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快递     
《摩托车技术》2013,(6):24-25
白菜不死!嘉陵复产经典越野车型近日,嘉陵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潘修环透露,经典的越野车嘉陵"白菜"将复产,这标志着一代经典车型将重新披挂上阵回归车迷的视野当中。据悉,白菜纪念版(2013白菜)将于6月底或者7月初正式推出,目前正处于整车贴花的设计中。嘉陵推出第1款JH125L车时,刚  相似文献   

2.
张虔  王伟 《车时代》2008,(10):144-149
前些年,日产奇骏一直为进口车型,并且凭借着优秀的越野能力以及乘坐舒适性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良好口碑。现在,奇骏已经国产.然而它的越野能力以及舒适性仍然没有打折扣,而且那些电子辅助设备可以令你像操作一部傻瓜相机一样操控这个“大铁家伙”。  相似文献   

3.
Honda Passport     
正Q:本田的Passport是款什么车?这车跟国产的CR-V或者冠道什么的有关系吗?或者又是什么国际版车型?有没有可能引入国内销售或者合资国产呢?提问者:小霸王其乐无穷A:理论上说本田Passport与国内目前上市的这一群各种SUV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从定位上来讲与您提到的CR-V或者冠道之类城市SUV还真略有不同,因为Passport是一款以越野为趋向的SUV车型,当然了,也并不是丰田普拉多那样的正统越野SUV,最多也就是个客串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汽车运动的一年。蓦然回首,这年,《汽车与运动》创刊;这年,国产车产量登上新的巅峰;这年,无数运动型车争锋上市。如此盛宴,《汽车与运动》亦将倾情奉献——十“恶”不赦的10款国产最运动车型。该评选以2005年内正式上市的国产车型为基础,要求入选车型应较之2005年以前的老款车型有重大改进,如发动机或(和)底盘。一般来说,它们都被官方命名为“运动版”或者具有相当明显的运动特性。为了保证点评的客观性,入选的所有车型(或同系列车型)都参与过《汽车与运动》的试驾或(和)测试。  相似文献   

5.
丰田进入中国已经几十年了,不过真正发力还是近两年的事。皇冠、花冠、威驰、威姿,国产丰田的车型已经覆盖了Ao级到C级的细分市场。而今,丰田家族的绝对重量级人物也来到了中国——畅销世界的Camry。雅阁在中国争夺B级市场已经多年,而它的老对手“佳美”迟迟未来。也许广本雅阁真的太寂寞了,于是来了个广丰凯美瑞,两个老对手做起了“邻居”。雅阁早已被国人熟悉,而国产凯美瑞又怎样?  相似文献   

6.
丰田进入中国已经几十年了,不过真正发力还是近两年的事。皇冠、花冠、威驰、威姿,国产丰田的车型已经覆盖了Ao级到C级的细分市场。而今,丰田家族的绝对重量级人物也来到了中国——畅销世界的Camry。 雅阁在中国争夺B级市场已经多年,而它的老对手“佳美”迟迟未来。也许广本雅阁真的太寂寞了,于是来了个广丰凯美瑞,两个老对手做起了“邻居”。雅阁早已被国人熟悉,而国产凯美瑞又怎样?  相似文献   

7.
征服新版图     
“Rubicon之路”是世界越野迷心中的“纽博格林赛道”,几乎汇集了世界上一切高难度的越野障碍,是全球十大最难征服之地。而Jeep牧马人Rubicon曾不经改装便完整穿越,在缔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同时,也定义了四轮机械所能征服的极限越野环境。  相似文献   

8.
国产     
赵阳 《汽车杂志》2005,(11):186-186
各位车神你们好!自从两年前开始购买《汽车杂志》,便深深爱上了他!现有几个问题想清教各位:1、在BuyCar200中,各位介绍大众途锐时说“但该车越野能力并不出众”,而在最大卖点中却说“越野和公路性能却一流”,那到底途锐的越野性好不好呢?2、奇瑞车的尾部会写“上汽奇瑞”,奇瑞是属于上汽的吗?3、最近,我发现贵刊的介绍中很少将内饰照片附上,如284期,14款韩国车中,只有XG300、赛拉图、欧菲雷斯、EQUUS的内饰图附上,其余十款车均无内饰照片。望改进!4、本田里程、富豪S40会在明年国产吗?福特有没有准备国产哪—部林肯车呢?5、我很支持董总写的卷首语中的一篇文章,大众越来越不重视中国市场了!你看通用、丰田在过去的一年中,一个投产6部新车、一个投产自己的看家车型——皇冠,而Volkswagen却只将途安、开迪这些车拿来中国,像宝来、高尔夫、帕萨特等都不改款,帕萨特闹的沸沸扬扬也还无定论,大众在中国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这就不难看出GM、丰田为什么会是世界车坛双霸了,而像大众、福特等公司只能是第二梯队,我想说的是:不重视中国市场者,必败!  相似文献   

9.
在SUV的发展热潮中,小型SUV的-出现不但整体拉低了SUv车型的价格区间,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用车体验。目前.大多数小型SUV定位于“城市SUV“车型.它们拥有比一般轿车高的通过性.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脱困性能.但是越野并不是它们的长项.与小型越野”神器”铃木吉姆尼相比它们显得乖巧了很多。虽然不具备为越野而生的性能.但是在外形风格方面却不甘平庸,长安福特翼搏就是这样一款个性十足的小型SUV。  相似文献   

10.
从90年代至今,国产越野车经历了车迷的检验和市场的洗礼,在外观造型和整体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排量也越来越大。现在,125mL级越野车已有淡出市场的趋势,200mL排量以上车型备受关注。其实,除去曾风靡一时的嘉陵“白菜”,小排量国产越野车并非乏善可陈,就像本期测试的WJ150GY。  相似文献   

11.
《世界汽车》2005,(11):15-15
2005年推出的第二代日产Xterra(国内称为帕拉丁,目前国产帕拉丁仍然为第一代车型)比老款拥有更大的车内空间和动力.同时具有更强大的越野能力。新车搭载了最大功率为197kW的40L V6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信马由缰     
Jeep是全球越野车品牌中的一面旗帜,而牧马人则是Jeep品牌中越野性能最强的车型。作为Jeep品牌的旗舰车型之一,牧马人自诞生以来始终将终极通过性和适应力作为追求目标,几十年来缔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越野传奇。  相似文献   

13.
说起我的“哥们”猎豹,是朋友为我推荐的,我买这辆车主要是为了越野和自驾游,买车的时候我还考虑过切诺基、帕拉丁、速跑等车型,不过鉴于买车的主要目的,我还是选择了猎豹,很多车型的越野能力比不上它。而且猎豹的质量也很有保障.这半年以来我开着这辆猎豹去过西藏、四川等地、几乎没出过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陆风的第一款两门的软顶越野车在众多越野赛事中获得了优异的战绩,树立了专业越野车的形象。由于是两门设计,所以销量并不理想。2003年,陆风推出基于五十铃Rodeo设计而成的陆风SUV,很快成为了国产中低端SUV的标杆车型。2005年上市的陆风X6,是陆风宣扬“轿车化越野”的新作,它不单在外观上做了改进,更关键的是重新开发了底盘,改用螺旋弹簧。  相似文献   

15.
因为生活平谈,所以我们渴望越野挑战;走出钢筋水泥,让灵魂栖于自然;专业设备,越玩越野;路由我定,轻骑战獒150!轻骑战獒中国越野第1车关于"轻骑战獒"的大名,玩车一族都不陌生。这是济南轻骑填补中国运动休闲系列空白的典范之作,曾在2006摩托车年度车型评选中一举夺魁,获得年度最佳越野车型奖。征服青藏高原、穿越新亚欧大陆桥、称雄环塔拉力赛……问世以来的数次成功大穿越让这款国产越野车脱颖而出,锋芒毕现,被誉为"中国越野第1车",受到广大越野爱好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正这似乎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心情会像眼前的雾霾天一样沉重。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卖点1、定位有所改变,主动降级。2、已化身为国产身份,性价比更为出色。3、驾驶感受和越野能力在同级车型中优势明显。作为超级维特拉的换代车型,全新一代维特拉去掉了"超级"二字,代价就是主动降级,从紧凑型硬派SUV变成了小型城市SUV。这无疑也是顺应时代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我军第二代载质量0.5吨级军用越野汽车是北京奔驰一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原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依据军方研制总要求,全新自主研发的军用越野汽车。该车被命名为“勇士”。按装载质量分为0.5吨和0.75吨2种系列车型。  相似文献   

18.
北京切诺基是1985年,由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和美国克幕斯勒公司(1998年11月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资生产的车型。在当时国产越野车型中只有北京吉普212的时候,切诺基的出现给国内越野车市场带来了众多惊喜。  相似文献   

19.
李潇姝 《车时代》2009,(6):220-221
定位于时尚跨界车型的猎豹CS7,倡导一种“My City、My Style ”的生活方式,是国内首款由专业SUV向轿车领域延伸的跨界车型。这款产品继承了猎豹品牌的专业越野性,在舒适性上也达到了较高水准,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长丰汽车“弯道超车”和“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轿车情报》2009,(9):210-211
近两年来,国内城市型SUV品牌日渐丰富,但主要是中低端车型。作为国内首款“豪华城市型SUV”,于6月20日正式在全国同步上市的国产汉兰达可以说是上半年消费者最为期待的车型之一。2007年,汉兰达以整车进口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迅速掀起了一场“汉兰达热”,2008年更荣膺进口大中型SUV的销售亚军。2009年4月,广汽丰田正式宣布汉兰达国产,以2.7L和3.5L两大排量七个等级十款车型的强大产品阵容再次引发市场热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