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听到汽车“三包”政策在 2004年 10月初正式出台的消息,不由使人想起了才兴起的汽车“召回”话题。国家质检总局在 2004年“3·15”宣布,我国将从 10月 1日起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召回”政策的出台固然是好事,但汽车“三包”才是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汽车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1 召回与三包汽车“三包”规定指的是家用汽车产品的修理、更换和退货责任规定,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草案中规定的“三包”有效期为:汽车使用 2年时间或者行驶 4万km以内。在这期间,汽车产品出现质量问…  相似文献   

2.
慧文 《汽车与配件》2004,(13):20-21
已经颁布的汽车召回制度以及即将出台的汽车三包政策对广大的汽车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随着这两个政策的颁布与执行,一些与汽车消费相关的矛盾及纠纷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召回和三包政策的出台,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将大大推动私车消费的增长。那么,召回和三包政策究竟有什么不同,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政策·人事     
《时代汽车》2011,(2):16-20
汽车“三包”政策年内出台 拖延六年之久的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规定(简称“三包”)有望在年内出台。 今年1月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均收到了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汽车“三包”政策征求意见稿,该政策的正式出台已经箭在弦上。据消息人士透露.令年全国“两会”上将对汽车“三包”政策进行相关讨论,可能将于今年八月份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4.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召回”)是以国务院第626号令的形式发布。而在这一时期《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责任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第150号令发布(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以及《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以下简称“三包”)(征求意见稿),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也在网上公布。就这样,人们长期议论的“召回”和“三包”都已出台。这是国家保护人民群众、保护消费者利益,以民生利益为重思想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时事新闻     
《时代汽车》2012,(11):12-13
汽车"三包"终见曙光日前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管理条例(草案)》很可能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召回《条例》的即将实施,也使多年难产的汽车"三包"现出曙光。业内人士预测,此次"召回条例"的实施将成为实施三包的重要阶梯,它或许将是汽车"三包"政策出台的前兆。  相似文献   

6.
时事新闻     
《时代汽车》2012,(12):12-13
汽车三包规定将出台明年1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近日,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为配合汽车召回,质检总局将制定配套文件,车辆检测、车辆事故调查等信息将建立共享。同时,广大消费者更为关注的汽车三包规定已通过质检总局局务会,很快就会出台与公众见面,解决个案汽车的退换修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斌 《时代汽车》2007,(5):96-97
有关涉及“汽车三包”的草案己出台,规定是针对国家标准规定的乘用车,而作为赚钱机器存在的商用车未被包括其中。与此同时实施情况良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也未对商用车有所说明,有关商用车的一切相关政策的出台似乎总要比乘用车晚上几步,那么今年又会有哪些商用车政策出台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汽车情报》2007,(10):10-11
“汽车三包”草案出台了,但规定只针对国家标准规定的家用乘用车,商用车并不在其范围之列。《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实行了,也未把商用车列入汽车召回的范围。商用车相关政策的出台似乎总要比乘用车晚上一步甚至几步。且不论这些商用车的“落后”,我们还是先来看看2007年哪些商用车政策可能出台,有希望的“画饼”总比遥遥无期的要好。  相似文献   

9.
信息     
售后服务国标有望明年出台欲解汽车“三包”执行难题
  在《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实施1周年之时,规范汽车售后服务的另一项相关政策--《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在9月底发布,这一政策有望在2015年正式出台。新政策进一步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为了贯彻包括“汽车三包”在内的相关规定,汽车生产及其授权销售、维修企业(包括进口汽车经营企业)应告知消费者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维护、修理汽车产品,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  相似文献   

10.
微增长时期,自主品牌更能静下心来回归产品品质提升的规划,正视自身产品缺陷,主动"召回",诚信"三包",以赢得服务口碑,为品牌形象加分. 汽车"召回"与"三包",可增进消费者对负责任的汽车生产商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反过来也是汽车制造商对市场的一种自我保护. 适逢"召回"风与"三包"雨,自主汽车品牌在路上,"风""雨"兼程. 最炫自主召回风 随着年初《召回条例》的正式出台,国内汽车市场也呼应式地卷起了汽车召回的"最炫民族风".在今年一季度发布召回公告的16家车企中,包括6家自主品牌车企,占比高达37.5%.同比201 2年一季度的公告,自主品牌召回车企更是达到了200%的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1.
纵观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都没有出台正式的强制性的汽车“三包”政策和法规。但实质上,他们就其他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类型的法规,已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近年来无论任何汽车品牌,在欧美一旦被发现存在缺陷或者故障而未能及时召回解决,都将面临政府和消费者的强大压力,甚至被告上法庭,在金钱方面和品牌形象上,付出巨大的代价。个别企业甚至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2.
新年新动向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召回")是以国务院第626号令的形式发布,与此同时,《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责任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第150号令发布(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以及《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以下简称"三包")(征求意见稿),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也在网上公布。由此,人们长期议论的"召回"和"三包"都已出台。这是国家保护人  相似文献   

13.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政策)经过了8年调研和4次征求意见后终于出台,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汽车三包政策兼顾到了各方利益,不仅保护了消费者,也保护了厂家的利益,而且能够促进整个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将会对汽车生产、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带来一定影响。1三包规定主要内容汽车三包政策总结了以往很多产品三包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在规定中详细列出了"三包"项目清单,基本覆盖了汽车主要零部件种类;同时也对经营者的受理时间作出规定,可防止经营者故意拖延时间造成产品超过有效期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4.
信息     
《世界汽车》2012,(3):150-157
政策行业召回国际汽车召回法规今年出台我国关于汽车召回的法律制度将从部门规章"升级"为国务院法规。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今年将出台。国内汽、柴油价格再次上调  相似文献   

15.
《中华汽摩配》2005,(3):28-29
“茫”点一:三包能否“走好”? 今年3.15来临之际,汽车终于要被纳入“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范围内了。然而,对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来说,三包能否真正成为利民政策,心里还真没多少谱儿?  相似文献   

16.
金月 《汽车与配件》2002,(45):14-16
千呼万唤始出来 2002年10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并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实施汽车召回制度总算进入了倒计时。其实,早在1996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就发出了“关于征求《缺陷车辆的报告及回收管理办法》意见的通知”。由于,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条例是90年代初才制定或修改的,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加上汽车召回在我国是个新概念,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有召回这回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2,(8):8-8
汽车“召回”、汽车“三包”等这些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管理条例和责任规定,多年以来就像一个难产的婴儿一再延迟出生。其虽不会“胎死腹中”,但却令人心焦。固然“召回”、“三包”是有区别的,前者大都属于先天性的,即存在着设计和配件采购、装配时的缺陷,并涉及到使用安全性;后者则带有个别性、偶然性,并受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14,(42):14-14
<正>"汽车三包"规定实施已经满一年,政策本身就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消费者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但不管怎样,博弈后出台的新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自2013年10月1日起,《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在"汽车三包"实施之前,各大媒体都对其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关于厂商责任界定、进口车配件供应、评估团队建设等问题,都成为媒体和业内专家对"汽车三包"是否会实施不畅的担忧。  相似文献   

19.
半岛 《时代汽车》2012,(2):72-72
从汽车“三包”提起至今,已经历了7年时间,如今它又峰回路转来到消费者面前。7年前,汽车“三包”为何“神秘”地没了下文,如今重新启动,各种阻力是否会再次跳出来横亘在汽车“三包”的面前?客观地看,汽车“三包”政策真正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0.
短讯     
《汽车驾驶员》2005,(2):49-49
北京将取消购车户籍限制,汽车三包草案将出台,一汽一大众召回宝来柴油车,车贷利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