T—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为分子探针测定了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急性期红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及其治愈后的变化。结果表明,病儿与正常对照者的O_2~?水平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急性期与治愈后的差异也非常显著。提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AGN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κB及PD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Pro/24 h与模型组比较,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Pro/24 h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且益肾胶囊可明显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益肾胶囊可明显降低MsPGN大鼠血脂及Pro/24 h,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 按照传统的观点,“急性间质性肾炎”一词是指一种仅损害肾间质的炎症过程。近来,它的含义已扩展到比较广泛的肾组织,包括肾间质、肾小管甚或肾小球的一种免疫反应性肾脏损害,其发生机制属变态反应迟发型,常作为某些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而出现。作者报告了一例急性间质性肾炎,女性,54岁,以贫血入院。入院前18个月左右患结肠  相似文献   

15.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弥漫性增生性狼疮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收集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的前瞻、随机对照实验,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治疗的有效率、复发率、死亡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肾组织学活动性指数、肾组织学慢性化指数、感染、白细胞减少、闭经和腹泻等情况。结果共有10篇文献纳入研究。肾组织学活动性指数改善,霉酚酸酯较环磷酰胺效果好(P<0.05),而感染、白细胞减少、闭经等的发生,霉酚酸酯较环磷酰胺机会低(P<0.05)。结论霉酚酸酯在改善肾组织学活动性指数和安全性上较环磷酰胺为优。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的主要特征是机体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抗DNA抗体及其抗原与补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内沉积是导致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tis,LN)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 ,IA)是一种高选择性的免疫治疗新技术 ,能迅速清除致病因子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作者观察了IA对LN的治疗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6~ 2 0 0 0年我院住院的LN病人 30例 ,均为女性。年龄 2 6~ 4 5岁 ,平…  相似文献   

17.
<正> 人体血清中维生素A、E、D_3的含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地影响,与中医辨证分型也有着密切关系。为了研究人体血清中维生素含量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其探讨中医“证”的实质,我们测定了85  相似文献   

18.
<正> 伤寒是个很古老的疾病,伤寒的发病率随着城市卫生措施的改进,特别是饮水的改进而大大降低。解放以来,伤寒发病在全国均大幅度下降,尤以大城市下降更为明显。但近几年,有些传染病包括伤寒又有所抬头,甚至引起局部暴发流行。因此,目前对伤寒的防治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经皮肾活检病理证实的4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GPS)患者,并结合文献,就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对拟诊为本病的患者,经纤维友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肾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全国肾小球疾病学术会议及全国肾脏病学进展学习班于不久前在西安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委托西安医科大学和省医学分会主办,具体工作由第二附属医院内科肾脏病组承担。与会代表及学员共600余名。会议收到论文548篇,在会上交流的342篇。国内一些知名的肾脏病专家及美国、日本学者在会上作了15个专题学术报告。从会议反映出的情况来看,肾脏病学近年来有很大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专业工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而且科研和临床水平上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基础研究方面,全国各省市已经逐步开展了肾穿刺活检,并应用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使肾脏病理组织学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为了探讨肾小球疾病的免疫学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