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路面使用状况的跟踪检测对路面养护管理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检测点位、检测频率与检测误差等原因,检测数据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各地区路面状况检测周期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检测数据的不确定性,进而对路面使用性能的预测造成一定影响.该文在对路面性能预测模型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检测数据的增减,拟合了检测周期不同时车辙深度、开裂面积、国际平整度指数等指标的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并采用模型对不同路段的使用年限进行预测,进而分析了检测周期对性能预测的影响.最后根据路面实际检测数据推荐出不同性能指标的最佳检测周期.实例证明:合理的检测周期不但能够节约检测费用,而且可以减少路面使用性能预测误差,更好地为路面养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交通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交通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基桩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了提升试验检测队伍的整体水平,需要建设大型基桩检测培训基地,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对基桩检测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满足交通行业对高技能检测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江苏省交通工程基桩检测基地的建设与实践,对基桩检测培训体系建设的关键点进行分析研究,对基桩检测培训教学创新、采取的具体措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海丰  李佳  许峰 《公路》2012,(10):85-88
在简要介绍钻孔灌注桩成孔检测与桩身质量检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论述成孔检测与成桩检测之间的关联性,从成孔检测数据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的辅助分析和成孔检测对超声波法的辅助分析两个方面,揭示了成孔检测数据对于桩身质量判定的重要作用。基于工程实际需要,从规范成孔检测本身及发挥成孔检测结果对桩身检测的辅助判定作用的角度,提出了建立成孔检测技术规范或规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杰飞  刘涛 《上海汽车》2007,(12):19-22
文章论述了汽车悬架系统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指标和测试标准,分析了汽车悬架减振性能对汽车悬架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在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和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应用两种检测设备对乘用车悬架特性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说明在现阶段应用这种检测方法是比较合理的。同时指出,在检测和检测结果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评价方法进行介绍,结合高速公路检测案例,依据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结果,对路段进行路面透水性评价,确定检测路段透水区域的比例和位置,同时采用目前规范中的渗水检测方法对不同透水等级的路面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建议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对用探地雷达进行公路路面基层厚度的检测,分别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对不同铺筑阶段的基层厚度,采用不同的天线频率,对比了检测结果,并分析横向电磁波速度不均匀对厚度检测效果的影响,以及接触式天线的垂向颠簸对基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影响,为道路工程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此文介绍了检测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合在检测中的事例,对如何在检测中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目前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所采用的虚拟线圈检测技术、识别与轨迹追踪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对基于各种检测原理的检测算法、检测流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市场需求对该技术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识别与轨迹追踪技术的交通事件检测技术将进一步深入发展,作者在西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在国内外前期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交通安全性能分析,对交通事件检测技术进行了二次识别研究,大大拓宽了检测技术的范围,拓展了检测技术的深度,为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旧路改扩建项目中,对旧路检测与评定是项目设计及研究工作的基础。一般检测方法是采用多种手段对全线检测,但这种检测方法针对性不明显,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本文提出了典型路段的检测方法,在对路面进行数项全线检测的基础上,挑选病害较为典型的路段选用多种手段进行进行重点检测。本文依托实体工程,在典型路段内采用无损检测等多种手段对旧路路基路面进行详细检测,分析得到旧路破坏原因及层位,并根据全线检测结果和典型路段的检测结果,对旧路进行了划分,并给出相应的处置建议。实践证明该方法可靠,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两驱车车速表下线检测标准、检测原理及车速表下线检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分时四驱、全时四驱进行了转矩及传动比的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驱车车速表下线检测平台检测分时四驱、全时四驱车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